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

2012-04-12

关键词:近义复合词同义

罗 姝

(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所谓羡余现象(Redundancy),是指在信息传递中一个语言结构体存在不必出现的语义信息,是一种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不一致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的、非自足的系统,语言的意义不是来自语言系统内部,而是以人类与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它与我们的知识和信仰系统是在一种共生的状态之中。[1]所以,羡余现象是可以超越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研究的。我们知道,上古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但是,复合词在汉代急剧增加,汉语逐渐由单音节词为主演化成以双音节词为主。[2]27其中,在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中,羡余现象最常见,数量也最多。事实上,在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语言演变过程中,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与语义的形成和运用密切相关。[3]羡余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这也是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客观依据。

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

(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语义结构

并列式复合词构词的两个语素,可能是同义语素的并列组合,也可能是近义语素的并列组合。当然,完全同义的语素语言中并不多见,更多的则是有细微差别的近义语素,两个近义语素并列成词后两者的语义差别就消失了。①徐流指出:“两个词根虽各有自己的词义系统,而在某一点上相同结合,舍弃了各自的其它义项,组合成一个并列结构,两个词根都以同一意义的语素出现,就是同义复词。”这里的“同义复词”和本文的近义并列式复合词所指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一类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形式描述为:语素义A=语素义B=词义C。如:

a、牙齿 言辞 语言碑碣 碉堡 坟墓 帷幕边缘道路池塘沟壑河川朋友尘埃

b、寒冷 潮湿炎热 清洁 纯净宽敞 狭隘陡峭淳朴丑陋崇高卑贱干瘪长久

c、谙熟 仿照 表述比喻 讴歌 馈赠 致谢选拔撰写竭尽包裹搅拌焚烧翱翔

上列a、b、c三组复合词,A、B 两个语素义或者相同,如 a组的“尘埃”、“语言”、“道路”等,b组的“寒冷”、“清洁”、“宽敞”等,c组的“谙熟”、“竭尽”、“仿照”等。当然,如果严格地讲,大部分词的A、B两个语素义是相近的,它们组合前在意义上有细微区别,但组合为并列结构的复合词后,其差别就被舍弃了,保留下来的是意义相同的部分。比如:

边缘:《尔雅·释诂》:“疆、界、边、卫、圉,垂也。”《说文·辵部》:“边,行垂崖也。”段《注》:“行于垂崖曰边,因而垂崖谓之边。”则崖之边曰边。又,《说文·糸部》:“缘,衣纯也。”段《注》:“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则衣之边曰缘。故“边”、“缘”组合后,舍弃了所指具体客体的不同,保留了语义相同的部分,共同表示沿边部分。

崇高:《尔雅·释诂》:“乔、嵩、崇,高也。”郭《注》:“皆高大貌。《左传》曰:师叔,楚之崇也。”《说文·山部》:“崇,山大而高也。”则山之高曰崇。又,《说文·高部》:“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则台、观之高曰高。“崇”、“高”组合后,舍弃了所指对象的差异,保留了“高”这一相同语义,表示最高的,引申为人品高尚。

丑陋:《尔雅·释诂》:“黎、庶、烝、多、丑、师、旅,众也。”则“丑”,本指众多,引申为事物形貌难看,与“美”相对。又,《新书·道术篇》:“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陋。”《淮南子·修务训》高《注》:“陋,鄙小也。”《吕氏春秋·尊师篇》高《注》、《爱类篇》高《注》说同。《说文·阜部》:“陋,阸陕也。”则“陋”,本指处所狭小,引申为人品鄙劣或行为粗俗,与“雅”相对。“丑”、“陋”组合后舍弃了当事的不同,保留了“难看”这一相同语义,表示相貌难看,或行为粗俗。

翱翔:《淮南子·俶真训》高《注》:“翱翔,鸟之高飞。翼上下曰翱,直刺不动曰翔。”则“翱”,是鸟在天空扇动翅膀飞;“翔”,是鸟在天空不扇动翅膀而借助气流飘行。“翱”、“翔”组合后舍弃了动作方式的不同,保留了“在空中飞”的相同语义部分,共同表示在空中飞行。

