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实践与思考
2012-04-12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西省赣州市341000罗舜芬
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罗舜芬
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在大学,图书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源泉。为了使新生能尽快了解和熟悉图书馆,引导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减少盲目性,各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新生入馆教育。常用形式主要有:一是入馆教育讲座,即挑选有经验的资深馆员以班级为单位,介绍图书馆概况、机构设置、资源分布、排架规则、借阅规则、读者须知等内容。二是新生入馆参观,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引领新生到图书馆各部室,边参观边介绍各部室资源、借阅规则和注意事项。三是将入馆教育内容制成形象生动的视频录像片,组织新生观看,再由教师与学生互动,现场解答学生提问。可以说,每一种形式的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新生入馆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从总体效果来看,仍有许多值得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一、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是通过文献的被利用来体现自身价值的,读者借阅量一直是高校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宣传自己,赢得读者的一个良机。图书馆员凭借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图书馆的工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有效地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和理解,树立现代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读者只有在了解和理解图书馆的基础上,才能热爱图书馆,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自觉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减缓服务压力,使图书馆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读者需求,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二)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教育不应该只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使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大学学什么,除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终身学习的方法。而图书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场所。
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信息意识普遍淡薄,信息检索和辨别能力差,虽然许多学生已经会使用电脑上网,但他们检索信息的途径基本上是百度和谷歌。图书馆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中学里小小图书室里的几本参考书,对“目录”、“索引”盲然无知,更没有接触过数据库,图书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完全无知。所以,让新生尽早明白从中学到大学,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大学图书馆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扩展,只有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自主学习,才能拓宽知识视野,尽早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二、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入馆教育选择的时机不当
绝大部分高校的入馆教育都是安排在新生军训期间。这个时期的大学新生,大多还陶醉在“高考胜利”的喜悦之中,加上对新环境新同学的新鲜好奇,受军训的紧张刺激,还有参加应接不暇的本院系的入学教育活动。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很难引起新生的足够重视,大多数新生都没有信息意识,常常出现当其他活动与入馆教育时间冲突时,学生首选放弃入馆教育的现象。更关键的问题是新生军训期间还没有发放图书借阅证,培训之后不能马上付诸实践。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图书馆工作人员热情洋溢的讲座激起了新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当如饥似渴的新生来到图书馆时,却因无证被拒之门外。等过一两个月当他们领到借阅证时,入馆教育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能在第一时间利用借阅证的学生已经不多了。
(二)入馆教育在内容上很难兼顾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
入馆教育的时间一般都在一小时左右,所以在内容上,除了强调图书馆对大学学习、个人成才的重要性以外,只能重点介绍图书馆概况、资源分布、各种文献的排架规律、借阅规则和读者须知等内容。这些共性的教育,很难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作为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后续力量——文献检索课,近年来,各高校都面临着理论课时缩减,实践课时取消,指定选修课改成选修课后,选课学生越来越少的局面。
三、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新思考
(一)健全我国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法律法规
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图书馆法,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图书馆用户教育工作随意性很大。高校图书馆的入馆教育什么时候开课、开多少课时,往往由各图书馆根据情况随机制定。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把图书馆用户教育纳入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工作中去。用户对图书馆享有知情权,而图书馆也有义务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有责任为用户提供教育。这样才能使领导乃至各院系负责新生工作的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新生入馆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成才的大事,从而将新生入馆教育列入全院新生教育计划之中,使新生入馆教育工作走向常规化。
(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图书馆用户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数据库检索专题讲座。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各高校图书馆应该统筹安排,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分层次分专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图书馆用户教育。
1.要将入馆教育时间前移。我们可以把图书馆概况、资源分布、各种文献的排架规律、借阅规则、借阅流程和读者须知等共性化问题制成光盘,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发给新生,让他们进校前就对图书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个时候的新生,对即将就读的大学充满好奇,又有大量的时间反复琢磨,还有家长的共同参与,效果会优于军训期间的一小时讲座。
2.新生进校后的入馆教育。内容包括:(1)强化新生信息意识,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利用图书馆在大学期间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信息素质是受用终身的。(2)现场解答新生有关利用图书馆的个性化问题。(3)对光盘内容进行考核,检查和巩固暑假学习效果。
3.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教学内容应包括文献学、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常用中文工具书、常用数据库的使用、计算机检索的技能技巧等。
4.开设专题讲座。进行各种新资源、新服务的专题讲座。这一阶段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内容不定期穿插进行。
(三)建立基于 Web2.0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尝试开展图书馆在线用户教育,但都是采用自行开发的信息检索教学平台和信息素质教育网站,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对读者的信息素质水平也没有测试模块,基本不提供网上免费共享。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大学图书馆之间合作开展基于Web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本着以增强读者的信息意识,培养读者的信息能力为目的,各高校图书馆应高瞻远瞩,制定适宜当下高校整体发展的在线用户教育的培训规划及目标。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共建共享,共同开发多元化的用户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用户教育师资队伍,选择适当的开发工具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并将其纳入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发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指南
在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图书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图书馆单独完成有很大的局限性,应该联合院系教师,将用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中去。
以美国大学图书馆为例,美国大学图书馆与院系教师合作开发的基于学科(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指南(课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所谓基于学科(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指南(课程),是相对于综合性信息素质教育指南(课程)而言的。由于不同的学科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其检索信息的过程和检索技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某一特定学科或课程为学生提供关于如何在这个领域进行检索和利用信息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比如这个领域的主要信息源和进行这个领域研究的特殊研究方法等。美国大学图书馆与教师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1)首先由馆员培训教师的信息素质技能,然后由教师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信息素质;(2)由馆员和教师共同讲授相关的知识,但有所分工。馆员侧重介绍基本的信息检索、利用和评价技能,教师则主要介绍与学科研究紧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美国依阿华大学的TWIST项目也非常具有代表性。TWIST项目的目的是支持和培训院系教师将依阿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到各自的课程中。参加人员主要包括TWIST的教育技术人员、图书馆馆员和相关院系教师。这种以教师作为内容专家、馆员作为信息专家、教育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的合作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四、结束语
大学图书馆入馆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Web2.0的出现,使读者教育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如何让先进的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让他们在自由自在毫无限制的环境中,遵循一定的途径与方法来扩展知识,探索学术研究的发展,进而培养终身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我们在图书馆用户教育实践中值得探索的问题。
[1]王天虹.基于Web的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环境构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30(1):71~73.
[2]胡明玲,王建涛.基于Web2.0的数字图书馆用户教育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29(5):50~52.
[3]陈靖,郑宏.普通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新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95~98,52.
[4]斯琴图亚,魏志慧.如何使学习者为知识社会做好准备[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4~10.
[5]康文梅.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引领和教育新生[J].农业网络信息,2008,(9):43~45.
[6]王瑞珍.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教育发展问题的理性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4):231~232.
[7]李武,刘兹恒.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两种合作类型[J].图书馆建设,2004,(5):9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