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2-04-12张立梅

时代农机 2012年9期
关键词:交际英语教学国家

张立梅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交流的方式,并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显现。所以,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一种体现,蕴含中着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对于英语教学来说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外,英语国家的文化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文章将对英语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建议。

1 英语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每一种文化都会有一种语言与之相对应,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语言的发音、结构和交际模式等因素。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英语文化知识的教授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一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点,还要把和英语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融入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更深入地体会英语语言的内涵,进而更快地学好英语。

英语文化知识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可以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法律、民族风俗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从而形成从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之间的系统学习,实现学习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互相促进发展,得到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目的。

2 英语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语言和所处的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已为得到人们的认同,对于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已成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所为重视。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有相应的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指示。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却令人堪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太度是消极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加之老师的授课方式死板僵化,只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教授,学校也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使得英语文化知识的教授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近些年来,虽然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应试教育的本质不改变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在一些地方甚至只是一句空谈。家长和学生追求的并不是学生的英语的素质的提高,而是单纯的看重学生英语考试分数的多少。

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的是英语语言的机械学习,采用的是英语语法、句法的讲授教学,让学生重复地进行英汉互译,只看到语言的现象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深厚的文化气息,这样的结果是使学生只是学习了英语的表面,更深一层的文化内涵却体会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的大多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都极为有限,学生即使是成绩很高,却也只能一味地进行英语机械练习,高分数并不意味着高能力,遇到真正的英语运用实际情况时,往往会手足无错,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常常会出差错和造成误会,不能与外国人进行顺畅的交流。不重视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导致的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低下,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极弱的现象,值得每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思。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英语的教学越来越重视,相关学者和专家也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作为英语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3 英语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实施

作为英语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既要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又要重视英语文化知识在教学工作中的实施,加强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可以侧重于英语日常生活中交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向学生多介绍英语国家的礼仪风俗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常用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英语国家英语运用方式。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向他们介绍英语国家的礼仪和常用语,还要多让学生接触英语文学作品和英语新闻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全面地接触英语的实际运用情境,进而对英语有更系统的理解。

英语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实施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英语社交礼节习俗方面入手。社交礼节是社会成员一种文化在特定交际活动中所以共同遵守的规则或者习惯,我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如若不对英语国家社交礼仪有所了解,就很容易造成社交上的误会。例如说,英语中“please”有“请”的意思,但也有其他含义和一定的应用场合,是不能和汉语中的“请”相当的,在一些实际的英语社交场合之中是不能用“please”的,像请人吃饭或是吸烟的时候,不用“please”表达“请”的意思,而是用“Help yourself”;让别人先进门的时候,不说“please”,而是要说“After you”……再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的家庭、婚姻等私人问题的询问被看作是一种关怀对方的表现,但是由于在英语国家是十分看重个人的隐私权的,所以有许多的私人状况是不能随便询问的,如婚姻、年龄、薪酬、信仰等个人隐私。因此,在同英语国家的外籍人士交流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询问对方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老师有义务将这些英语国家的社交礼节习俗教授给学生,不至于让他们在实际地英语运用场合中出错,并能够学会实际的应用英语知识。

(2)从习惯用语和俗语方面入手。习语和俗语是人们伴随着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的习惯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的一种的体现,是文化的一种语言呈现形式。能够从习惯用语和俗语的角度入手进行英语文化的教学是十分有效的,英文和汉语有着各自不同的习惯用语和俗语的运用方式,分别代表着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不同交际习惯,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狗”的英文单词是“dog”,但习惯用语“as lucky as a dog”中的“dog”有着和中文的“狗”这个字的不同含义,并没有侮辱人的意味。加强英语习惯用语和俗语的教授,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样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对于一些俗语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偏差,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误解。作为老师就要多为学生讲授有关英语习惯用语和俗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常用语的运用。

(3)从词汇、词意方面入手。英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系别的语言,在词汇、词意方面并不是相对应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注意词汇、词意内涵的挖掘,了解其背后隐含的文化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比如说,“white”的汉语意译是“白的、白色的”,在英语中的意义为“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有着更广泛的含义,“a white lie”中的“white”就不能直接地译为“一个白色的谎言”了,正确的翻译是“不怀恶意的谎言”。英语学习者如果不注意对于词汇中隐含的文化信息的发掘,就很难理解一些英语语言的实际意义。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就常常有望“词”生义的毛病,从词汇、词意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化,是很有效的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方式。

(4)课外了解英语文化差异。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将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英语教学的展开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课堂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对于英语文化的了解只能是粗浅的,要想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以外注重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课文的闲暇时间多看英文杂志、报刊和书籍,还可以观看一些英语原声影片,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更直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知识。学生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络,进行有关英语文化知识的信息采集,更多地获取英语学习资源。

4 结语

语言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更主要的是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学习不能一味地机械地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于英语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成绩不是衡量英语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英语综合素质的是多方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便是其一,要想使这一能力得到提升,就要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为此,我们务必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重视教学中英语文化知识的运用,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英语。

[1]刘新义,张京生.论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2]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张玲.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J].太原大学学报,2005,(6).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猜你喜欢

交际英语教学国家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