馈赠:《说文·冟部》:“馈,饷也。”则送食物曰馈。又,《说文·貝部》:“赠,完好相送也。”则送财物曰赠。“馈”、“赠”组合后舍弃了所送内容的不同,保留了“无偿地送给别人”这一相同语义,表示赠送礼品。

撰写:《礼记·曲礼上》郑《注》:“撰,犹持也。”则“撰”,由持笔的动作转指为持笔的目的,即编写。又,《说文·宀部》:“写,置物也。”①段《注》:“凡倾吐曰写,故作字作画皆曰写。”在书写的意义上,唐代以前说“书”不说“写”。古人说的“作书”就是“写字”的意思。则“写”,即书写。“撰”、“写”组合后舍弃了方式的不同,表示写作。

根据上文中所分析的这类词的语义结构形式可以看出,构成这类并列式复合词的语素可以是名词,如a类;可以是形容词,如b类;也可以是动词,如c类。还可以构成介词,比如“按照”、“比较”,但是数量少,不是主流。而无论是哪个小类,整个词义的表达只需要语素义A或语素义B,整个词义C的表达并不需要两者同时出现,其中一个语素义对于词义C是羡余的。

(二)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认知基础

汉语中两个音节听起来最像词,两个音节构成一个音步,这是汉语最基本的标准音步,对汉语的构词也有制约作用。上古汉语音节结构复杂,单音节词可以独立构成音步,所以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但是随着音节结构的简化,单音节词再无法独立组构音步,双音节音步就应运而生,双音节音步的产生促发了双音节复合词的大量出现。[2]21-54这是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语音系统方面的内在动因。

另一方面,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产生有更为重要的语义范畴方面的动因。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范畴是人类认知的最基本因素,语义范畴是人类概念范畴在语言学中的反映,人们通过概念化能力构成了概念体系,从而决定了语言的意义。所以,概念是词义的基础。“在功能上、概念上或认知上更接近的实体,在语码层面也放得更近。”[4]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这就是距离象似动因。距离象似性使得意义相同、相近的概念易于集合在一起,这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认知基础。感知方式、经验影响句法结构,同样也影响词语的内部构成。从历时角度看,汉语最早是单音节词,诸如“道路”、“牙齿”、“谙熟”等复合词,本是由两个同义词结合而成的,表示两个独立的、完整的概念,“道”和“路”同义,两者组合后“道路”仍然指供人或车马通行的处所;①《说文·辵部》:“道,所行道也。”《足部》:“路,道也。”段《注》:“《释宫》:‘一达谓之道路。’此统言也。《周礼》:‘浍上有道,川上有路。’此析言也。”案:《周礼·地官司徒·遂人》本作:“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则段氏乃节略引之。则“道”本指田间水沟旁之路,“路”指河流旁之路。故所谓的“同义”是相对而言的,下同。“牙”和“齿”同义,组合后“牙齿”仍然指人或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②《说文·牙部》:“牙,壮齿也。”段《注》:“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牙较大于齿。”又,《齿部》:“齿,口齿骨也。”则牙,即槽牙;齿,即门牙。“牙”、“齿”组合后舍弃了其牙床前后位置的区别,成为槽牙与门牙的统称。“谙”是熟悉,“熟”是深知,组合后“谙熟”仍然指熟悉某种事物。③《说文·言部》:“谙,悉也。”则“谙”,为详尽之义。《丮部》:“熟,食饪也。”段《注》:“饪,大熟也。”则“熟”,由食物熟透隐喻为对某种事物知道、了解得很透彻。故“熟”的隐喻义与“谙”同义。这些意义相同的概念,在词汇化的过程中最易组合在一起,组合后语义羡余不可避免会产生。

