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现阶段“史源学实习”课程的重开
2012-04-13吴航,张莹
吴 航, 张 莹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说现阶段“史源学实习”课程的重开
吴 航, 张 莹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史源学实习”课程是陈垣先生创设的一门注重历史研究实践的课程。但在陈垣先生身后,这门课程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设,主要是缘于社会环境、学生、教师、图书资源、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现阶段重新开设这门课程,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调整,进行有效性教学,以便培养读书治学的基本能力和研究方法,树立谨严健实的学术风气。
高校;历史专业;选修课;史源学实习
0 引言
“史源学实习”课程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结合自己从事史学研究的经验,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门注重历史研究实践的新课程。其初名“史源学研究”,有时也用“清代史学考证法”之名,后改名为“史源学实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讲授过这门课程;当时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大学本科三年级的选修课程。高校课程调整后,在教学大纲中易其名为“史源学实践”,作为大学历史系本科三年级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可惜在陈垣先生之后,国内设置中国历史专业的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为数甚少①,甚至一些专业教师不知“史源学”为何物,有学者遗憾地称之为“一门不该消失的学科”[1]。
编者自去年执教以来,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不揣固陋、不自量力地承担了自建校以来未曾开设的“史源学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深感从培养历史学专业人才、树立谨严健实学风之角度,“史源学实习”课程亟待重开,势在必行。
1 重开之现实困境
承认社会文化环境、学术环境、教学对象等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是教学研究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重要体现。“史源学实习”少有人开,甚而不开,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奇怪”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社会发展、进步,但是,由于过度重视经济建设,更多追求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使得社会道德倒退得比较厉害,社会心理呈现很不健康、比较浮躁的发展态势。这样的社会环境,是一种“大环境”。“大环境”的变化,势必对学术环境——“小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往昔读书治学的浓厚氛围和健实风气,时至今日,已经大大褪色;更多地滋长为急功近利、空疏浮躁的不良学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社会风气和学术风气之变,身处校园中的莘莘学子,也不免受其影响。在今天的校园里,真正安定向学,以为将来从事学术研究作一准备者,实在不多。所以,整个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影响了校园学习环境和学术风气。
其次,学生基础问题。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这门课程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研究生。一般来说,他们对中国历史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相对感兴趣的大致范围,甚至部分学生刻苦自励,对某些问题已有了或浅或深的见解。这对于未来的继续深造和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像“史源学实习”这样注重实践的课程,缺乏实质性的探究性研习。因为,进行这样比较专门的实践,学生首先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阅读和理解古籍的基本能力,二是比较、分析、研究的科研能力。但是,多数学生基础不牢,缺乏研究问题的基本能力。前辈学者早年就诵读经史,几乎达到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具备读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今天的学生真可谓望尘莫及。
再次,教师问题。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担任这门功课的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博学多识,对古代文史知识、对历史文献学都应有比较深厚的基础和功底,要具备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音韵学、避讳学、年代学、考据学、辑佚学、传注学等多种学科的学术修养。这是其一。其二,更要对这项工作有热情、有激情,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要起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作用,把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不仅要自作范文,供学生参阅,寻找和确定作业资料,还要认真指导、细心批改、讲评学生的习作。如果选课人数增加,任务量则成倍递增。如此一来,教师的课业负担势必加重,加之科研压力,而不得不暂辍课程[2]。
复次,资源配备问题。开展实践性教学课程,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比较稳定的教学场所;二是繁富充裕的古籍图书资料。
