“挑战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2012-04-13连兆大
连兆大
“挑战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连兆大
(三明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通过“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但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挑战杯”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宣传不够到位、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师资、缺乏项目、缺乏总结等。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认识;建立制度,纳入创新活动整体设计;建设梯队,形成接力团队;广开渠道,优选创新项目;持续总结,提升创新能力。
挑战杯;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活动
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环节。通过“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以“挑战杯”为平台,可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科技学术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一、“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
(一) “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概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主要载体,“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二) “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本质
“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本质在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组织、有竞争、有活力的实践教育平台。通过参加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本的创新素养基础。
(三) “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特点
创新性。创新性是“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最核心的特点。无论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还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都要求体现创新性。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作品的创新性可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等方面来体现;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创新性可通过理念创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角度进行挖掘。
实践性。实践性是“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最基础的特点。创新项目或课题的选取方面,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调查,认清其研究的价值和方向;在具体的研究中,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的市场调查等了解与分析问题,以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合作性。“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如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学生需要建立包括CEO、市场总监、运营总监、财务总监等职务的团队,只有通过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创业计划。
引导性。“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通过竞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发现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培养其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培养其创新危机意识。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受社会需求的制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必须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区别于研究型本科院校,要定位于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取代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人才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知识结构来说,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其知识结构应具有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二是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
三、“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一) “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通过教育途径,较为系统地将创造学的一般原理传给学生,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简言之,创造教育就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所谓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创业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着重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具有开拓性个性的人才的教育。“挑战杯”理论联动实践,校园联动社会,学生联动企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联接与催化作用,以此推动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 培养创新意识,积淀创新素养
“挑战杯”项目的立项过程、研究过程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项目任务内在的挑战性不断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以竞争带动创新的模式营造了争学争创的创新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冲动;国家、地方、学校的扶持政策对创新行为的鼓励,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机制环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积累创新所需的能力素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打下良好基础,逐步培养其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2. 提供创新平台,促进创新实践
“挑战杯”为学生的科技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把创新的想法,通过团队合作变成创新实践,这也是“挑战杯”竞赛设计的核心目标。“挑战杯”竞赛从项目的选题开始,就在逐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项目后续的研究中,无论是项目的调研,还是项目数据的分析,都是学生将创新思路在实践中的检验、论证和完善。
3. 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创新扩散
“挑战杯”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不仅高校积极参与,而且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也越来越关注。学生通过参与“挑战杯”竞赛,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创新成果。一些创新成果可转化为有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与提高管理效率或经济效益的智力资本,一些创新成果可转化为对改进社会管理有益的建议或措施。“挑战杯”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创新扩散,形成“产、学、研”的创新链。
(二) 开展“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宣传不够到位,认识不足
通过相关组织部门的宣传,大部分高校对“挑战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的认识都不够充分。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其认识出现了一些误区。从学校方面看,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识只停留在知晓或了解的层面上;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是形式上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没有将其与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只重视比赛名次,而不注重参与过程的管理。从学生方面看,一些学生存在畏难心理、缺乏足够的自信,认为和一些重点大学或知名院校同台比赛难以获得名次;一些学生存在功利主义的取向,把从比赛中获得物质利益或精神奖励作为唯一的动力,而没有把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
2. 制度不够健全,组织管理需完善
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对“挑战杯”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与参加比赛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引导与支持学生参与比赛的制度、支持与奖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进行比赛的制度,更缺乏将“挑战杯”纳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相关制度。因此,由于缺乏制度的规范与激励,在参赛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参赛报名缺乏组织管理,随意性大。接到参赛申报通知或临近比赛,才开始组织报名,往往使参赛准备工作过于匆忙,缺乏参赛的计划性。其次,对指导老师的支持与激励不够,导致教师缺少参与比赛指导工作的动力,也难以建立较稳定的指导团队。再次,由于缺乏引导与支持学生参与比赛的制度,在组织参赛团队时,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甚至出现被动参与的情况。这些因素的存在,使一些学校的参赛流于形式。
3. 缺乏师资,导师能力需提高