而诸如“朋友”、“驰驱”、“恭敬”、“激怒”等复合词,本是由两个近义词结合而成的,这两个词义分开讲时意义略有区别。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郑《注》);驰驱,“驰”、“驱”都是赶马,但“驰”则“较大而疾”(《说文·马部》段《注》);恭敬,“恭”着重指外貌,“敬”着重指内心。而它们结合在一起之后,这些区别自然就不存在了。[5]所以,在词汇化的过程中,同义词组合后在语义上指向同一语义核心,为了取得复合词的地位,组合后的同义词在形式上降低了自身的独立性,成为并列式复合词的构成语素。但它们的语素义并未发生变化,仍然是语素义A=语素义B,语素义A和语素义B对于同义并列式复合词词义而言必有一项是羡余的。近义词作为并列成分组合后当然不能指向两个语义或概念,而应该表示一个独立的概念,这就使得形式和内容产生了矛盾。近义并列式复合词要确立并巩固自身作为词的地位,就必须解决这一矛盾。所以在词汇化的过程中,并列式复合词的近义构词成分在形式上同样降低了自身的独立性,成为语素。它们表达的概念也舍弃了相异的部分,在组合后的词义中共同凸显一个语义核心,组合后语素义A=语素义B,这就舍弃了语素义的差异性,从而构成并列式复合词。这样,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的语素义A或者语素义B对于词义而言就是羡余的。

二、并列式偏义复词羡余现象

(一)并列式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语义结构

所谓“偏义复词”是指词的意义以其中的一个语素的意义为基础,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则脱落了,只起附加、衬托作用。显然,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羡余现象是羡余现象的典型代表,意义脱落的语素就是羡余的。并列式偏义复词的结构形式为:语素义A=词义C(或者:语素义B=词义C)比如:

b、荣辱好歹得失异同恩怨利害成败死活忘记睡觉动静悲欢甘苦进退

a类中语素A和语素B是义类关系,即所谓的“同类连及”,两者并立。该类词以其中的一个语素义为基础,另一个语素即下加“·”的语素的意义则完全消失,不起表义作用,成为羡余语素。比如:

兄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则“兄”为哥哥。又,《说文·弟部》:“弟,韦束之次弟也。”则“弟”为弟弟。

国家:《说文·囗部》:“国,邦也。”《周礼·天官冢宰·大宰》郑《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仪礼·丧服》贾《疏》:“天子诸侯曰国,采地大夫曰都邑。”则“国”本指诸侯邦国,与“方”、“邦”同义;后引申泛指天子诸侯之国,与“家”相对。又,《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东西墙谓之序。”《说文·宀部》:“家,凥也。”①段《注》:“引申之天子诸侯曰国,大夫曰家。”则“家”本指房屋、住所,与“宫”、“室”同义;后引申特指卿大夫采邑,与“方”、“邦”、“国”相对。

干净:《说文·乙部》:“乾,上出也。”段《注》:“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溼相对。”则“干”是干燥,与“湿”相对。又,《重修广韵·四十五劲》“净,无垢也。”②《仪礼·士昏礼》四库馆臣《考证》:“汉时未有淨字。故清字两用之。”则“净”为“清”之今字,与“清”、“洁”同义,表洁净之义。

妻子:《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则浑言之,天子、公侯、庶人之妇皆谓之“妻”,地位比“后”、“妃”、“夫人”、“世妇”、“嫔”贱,比“妾”贵;析言之,则专指庶人之妇,与“后”、“夫人”、“孺人”、“妇人”相对。又,《说文·子部》:“子,十一月易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 古文子,从象发也。”则“子”本指人,后特指子女,引申为专指男子。

勤快:《尔雅·释诂》:“伦、勚、邛、敕、勤、愉、庸、瘅,劳也。劳、来、强、事、谓、翦、篲,勤也。”则“勤”指勤劳,与“伦”、“勚”、“邛”、“敕”、“愉”、“庸”、“瘅”、“劳”、“来”、“强”、“事”、“谓”、“翦”、“篲”同义。又,《说文·心部》:“快,喜也。”段《注》:“引申之义为疾速。俗字作。”则“快”本指内心喜悦,引申为行动疾速。