这里,我们重点说说后者。繁富充裕的古籍图书资料,是开展学术研究实践的重要支撑。这些资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已整理点校的基本古籍。如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十三经注疏》、《左传》、《资治通鉴》、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等一大批基本古籍。这样的史籍,普通高校基本都能找到,但数量多寡未知。(2)多种版刻的中文古籍。如刻本(尤其是宋刻本、元刻本等优秀版本)、活字本、抄本、稿本、校本,以及民国年间出版的石印本、影印本,等等。(3)大量工具书。中国史籍浩如烟海,查检工具书,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检索人名,除《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张忱石、吴树平编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8年版)之外,还有《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傅璇琮编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增订本,昌彼得编著,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版)、《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王德毅编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以上四种俱引得编纂处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等等。又如检索古籍,对于常见的“四库全书”系列,《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复旦大学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是首备之书。此外,还应有检索善本古籍的工具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为《经部》1册、《史部》2册、《子部》2册、《集部》3册、《丛部》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别于1989、1993、1996、1998、1990年出版)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索引》(上、下两册,南京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检索丛书的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分为《总目》、《子目》、《索引》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丛书综录补正》(阳海清编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中国丛书综录补编》(施廷镛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4)方志、年谱、族谱、碑刻等史料。研究唐、宋以来历史,尤其需要这类材料,以备查考。以上图书资料,尤其是基本古籍,按照选修学生的数量,应该具有一定的配比,至少保证人手一种(套);否则,学生无资料参阅,或资料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实习”则成为一句空话。这是这门课程开设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2]。
最后,管理体制问题。如上所述,“史源学实习”课程的开展,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物质支撑。就教研场所而言,设置专门研究室,或在图书馆内另辟场所,是开展实践的先决条件。否则,师生无固定场所,打“游击战”,难免影响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也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具体管理问题。如师生去图书馆实践,由于责任分担的问题,负责教师未必配合,或不闻不问,或冷淡无情,有违图书馆为教学研究服务的基本宗旨。
以上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既多且繁,师生勉强克服某些主观因素,却为客观条件所限制,只能为之长叹而已。无怪乎多年来“史源学实习”无法开展!
2 重开之教法更进
现阶段重开这门课程,是一项极为紧迫、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从史学人才的培养来说,尤其是中国史研究人才的培养,这门课程之重要性不言自明。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扎实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学术实践中树立敦厚健实的学术风气。
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其一,提高学生阅读古籍的基本能力。要继续强化对“中国历史文选”、“古代汉语”、“中国历史文献学”等课程的学习,加强对“前四史”等基本典籍的诵读,培养速读、泛读、精读的阅读习惯。这是现阶段开展“史源学实习”的首要前提和预备阶段。只有这一阶段的工作得以扎实地开展,学生基础得以夯实,才能加快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次,广泛积累文献资料。根据我校研究资料不足的现状,对于上述的古籍文献,我们可以大量参阅依据原版图书拍摄、制作的电子图书,建设属于自己的、较为可靠的资料库。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上合法的学术论坛,下载我们需要的古籍,比如国学数典论坛、学乐酷论坛、爱如生论坛、爱问等,以及“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数字地方志、家谱等。这些论坛或网站上传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资料,都是可以利用的共享资源。
在上述基础上,笔者摸索着这门课程的开设。遵照陈垣先生的教诲,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我们大致分四步进行:
1、选定教材。陈垣先生曾以“近代史学名著”作为教材,主要有赵翼《廿二史札记》、顾炎武《日知录》、全祖望《鲒埼亭集》。因为这些教材符合他的四个标准:“分量不大不小,时代不远不近,范围不广不狭,品格不粗不精”[3]。三书相较,“错误以《札记》为最多,《鲒埼》次之,《日知》较少。学者以找得其错处为有意思,然于找错处之外能得其精神,则莫若《鲒埼》也”[3]。今年我们始开这门课程,暂以《陈垣史源学杂文》所录陈垣先生考证文字作为教学材料,从中领悟陈垣先生治史源学的方法与旨趣。以后每年可以其中一书作为教材,三年则轮流一次。教学内容隔年一变,于学生而言,不至于老生常谈,枯燥乏味;对于教师来说,亦可促进教学工作、激励学术研究。另外,《四库全书总目》之史部提要部分,亦可作为教学材料。这是因为:史部提要具有指导学术门径的重要作用,既有助于深化对古代史籍的认识,又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并作一考证锻炼。
