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费难题的破解呼唤评价机制、管理体制创新
——关于学术刊物版面费问题论争的述评
2012-04-12□木星
□木 星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人们对于版面费并不陌生。版面费一般指正式学术期刊编辑部刊用作者文章时向作者收取的费用。版面费又称发表费、文章处理费。目前不少学术刊物收取作者的版面费成了“潜规则”。有时版面费改头换面以“订刊费”的面目出现。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术刊物开收版面费,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②多年来,社会各界对版面费褒贬不一,争论不休。谁是谁非,很难遽下结论,但理性的、公开的讨论还是有价值的,也是必要的③。充分交锋的各种观点,主要涉及版面费是否合理合法,成因与破解路径等。笔者尽可能地对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盘点与探究,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学术刊物版面费之乱象
学术刊物版面费之乱象,大致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无法可依,纷纷收取。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版面费应不应该收、哪些学术刊物可以收哪些不能收、收取的标准、惩治措施等,尚无明确规定。所以,收者有之,不收者亦有之;昂贵者有之,低廉者亦有之;费以字计者有之,以版面计者有之,以篇计者亦有之;研究学人,认为该收者有之,认为不该收者亦有之。杂乱无章,自行其是,异彩纷呈。④二是自定标准。刊物按照档次,一般都有自己的标准,几乎明码标价。但一般发“内稿”,多数不收费或者少收费。有的则不论内外稿,一律收费。三是有些核心期刊,版面费高出京沪房价。无怪乎许朝明先生说“核心期刊,在学术繁荣的幻景前真实狂欢”。④四是去向各异,以上缴“集体”为主,流入单位小金库,变成了“集体”经费和奖金,⑤有的竟然光明正大地显示在单位的财务公开中。五是社会效果差。滥收版面费的期刊,一般没什么社会效果,收了人钱财,文章质量就难以保证。除了作者自己关注自己的文章,其他作用大概就和宋丹丹饰演的白云写的那本《月子》差不多⑥。六是渐成产业。学术期刊竞相征收版面费,引出了琳琅满目的学术产业、期刊产业,进而又引出“歪期刊”。“歪期刊”的特点是:期刊行色“歪”、出刊周期“歪”、办刊单位“歪”和编辑脾气“歪”。④
二、学者们对版面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持各种态度的都有,更不乏言辞激烈者。刘长秋指出,多数学者对于版面费存在的不合理性,都有清醒认识。然而,也有为版面费唱赞歌的。⑦在支持和反对版面费的两大阵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蒋永华和刘长秋,二位学者锋芒毕露而又坦诚相见。
(一)持否定态度者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危害严重
近年来,对版面费的批评铺天盖地。“研究生卖血发论文”、“论文中介‘叫卖’核心期刊发表权”等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各界关注。因为对“版面费”不满,有位老师多年来没在期刊上发论文,而是把论文挂在教学博客里,并将这块虚拟空间耕耘成与学生交流的园地,其“关注指数”与“好评指数”名列该校教师前茅。⑧刘长秋曾发表“反版面费系列文章”,深入分析版面费危害。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认为“收取版面费绝不是学术界的‘国际惯例’!这种观点混淆了国内外不同期刊运作的区别,掩盖了某些不良期刊‘花钱才能发论文’暗箱操作的真相!”⑨如此尖锐的批评声音也绝非个例。反对者认为收取版面费会造成以下危害:
1.催生学术腐败。版面费使学术期刊的形象、信誉和质量受损。熊丙奇指出,版面费收了好几年了,就算文章达到了发表水平,他还是要收你钱。将金钱摆在学术质量之前,这是催生学术腐败的一个原因⑩。收取版面费无疑助长了学术腐败,助长了权学钱“三角贸易”的不良风气⑤。曾革楠认为,版面费人为地提高了学术的金钱“门槛”,学术研究似乎成了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所谓的“学术成就”可以用钱来买,学术岂有不腐败的道理?!