可见,“兄弟”、“国家”、“妻子”、“干净”、“勤快”等词中,最初两个语素都是表义的,但在词汇双音化过程中,组合后的“兄弟”仅指弟弟,不包含哥哥;“国家”只有“国”义,没有“家”义;“妻子”只有“妻”义,而无“子”义;“干净”指没有尘土、杂质等的洁净,只有“净”义,却没有“干”义;“勤快”指爱劳动、手脚勤,只有“勤”义,没有“快”义。对于词义而言,只有“弟”、“国”、“妻”、“净”、“勤”等语素的意义起作用,是词义的核心,而另一个语素“兄”、“家”、“子”、“干”、“快”等的意义则基本上消失了,成为羡余成分。有时,组合后的语言结构会有两个语义核心,比如,“家里小毛兄弟二人却跨脚站在楼梯边看热闹,吃大喜饼,问他们‘小毛,你娘在什么地方?’两兄弟都不作声,只顾吃那喜饼。”(沈从文《王谢子弟》)这里的“兄弟”显然指哥哥和弟弟,是短语,而不是偏义复词。这是因为偏义复词成词之前就是短语,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原来的短语不会因偏义复词形成就马上消失,两者会有相当长的共存期。所以,同形结构是短语还是偏义复词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定。

b类的两个语素是反义关系,即所谓的“正反偏义”。一般来说,表示消极意义的语素是这类词的语义核心,表示积极意义的语素只起附加、衬托作用。比如:

荣辱:《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①宋《疏》:“《月令》:‘仲夏,木槿荣。’此对文耳。散文则草亦名华。”《说文·草部》“荣,草旋貌也。”《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则“荣”本指草之华,引申为荣耀,与“辱”相反。又,《尔雅·释言》:“忝,辱也。”《说文·辰部》:“辱,耻也。”则“辱”为耻辱,与“荣”相反。当“荣”、“辱”作为两个语素组合成词后,“荣辱”则偏指耻辱:“在你唱出的歌声中/每一句都掺和着泪痕/不是哀叹自己的流落/个人的安危、荣辱何所计”。(曾卓《吊屈原》)

得失:定九年《左传》:“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则“得”,本特指得到器物,引申泛指所得,与“获”同义,与“失”相对。又,《说文·手部》:“失,纵也。”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则“失”,本特指失去手中之物,引申泛指所失,与“得”、“获”相对。当“得”、“失”作为两个语素组合成词后,“得失”则偏指所失:“牺牲,既是牺牲,就不能算计得失;牺牲不是算盘珠子上的事。”(老舍《火葬》)

恩怨:《说文·心部》:“恩,惠也。”则“恩”,是恩惠,与“惠”同义,与“怨”相反。《心部》:“怨,恚也。”则“怨”,是仇恨,与“恚”同义,与“恩”、“惠”相反。当“恩”、“怨”作为两个语素组合成词后,“恩怨”则偏指仇恨:“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曹禺《雷雨》第二幕)

利害:《说文·刀部》:“利,铦也。”段《注》:“铦者,臿属。引申为铦利字,铦利引申为凡利害之利。”则“利”,本专指兵器铦锋利,引申指利益。又,《宀部》:“害,伤也。”则“害”,本指人身体受到伤害,引申为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当“利”、“害”作为两个语素组合成词后,“利害”则偏指损害:“艰难底境遇,生活底酸凉,和人世底利害,造成了冷静的、严格的、勤劳的乡下女儿;在她底庇护下,成长了她底纯洁的妹妹。”(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第二部》)

甘苦:《荀子·荣辱篇》:“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说文·甘部》:“甘,美也。”段《注》:“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则“甘”,本指味道甜美,泛指美味,隐喻为人的生活处境美好,与“美”同义,与“苦”相对。又,《草部》:“苦,大苦,苓也。”段《注》:“苦为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则“苦”,本为植物名,转喻为味道之苦,隐喻为人之劳苦,再隐喻泛指人生活处境的艰苦。当“甘”、“苦”作为两个语素组合成词后,“甘苦”则偏指人的生活处境艰苦:“我有当妈妈的经验,我知道其中的甘苦。把孩子放在黑暗屋子睡觉,哭了,不理;走远路不背她抱她……等等,都是为了‘要让她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冰心《〈中国高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序》)