2、抄书标点。陈垣先生当时要求“预先告学生端楷抄之。虽自有书须抄,亦一种锻炼”,“抄好后,即自点句”。这是一种严格的训练。今天,上述诸书均有整理点校本,便于阅读和研究。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惰性,好逸恶劳,不肯吃苦。对于点校本,尚且不下功夫,对于未曾整理点校的刻本、稿本、抄本等,则更不待细说,以至于一些历史系学生不能正常辨认繁体字、别体字、异体字。为了夯实学生的研究基础,笔者要求学生抄写时务必以繁体楷书,工工整整地抄录,并依据现行标点标注,然后对照点校本进行核对。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古籍整理的基本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3、考辨正讹。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将文中人名、故事出处考出:晦者释之,误者正之”。查检多种工具书,对文中所涉人物、时间、地点、故事、论著等,一一查考。对查到的史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包括著者、书名、卷数、版本、页码。在此基础上,寻考史源,辨明史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陈垣先生的要求,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看其根据是否正确:版本异同,记载先后,征引繁简。二、看其引证是否充分。三、看其叙述有无错误:人名,地名,年代,数目,官名。四、看其判断是否的确:计算,比例,推理。”[3]当然,这种考证工作,借助于大量工具书,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四角号码检索方法,以便于进行快速、有效的检索;还要注意对史料进行比对、分析、考释,要从源头上查考讹误的存在与传播(传写)过程。
4、缀辑成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几天或一周之后,将前期研究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并按照论文格式,撰成考证文字,以“正误”、“订误”、“考释”、“书后”等命名之。要求文字简洁,条理清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当然,我们今天研究某一问题时,还应关注与之相关的某些问题,争取作较深入之研究,也就是考虑到学术研究之“可持续发展”问题。
3 重开之新意义
“史源学实习”课程,重在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培养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与写作能力。这是开展史源学实习的主要功用。对此,陈垣先生深有体会地说:“史源学一名,系理论,恐怕无多讲法,如果名‘史源学实习’,则教者可以讲,学者可以实习……颇有趣。”又说:“空言不能举例,讲授不变,贵乎实习。孔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古人有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3]反复强调了“史源学实习”课程之“实践”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古籍,参加实践,撰写习作;对于优秀论文,可以让学生讲述研究的过程、思路与心得体会,进行互动式的学习交流;教师自己也要写些考证文章,供学生参考、指点。这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学术互动。
“史源学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陈垣先生在史学教研中的一大创造,也是他开展历史研究的法宝。今天我们继续开设这门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此,学者论之甚多,不必赘述②,然有两点值得重申。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治学的基本能力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研究中既学习名家治史的方法与精神,又能从名家的某些失误中吸取教训,还可以减少盲目探索的时间。正如有学者所说,“通过史料溯源,顺着前代学者的足迹踏查一遍,可以了解前辈学者所走的道路和运用史料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做研究工作的兴趣”,“锻炼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学会怎样写考据文章”[4]。
二是有助于树立谨严健实的治史学风。在实践中,学生自己动手寻考史源,能更直接地领悟到认真对待史料之重要性;在当前浮躁空疏的学风下,有利于学生认识不良学风的危害,树立严谨踏实的治史学风。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势必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学者们多指出:“史源学这门学问应该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对于我们继承前辈优秀史学遗产,推动21世纪史学的进步大有裨益,也对克服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浮躁空疏的学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5]
所以,这门课程的重新开设,值得引起我们广泛的、高度的重视、关注与支持!
注释:
① 据笔者查知,国内先后开设“史源学实习”课程的教师有:浙江大学陈乐素教授(陈垣长子)、暨南大学张其凡教授(陈乐素及门弟子)、内蒙古师范大学阎崇东教授。
② 关于“史源学实习”的功用与意义,除上述引文外,另可参阅: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第十六章《史源学》(刘重来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378页;刘重来《陈垣开设“史源学实习”课的启示》,《光明日报》2002年5月28日;刘重来《史源学应是历史文献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载《历史文献研究》第25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张荣芳《陈垣“史源学实习”课与“新史学”人才培养》,载《陈垣先生的史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297页;等等。
[1] 刘重来.一门不该消失的学科——论陈垣创建的史源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1):49-53.
[2] 阎崇东.继承陈垣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M]//陈垣先生的史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21-337.
[3] 陈智超.陈垣史源学杂文[M].北京:三联书店,2007.
[4] 赵守俨.陈垣老对基础知识和历史科学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视[M]//纪念陈垣校长诞辰10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3.
[5] 周少川.“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谈谈史源学的学理与义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1-3.
[责任编辑:刘海宁]
G642.3
A
1671-6876(2012)03-0324-04
2012-05-19
吴航(1978-),男,河南信阳人,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教学、历史文献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