2.影响学术诚信。曾革楠指出,版面费蚕食学者与期刊编辑职业道德,破坏了学术界的诚信原则。在金钱凌驾于学术研究之上的择稿标准下,版面费很容易在稿件质量的选取上打折扣,影响学术的公正与纯洁。李成言认为版面费危害有三,一是严重影响学术公正、纯洁的良好形象。版面费使交钱就能发文章成为可能。二是容易使期刊在导向上走入误区。期刊本来承担社会导向的义务,版面费很容易使一些质量低下、观点错误的文章“登上”期刊。三是使政府管理杂志的公信力受损。因为多数期刊是由相关政府部门主办的,版面费会严重影响政府形象。
3.助推学术虚假繁荣。有的学者曾对学术期刊市场调研后指出,某半月刊杂志,1997年即改为半月刊(有的竟然是旬刊、周刊),一年24期,300多页码,每期300余篇文章,有一期竟然刊发了近400篇文章。如此泡沫,烘托出浮华的繁荣,蕴藏着深刻的危机。其实,与社科期刊一样,我国科技论文总数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学术期刊数量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二位。江晓原指出,虽然我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但在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之类的指标上,我们在世界上排名第126位!这就是说,对于我们发表的大量“泡沫论文”,国际同行不屑一顾!杨曾宪认为,每年数万种学术出版物,数十万篇学术文章,有原创价值的不超过1-2%。贺林平惊呼:“真闹不明白,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果真发展到如此繁荣昌盛的地步了吗?那么多所谓的核心期刊,每月一期、每期好几十篇论文,都是学术?都是科研?”④
4.情节严重者构成单位受贿罪。张舒从出版法角度分析后指出,学术期刊征收版面费行为是蔑视法律、践踏法律的违法以至犯罪行为,符合单位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情节严重者构成单位受贿罪,应该依法予以制裁。
(二)持肯定态度者认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合情合理合法,与学术腐败无关
面对版面费受到的指责,持肯定态度者认为,版面费的成因在于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型。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合情合理合法,与学术腐败、学术诚信、学术虚假繁荣、单位受贿罪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蒋永华、关陈、游苏宁、陈浩元等学者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1.版面费合理。蒋永华认为,适当收取版面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逻辑的合理性。一是与面向市场的其他刊物不一样,学术刊物很难市场化运作,大笔办刊经费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现实问题。二是学术刊物处理稿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版面费可以确保刊物的经济来源。三是支付版面费是科研投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术论文的发表是课题完成的标志之一。另外,收版面费是一种国际惯例,已成为学者自觉遵守的“公理”。当其成了公开的规定时,劣质论文出笼与收取版面费无关,因为行贿受贿也可能导致劣质论文发表。张贺指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且收费相当昂贵。比如,《美国生物化学会会刊》10页之内每页论文收75美元,超过10页每页收150美元,彩图每幅收300美元;《欧洲分子生物协会会刊》每页收费242美元。针对版面费引起的争议,石朝云、游苏宁等对我国医药卫生期刊版面费收取情况进行调查,从历史、政策、现实、国际对比等角度对收取版面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可谓有理有据。调查结果表明,版面费对医药卫生期刊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大多数期刊收取的过程较为公正透明。
2.版面费合情合法。关陈对版面费进行了多角度深入研究后认为,版面费是在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它的出场并非偶然,无须大惊小怪;从版面费自身形成的构件和程序看,它是两方的自觉自愿的合约行为,是两个巴掌拍出的响,无违法违纪可言;从遭来的骂声、挨的板子看,不该挨板子的版面费挨得好疼,因而版面费是冤枉和委屈的,无端地指责实属过分;从现实状况和人们对其取舍态度看,版面费是办刊中很普通的正常的自然现象,版面费退场与否都是平常事,不必横加干涉,重要的是全面有效地净化和规范学术环境,整体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游苏宁、陈浩元认为,科技学术期刊收取论文版面费合理合法。徐拥军认为,收取版面费实属合情合理,并非于法无据。
3.与学术腐败无关。版面费并不等于学术腐败。李正元指出,有人认为版面费破坏了学术界的诚信原则,有损学术公正、纯洁的良好形象,是滋生学术腐败之源。将这两个本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虽然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但未免有些牵强附会,结果让版面费成为学术腐败的“替罪羊”。王斌认为,版面费似乎违背了学术研究者的创作初衷。其实,收取版面费并非学术腐败的诱因与根源,也不等于“出卖版面”。所以,我们不应妖魔化版面费。
三、版面费的成因
