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2012-04-12覃雪梅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覃雪梅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中国传统文化与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覃雪梅12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群众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仁爱”思想和“民本”思想;强调模范行为的示范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践履”精神;灵活的工作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致中和”、“贵柔”的思想;求实性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行轻言、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

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恩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吸取,通过自觉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而构建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文化铸就了周恩来伟大而独特的人格,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

周恩来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对儒家的德治、仁爱、礼仪和孝悌等观念,墨家的兼爱、非攻、举义和尚贤等学说,道家的寡欲、节俭、无私和柔和等思想以及法家的积德、质美、方廉等观念和佛家的“慈悲”和“宽容”等思想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精到的体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塑造了周恩来人格精神的东方特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是周恩来选择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在思想动因

“大同之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诗经》的《硕鼠》篇提出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是中国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孔子思想中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和“老安少怀”,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共同劳动,任人唯贤”的“大同”理想,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及“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主张,也都表达了美好的大同理想。《礼记·礼运》篇更是对大同社会进行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周恩来对“大同世界”深为向往。“我的心仍然要用在‘自然’的上,随着进化的轨道,去做那最新最近于大同理想的事情。”[1]为了能够找到一种趋于“大同世界”的救国方案,周恩来在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主义进行反复推求比较中,选择了有着与中国大同理想极为契合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此以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践履的精神塑造了周恩来伟大人格的东方风范

重视道德践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礼记·大学》)。古代的先哲圣贤无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把它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孔子提倡“修己”、“克己”,曾子要求人们“一日三醒吾身”,孟子强调“良知”,明代王阳明提倡“良心”。受道德践履精神的影响,周恩来在学生期间就提出“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的思想[2],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立志做“天下之公仆”,投身革命后又写下“为人民服务而死”。周恩来一生,始终以中国先哲的道德格言督促自己,以古代“吾人一日三省自身”的明训为鉴,经常地开展自我批评,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把儒家的“君子”人格理想升华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格风范。

1.将“精忠报国”的道德信念升华为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中国传统道德思想里始终贯穿着“精忠报国”的道德信念,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最高尚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都是这一道德信念的精髓,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操的熏陶下,少年之时周恩来就把个人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雄心。他在《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中呼吁全校同学:为担负起“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要“博学”、“审问”、“慎思而明辨”。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剔除了“精忠报国”中为封建社会及其统治者服务的消极一面,将其升华为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将“民为邦本”的思想升华为甘为公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孟子·尽心下》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王制》中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及《尚书》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民为邦本”思想,是中国历代先进分子最珍贵的精神品格之一,对周恩来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他早年在散文《射阳忆旧》中,就表达了愿做“天下之公仆”的意愿。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3]142,并且晚年一直佩戴着“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始终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周恩来曾经说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进行党性修养的核心,“共产党员就应当像牛一样,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而死”、“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3]421,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3.将“厚德载物”、“仁爱”思想升华为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至高的道德境界,历来为仁人志士所崇尚,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仁爱”思想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固有的基本精神。“仁”最基本的含义是爱人,即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皆是“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深受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仁爱”思想熏染的周恩来,面对国家积贫积弱和民不聊生的现状,忧国忧民,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义无返顾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3]279,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而死”,并且真正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全党面前树立起实践共产主义道德的楷模。

4.将“经世致用”的思想升华为求真务实的精神。“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求真务实、不尚空谈的处世哲学,为历代有识有为之士所倡导力行。《国语·晋语》说:“华而不实,耻也。”孔子一再告诫弟子,“君子耻于言而过于行”,“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可见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4]。周恩来主张实践第一,倡导躬行实践,“一切问题都要到现场去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取得经验,然后再实践再总结”[3]438。在知行统一的实践观指导下,周恩来形成了说实话、办实事的优秀品格。在大跃进时期,在1962年2月3日召开的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恩来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浮夸和说假话现象,强调要“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铸就了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政治斗争艺术和博大胸怀的人格特色

“以和为贵”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周恩来剔除了其消极的一面,吸取了其促进人际和谐的积极的一面,形成了追求和谐、注重协调的人格特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是孔子思想体系中对基本道德规范具有经典规定性的言论之一。它倡导君子处事应从合理合宜的要求出发,既促进事物和谐的发展,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从附和。