“挑战杯”项目的研究不仅对参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对指导老师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目前,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高校,在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引进教师时,缺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师资能力评价;在师资的培训方面,往往注重理论培训,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另外,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还缺乏对教师进行“挑战杯”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少教师不理解“挑战杯”及其相关的要求,无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适应“挑战杯”导师的需要。
4. 缺乏项目,选择渠道需拓展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虽然想参加“挑战杯”竞赛,但是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充足的准备,存在不少临时报名参赛的现象,无法找到合适的项目;二是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对社会现象或经济生活体验不足,无法产生具有创意的研究思路;三是指导老师对学生寻找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不够,学生被动等待指导老师指派研究项目,项目质量难以满足参赛的要求。由于这些因素,学生选择“挑战杯”竞赛项目的渠道偏窄,无论是对竞赛过程的顺利进行,还是对项目研究的质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5. 缺乏总结,知识管理需强化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挑战杯”缺乏总结。一次参赛结束后,组织比赛工作也就完成了,学生缺少对参赛体验与收获的总结,教师也很少对指导比赛的得失进行总结。如果要发挥“挑战杯”的平台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不能只把其当成一种短期的比赛活动,而是要把它作为一种长期的创新活动,深入分析比赛的问题、总结比赛的经验,形成书面的文件,通过历界参赛经验的累积,转化成指导参赛的知识。
(三) 改进“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建议与措施
1. 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认识
为了深入开展“挑战杯”活动,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了解、理解这项活动。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建立“挑战杯”活动协会,开展多层次的宣传与教育活动。首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挑战杯”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其次,教师对协会的会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再次,教师和协会会员针对全校师生开展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要达到了解“挑战杯”基本情况的目的,还要让更多师生理解这项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师生的认识,避免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发挥其平台作用,带动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建立制度,纳入创新活动整体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新活动的有关制度,把“挑战杯”作为创新活动之一纳入整体设计,把学生的科技学术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给合起来,从制度上引导和激励师生参与这项创新活动。第一,建立活动的组织流程与职责制度,避免参赛活动的随意性与形式主义;第二,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轴心,根据“挑战杯”参赛的能力要求,创新课程设计,开设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选修课或必修课;第三,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基础,为参赛项目的孕育与孵化提供引子;第四,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与激励制度,包括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制度、组织者与指导老师工作的评价与激励制度、参赛学生的奖励制度等,如指导老师的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的折算标准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成绩与职称评定的相关制度;第五,建立健全学分管理制度,将学生参赛纳入创新学分或者第二课堂学分评价体系中,引导与鼓励学生参赛。
3. 建设梯队,形成接力团队
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参赛团队。一方面,对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能力,应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与要求,进行重新分析与界定,梳理出有别于学术研究型本科院校的任职要求。根据任职要求,做好教师的选聘与引进工作,加强教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应用型项目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积累基础与专业知识程度的差异,组建不同层次的参赛队伍。引导低年级的学生组队参加校内“挑战杯”比赛,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全省、全国的“挑战杯”比赛。不同层次参赛队伍之间、导师之间,在“挑战杯”协会的组织下,开展参赛交流活动,相互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接力性的师生团队。总之,要建立一个中长期的梯队建设计划,逐步培养优秀的师生团队。
4. 广开渠道,优选创新项目
针对学生选择参赛项目的渠道偏窄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广开渠道,为学生选择参赛项目创造条件。选项的思路来源于实践,要通过各种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建设创新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产学研项目基地;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动学生的实践活动,吸收优秀的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特别是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研究,如校企合作项目、校政合作项目等。引导学生从项目的调查研究中,思考社会与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找立项的方向,从中优选出创新性强的项目进行论证。
5. 持续总结,提升创新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挑战杯”的平台作用,带动创新活动的开展,必须持续对参赛活动进行总结,形成参赛知识储备,作为参赛团队交流、学习的素材。比赛的组织者、指导老师、参赛学生需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参赛情况进行总结。组织者要对比赛的组织过程、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参与情况、管理制度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指导老师要从专业知识角度总结参赛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发挥的情况;参赛学生重点要分析参赛的得失,包括专业能力发挥、心理管理等。通过对持续总结形成的书面材料加以提炼,编制总体参赛指南。还可以进一步按项目的类型编制更加详细的参赛指南,如学术应用型项目指南和创业计划型项目指南,以供参加不同类型项目的师生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总之,“挑战杯”科技学术创新活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认清并理解活动的本质与特点,深入分析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活动宣传、相关制度建设、参赛团队组建、选项渠道管理、参赛总结等采取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 吴兴泉,陈士华.依托“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10(11):24-25.
[2] 张萱,姜兰.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114-116.
[3] 唐向宏,章坚武,姜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S1):76-78.
[4] 王桂荣,郭慧洁.以“挑战杯”为例看我国高校创造教育成果展示平台的构建[J].石油教育, 2010(5):75-78.
[5] 张欣,张瑞.基于“挑战杯”平台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科技信息,2009(12):397.
“Challenge Cup”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LIAN Zhao-d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Fujian 365004, China)
Organizing “Challenge Cup” innovative activ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But in the “Challenge Cup”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many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re have arisen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adequate publicity, imperfect system, and lack of teachers, projects, and summary of the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may b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to increase publicity and impro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ivities, to establish a system with an overall design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to construct a relay team of teachers, to expand channels to select innovation projects, and to make regular summari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Challenge Cup”;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cultivation; innovative activities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G645
A
1673-2065(2012)02-0102-04
2011-11-03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常规课题(FJCGGJ11-022);三明学院教改课题(W0904/Q)
连兆大(1978-),男,福建宁化人,三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工商管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