对版面费的成因,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分析,诸多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畸形的评价机制,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我国学术评价机制、职称评审机制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是版面费种种乱象的深刻根源。这种畸形的评价机制,催生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庞大的消费市场。
1.长期以来,多数学校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的衡量手段之一,就是统计其论文发表数量。而职称 又与教师的许多切身利益紧密相联。这种重论文发表轻工作实绩、重论文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机制,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版面费成了缺乏职业素养的学者和学术期刊谋求各自利益诉求的桥梁与纽带。张海通认为,随着高校扩招,在读研究生数量剧增。可供发表论文的刊物相对不多,核心刊物却还是那几家。大量师生和各种等待评定和晋升职称的人发表论文的需求,“培育”了版面费市场。此外,科研、卫生、出版等系统都逃不出这个中国式的规定。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其中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5000多种,每年刊发的论文数量约为100万篇。仅就期刊数量而言,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大国。但与发表论文的各种需求(约为480万篇)相比,数量如此庞大的学术期刊仍不敷使用。供需严重失衡,是造成‘非法办刊’、‘版面买卖’、‘论文中介’等现象的深层原因。在这个浮躁、功利、激进的大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了版面费现象的愈演愈烈④,伪学术、歪期刊也就如火如荼。很多人愿意出钱发表文章,为的就是职称评定或获得学位。③
2.国家对大学的评估机制欠完善。张海通认为,大学排名榜和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中,都与论文发表数量、刊物档次有关,直接扩大了高校对论文的“需求”。一些有“上进心”的高校管理者们,要在大学排名榜、教育部评估上力争上游,要为自己的“仕途”创造 “政绩”。而在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多发文章正是显示政绩的最易见效的指标。于是拿发表论文和学生的毕业和学位挂钩,和教师评职称、升职挂钩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这种畸形的评价机制,催生了一个供大于求的庞大的消费市场。“据统计,目前全国合法刊物发表论文的供需比约为1:5,可见竞争性有多激烈,版面费也因之水涨船高”。
(二)学术期刊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追惩制度
一旦有了刊号,学术期刊一般就有了一劳永逸的生存权。对期刊出版质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疏于跟踪审读,严格、科学的期刊质量评估标准缺失,评估体系、监管体系、追惩制度乏力,学术期刊行为主要靠“道德自律”。因此,确实出现了一些惟利是图的不良期刊,疯狂扩容(增加版面,缩短周期,缩小字号,一号多刊、多版等),滥收版面费。这些害群之马,给版面费招来骂声不断。
(三)体制导致学术期刊经费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陈吉德认为,近年来出版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接受商品交换原则的考验。更为滑稽的是,有的主管部门还给杂志社下达了创收指标。邱源、刘亚民认为,我国期刊业基本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无纯粹的期刊出版者,却无一例外地有个期刊主办单位,由主办单位决定期刊的级别。期刊出版单位直接与其相关的机关、部门、企事业挂钩,或是其二级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期刊的企业人格和社会化程度无法全部实现,管理程度无法深入,市场竞争能力弱化。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期刊,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投入市场的权力,市场竞争乏力,基本没有发行、广告收入,政府停止或减少拨款后,期刊生存危机,不得不以收取版面费生存。
四、破解路径: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和学术期刊监管体系的完善
滥收版面费对学术发展的危害日益严重,整治乱象关键在于打破目前僵化而畸形的评价机制。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调整研究生考核机制,完善政府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控制论文发表的非正常需求