上述词义以表示消极意义的语素“辱”、“失”、“怨”、“害”、“苦”为核心,而表示积极意义的语素“荣”、“得”、“恩”、“利”、“甘”对于词义的表达只起衬托、附加作用,从语义的表达来看,这些语素是羡余的。当然,有的偏义复词有时也可能偏指积极意义的语素。比如:“平时在各样事业得失上全引不出妒嫉的神巫,因为有次望到龙朱的鼻子,也立时变成小气,甚至于想用钢刀去刺破龙朱的鼻子。”(沈从文《龙珠》)这里所“妒嫉”的应该是别人的所得,所以此处“得失”偏指“得”,“失”则是羡余语素。

另外,同a类一样,b类中的一些词和短语也是同形结构,当表示两个语义核心时是短语,表示一个语义核心时则是词。比如:“允许失败,允许得失参半的情况,在认真的长期的实践中终会得一定论。”(曹禺《我对歌剧的几点意见》)这里的“得失”是短语,包括所得和所失。这一类语言结构是短语还是词,词的词义偏向哪一个语素义,也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判定。

(二)并列式偏义复词羡余现象的认知基础

构成偏义复词的语素A和语素B与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的构成语素不同的是,这些词最初都是基本等级范畴词汇,如“兄”、“弟”,“国”、“家”,“妻”、“子”、“好”、“歹”,“利”、“害”,“死”、“活”等等。它们是人们最经常接触的事物、性状、动作,与人们的经验有最直接的关系;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在心理基础上也是一致的,而且使用频率很高,并且具有延展性。这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是相一致的,因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和认知陌生的外界事物。[6]这样,在同一认知域中的基本等级范畴中的词汇就易于在交际中结合在一起,并逐渐词汇化了。在汉语的词汇化过程中,为了确立组合后作为词的独立性地位,这些词首先要在形式上放弃独立性,成为语素;在语义上,由于组合后的并列式复合词只能有一个语义核心,也就是说只能有一个意象(image)。因此,为了解决语素义A和语素义B与词义的矛盾,就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语素义作为词义,另一个语素义在词汇化的过程中“语义漂白”了,也就是说它在表义上就成为一个羡余语素。

那么究竟选择哪一个语素作为词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结构是以意象为基础的,观察视角和注意焦点的不同使得同一情景形成不同的意象,所以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概念和认知。在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就是注意的焦点部分,形成“图形(figure)”;相对地,为突出图形的衬托部分则成为“背景(ground)”。在某个语言结构体的认知域中,人的注意焦点在哪里,哪里就成为图形,认知域里的其他部分就成为背景。并列式偏义复词以两个语素的上位概念为背景来凸显意义偏向的语素,意义偏向的语素是人们注意的焦点,是图形。这在一些反义并列式偏义复词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偏义复词究竟偏向哪一个语素义,是由人们注意的焦点不同决定的,凸显的部分不同使得这些反义偏义复词的词义有时偏向语素义A,有时偏向语素义B,比如上文中所举的“得失”一词。

三、小 结

语言中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价值,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在汉语中也有多方面的价值。比如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使等量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量变小,满足了口语交际中听觉驻留的要求,这样就会对人的记忆刺激增多,从而可减轻人在理解和记忆信息时的负担,提高人的记忆能力;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还可以使语素义的多义性得到分化,突出语义焦点,使词义表达更为明确,如“摆”这个语素有“安排”、“摇动”、“安放”等多个语素义,为了凸显具体词义,分别添加同义、近义语素构成“摆布”、“摆动”、“摆放”,与这些语素组合后,虽然产生了羡余信息,但复合词的语义则得到了凸显;并列式复合词羡余成分虽然在表义上不起作用,但却可提示认知域,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并列式偏义复词羡余成分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但这些功能并不能解释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因。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认为,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而并列式偏义复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则涉及基本等级范畴与认知域中的凸显原则。

[1] 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295.

[2]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81.

[4]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22.

[5] 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27.

[6] Lakoff George.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92.

猜你喜欢

近义复合词同义
近义成语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这山望着那山高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望尘莫及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反义词连线
英语复合词的特征、类型及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