周恩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形成了“求同存异”、胸怀博大的个性品格,并在实践中把它发展为一种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例如在“文革”时期,在“打倒美帝”高昂的政治声浪中,他努力寻找出中美双方的共同点,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例如在万隆会议上,面对一部分国家代表对我国的各种偏见和误解,他通过“求同存异”的原则与方法,使得与会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在放弃国家民族间差异的基础上,达成基本一致,并在新的基础上,促使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接受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其政治生涯中,类似这样的“求同存异”的成功事例多不胜数。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周恩来善于在矛盾处于量变的过程中,利益尖锐冲突的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寻找出平衡点和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工作中,周恩来从来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团结同志,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从不拿我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他说,这些“异”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让它存在那里,让对方自己去选择去解决。“和而不同”这一传统文化思想,在周恩来身上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形成其人格的特殊魅力。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的体现

周恩来指出:“每一个民族在他的悠久的历史里都形成了他自己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都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5]周恩来的伟大人格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而周恩来的伟大人格是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群众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仁爱”思想和“民本”思想

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群众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走“群众路线”。“仁爱”思想是儒家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中国固有的基本精神。“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思想,它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周恩来在这两种思想的熏染下,在对其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将它们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群众的“群众路线”。

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制度创立之初,周恩来就强调民众的重要性,指出“民众的条件是最基本的”。他一再告诫思想政治工作者,“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6]82。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475在我党历史上,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群众,积极组织和动员群众。他指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政权的一切不相信群众的现象是极其危险的,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党的各项事业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周恩来十分重视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强调,深入了解群众,“应该细心去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从群众日常生活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以至武装斗争。”[6]35他指出,深入了解群众的过程,是一个引导群众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靠拢的过程,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周恩来非常重视组织和动员群众,指出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组织广大的民众在工会、商会、农会和学生会之中,并吸收他们到政治团体中来。”[6]87他强调,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组织动员好群众,真正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

(二)强调模范行为的示范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践履”精神

强调模范行为的示范性是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专门强调了“全体政治工作人员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重视道德践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代的先贤把它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也都强调为政者的身体力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意义。如,《论语》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中谈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还有《孟子·离娄下》中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都强调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道德行为来示范、感化、激励民众,使其符合自己的教育目标的要求。

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周恩来,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道德践履”精神,应用贯彻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教育和引导群众。“他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殊化,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7]他常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他以个人的模范行为,为广大党员群众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三)注重协调的灵活的工作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致中和”、“贵柔”与“和而不同”的思想

追求和谐、注重协调是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显著特点,这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致中和”、“贵柔”与“和而不同”的思想。

“致中和”是儒家中庸中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的核心思想便是“中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文明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个“和”字。但是,“和”并不等于“同”。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思维取向之一。“贵柔”是老子的一种关于为人处事和理想人格的思想,两千多年来,在用兵、治国和处事谋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影响,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周恩来,对传统文化中的“致中和”、“贵柔”与“和而不同”思想进行了批判的吸收,把它发展为一种求同存异、注重协调、追求和谐的灵活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周恩来主张在承认个性的前提下“求同”,反对极端主义,反对“过”和“不及”。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千差万别的人,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只有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追求和谐与协调,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四)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求实性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行轻言、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

周恩来是我党著名的务实派,注重实干是其人格的一大特色,反映在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就是具有求实性。“重行轻言、脚踏实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先秦以来,历代思想家和士大夫们积极探索、追求真理、讲求实效,造就了中国人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的性格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的求知精神,使求真务实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周恩来,将求真务实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成为一位积极探索的求真者和躬身实践的实干家。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7]周恩来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求真的心又极胜”。他有一句名言:“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3]188。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周恩来要求政治工作人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他一再强调,要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去做群众的工作,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的威信,才能团结群众一道去完成革命和建设的任务。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周恩来伟大而独特的人格,成就了其革命的一生。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是其伟大人格的具体展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始终不能改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周恩来.旅欧共青团执委会向团中央的报告[R].1924-08-20.

[2]周恩来.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5.

[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宋志明,吴潜涛.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

[5]余飘.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86.

[6]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2.

[7]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OL].新华网,2008-02-29.

D64

A

1004-941(2012)03-0115-04

2012-05-27

覃雪梅(1974-),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毛正天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