一要弱化论文在研究生评价中的作用,尤其需要将论文的数量、质量结合起来。可以把论文发表作为评价机制之一,但不能作为惟一形式。根据不同学科,按照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分类管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其实,光靠发表几篇论文,并不能说明一个学生的整体能力。熊丙奇认为,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很多方面,如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等。⑩只有坚决废除单纯用发表论文来评判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论文发表的非正常需求,版面费乱象也才能得到有效治理。二要完善政府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评价体系。张海通认为,只有打破政府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垄断,重树大学的独立、自由精神,排除行政干扰,大学才能摆脱行政权利的附庸,才能避免不懂学术规律的官员为了面子工程,利用权力向大学强求论文数量,而不看质量的荒唐要求。大学、科研机构、单位的学位授予、职称论文质量评定,应委托第三方的独立学术委员会进行,让那些单位自设的学位、职称的授予和发表论文挂钩的规定失去生存的土壤。陈蓉霞、李旭认为,若是有关部门不是硬性规定科研人员、研究生,发多少论文才能评职称、才能毕业(获得学位),那些靠版面费生存甚至创收的杂志自然就会销声匿迹。
(二)政府要强化期刊的综合治理,淘汰滥收版面费的“害群之马”
彻底治理版面费乱象,是个多层面、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联动过程,需要政府出台许多配套措施。李成言建议:政府要出台相关法规,规范期刊的出版。同时发动社会监督期刊,使民众自觉抵制滥收版面费行为。⑤让市场淘汰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几乎没有读者的核心期刊,让读者来选择真正有学术精神的权威期刊。这样,学术期刊选文就只能以论文质量为第一标准。版面费自然就没有了市场。令人欣喜的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将推出规范性的政策和标准,坚决清理滥收版面费、产生“学术垃圾”的期刊。建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期刊质量评估标准,加大对期刊的整顿力度,淘汰 “害群之马”。李正元认为,对于违规收费、搞权钱交易的不法分子要坚决查处,公开曝光,情节严重者,吊销刊号,取消从业资格。建立学术期刊准入和退出机制。可喜的是,陕西省新闻出版局严肃查处了《医学信息》出版“鸳鸯刊”事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通过重点监测和专项治理等方式,跟踪审读,对8种超越业务范围刊载学术论文、质量低劣的期刊,予以行政处罚。要求各地集中开展对期刊超越办刊宗旨违规刊载学术论文问题的重点监测和专项治理,并逐步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评估,形成学术期刊产品评价体系和引导激励机制;分类指导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出版经营能力;建设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工程,培育一批以重点期刊为龙头、有发展潜力和专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群;培育百家左右具备较高水平、有潜力快速发展的学术期刊,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扩大国际学术影响。
(三)政府要加大投入,保障学术期刊的正常运转
政府在对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与教育制度进行反省的同时,应加大对学术期刊的投入。李霁认为,全新的学术期刊办刊模式亟须重新探索和构建。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经济规则,最大受益者是国家和民族,但目前政府对学术期刊的财政拨款明显不足;政府引导下的学术期刊“民资准入”、“民资办刊”手段也乏善可陈。政府在加大对学术期刊的整顿和经费投入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是解决学术刊物版面费问题、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地位和让我们的学术文化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鼓励性政策,优化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环境。
(四)政府出台文件明确版面费存废问题
对于版面费问题,各种意见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激烈交锋,也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充分探讨。苟德培认为,对于版面费的尖锐批评,一是版面费之存在合不合理,合不合法,该不该收?二是既然征收版面费,就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不能混乱无序。如果以无章无序状态存在,以赢利为目的,就无怪学人诟病。④因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应尽快出台文件,从政策上明确解决版面费存废问题。明确学术期刊到底能不能收取版面费?哪些刊物可以收哪些不能收?各种档次刊物收取的标准是什么?对违规收取的惩处办法是什么?做到有法可依,便于操作,标准公开,过程规范。石朝云、游苏宁等对规范科技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期刊管理部门制定版面费收取标准;各期刊版面费收取项目及标准须写入《投稿须知》等文件中公布;收取版面费是出版环节的工作,务必与审稿环节严格区分,从而尽可能减少“先收费后发稿”的钱权交易的可能;对文章水平较高但作者确实无力支付版面费者,设立相应的减免原则予以照顾;对版面费的应用设立指导原则或定期在期刊中公告其用途,严格按照相应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等等。徐拥军认为,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地规范版面费,使其取之有据、用之合理,减少负面影响。
