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肝转移瘤二维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2-04-13刘奇志谢晓奕吴卫华王雷杨玲黄艳
刘奇志 谢晓奕 吴卫华 王雷 杨玲 黄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30)
有研究[1]显示肺癌肝转移的发生率为38%~44%。无创、操作简便及检出率高的超声检查已成为随访肺癌肝转移的常规手段。目前关于肺癌肝转移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本研究回顾分析102例肺癌肝转移瘤的二维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其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6年—2009年就诊肺癌肝转移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17~83岁。
1.2 诊断标准 102例患者均经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或)手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所有病例均经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证实为肺癌肝转移。
1.3 仪器与方法 使用HP/AGILENT HX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采用肝脏常规切面进行检查,记录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和内部回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以频数与百分率表示。组间统计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02例肺癌肝转移瘤多数呈圆形,部分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它们的病理分型、大小、部位以及超声表现见表1。
表1 102例肺癌肝转移瘤的病理分型与转移瘤大小、部位以及超声表现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肺癌肝转移瘤以多发为主。肝转移瘤超声特征晕圈是本研究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导诊断的重要依据。有研究[2]认为肝转移瘤后方回声不增强,本研究提示26.5%转移瘤具有后方回声增强表现,部分伴有整体周边回声增强,此特性与囊肿及血管瘤相近,需仔细鉴别。小细胞癌以低回声多见,鳞癌以高回声多见,腺癌相对平均,腺鳞癌也以高回声多见。有研究[3]表明肝实质占位中,低回声共同组织学特性为细胞小、排列紧密,高回声则细胞较大。小细胞癌体积小且成团、成堆,明显重叠,相互挤压;腺癌常成团存在,大部分体积较大;鳞癌体积大,多为单个、散在或成团;腺鳞癌镜下以鳞癌、腺癌组织学特征交错出现,所占比例不等。总之,肺癌肝转移瘤的回声强度特性与其病理组织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1] 徐刚,李永恒,朱广迎,等.肝转移出现的时段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J].中国误诊杂志,2008,8(14):3277-3278.
[2] 龚秋琴,王建平,孙芝萍,等.肺癌肝转移瘤的超声诊断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02,11(3):175-177.
[3] 张晶,董宝玮,梁萍,等.肝实性占位超声回声特性的病理基础[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4):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