五、结语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后可以明确,版面费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一种“转型之痛”,这与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导致诸多弊端并无二致。③对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两种不同态度的共同点有三:一是滥收版面费使学术期刊市场乱象丛生,规整势在必行。二是对版面费成因认识也基本一致:科研评价机制欠科学、国家对大学的评估机制欠完善,出现了大量论文发表的非正常需求,使期刊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刊物成了卖方市场,这是滋生版面费的主要原因;国家对学术期刊缺乏科学的监管体系和追惩制度,出现了滥收版面费的“害群之马”;学术期刊办刊经费紧张;僵化的体制导致学术期刊缺乏市场竞争力等。三是版面费存废问题,需要政府出台文件予以明确。不同点是:在版面费难题的破解路径方面,持否定态度者认为,应该严禁收取;持肯定态度者认为,应该规范化收取。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市场化的、比较完善的体制就是当务之急。而这样的体制应该有多种选择,比如,如果废除版面费,国家就得从给科研部门的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给学术期刊,然后要求期刊社独立办刊;如果允许版面费存在,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杜绝违规行为。③但不论是废除也好,还是规范也好,都不是学术期刊可以决定的事情,学术期刊本身无能为力,都需要通过政府行为予以解决。所以,版面费难题的破解呼唤学术评价机制和刊物管理体制创新。
注释:
①杨荣星.“版面费”难题的成因与破解[J].中国出版,2006,(05).
②刘志超.论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非法性[EB/OL].新浪博客,2009-10-18.
③ 9成期刊称收版面费合理合法 不要简单否定?[N].中华读书报,2007-08-03.
④苟德培.版面费、伪学术、歪期刊的编辑观察[EB/OL].光明网-光明观察,2008-11-30.
⑤李松,杨钟红.催化学术腐败 助长不正之风 “版面费” 竟成明规则[N].文汇报,2005-04-15.
⑥张军瑜.是谁制造了论文版面费“潜规则”[N].沈阳晚报,2011-01-19.
⑦刘长秋.论版面费的非法性[EB/OL].互联网,2008-03-24.
⑧记者朱玲,通讯员党波涛.不满潜规则 副教授11年没发期刊论文[N].楚天都市报,2011-01-18.
⑨杨猛.我国在读研究生超百万 毕业论文版面费过亿[N].法制晚报,2007—4—16.
⑩张炯强.论文“版面费”网上叫价万元 高校学术评价体系需改革[EB/OL].东方网,2010-09-18.
★本文获山西省电大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究类论文评比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刘英雄.市场规律决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兼与李松、杨钟红先生商榷[J].科技与出版,2006,(3).
[2]杨曾宪.泡沫学术:“多赢”背后的“多输” [N].南方周末,2005-11-10.
[3]贺林平.学校鼓励多发表论文 争发论文造就虚假学术繁荣[N].人民日报,2007-12-25.
[4]唐勇.美国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是主流[N].人民日报,2007-01-25.
[5]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非法经营罪[EB/OL].新浪博客,2009-08-21.
[6]肖国忠.情况愈演愈烈 学术期刊该不该收取版面费?[N].光明日报,2006-06-07.
[7]王洪波.几位科研人员对版面费的看法[N].中华读书报,2007-7-25.
[8]李孝弟.谁该为学术期刊买单?[EB/OL].中国网,china.com.cn 2007-10-28.
[9]张立玲,夏松涛,黄伟等.学术期刊版面费众说纷纭[N].中国教育报,2009-06-15.
[10]陈永杰,魏刚.学术期刊版面费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8-12-01.
[11]熊丙奇.不坏的版面费制度为何变坏[N].北京青年报,2008-12-15.
[12]蒋永华.釜底抽薪治理“版面费”[N].东方早报,2011-02-25.
[13]王洪波.版面费缘何引争议?中华读书报[N].2007-07-25.
[14]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收“版面费”[EB/OL].大拇指论文网,http://www.lunwen001.
[15]苗蛮子.整治期刊版面费乱象须标本兼治[N].中国文化报,2011-01-21.
[16]李松,杨钟红等.“版面费”:学术腐败的催化剂[N].中国改革报,2005-04-18.
[17]学术腐败的催化剂——检讨“版面费”[N].山西日报,2005-04-21.
[18]薛瑞汉.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J].红旗文稿,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