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负面姐妹关系”
——以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城市之路》为例
2012-04-12□唐莹,詹蓓
□唐 莹,詹 蓓
(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多丽丝·莱辛不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的作品却具有独特的女性思想和女性意识,但是莱辛本人并不愿被贴上女权主义者的标签,她反对将意蕴深厚文学作品作僵化的实用解读,或者当作某个社会运动的工具。莱辛的小说有对女性生存的关注,有对女性自身的自由、独立和解放的思考。莱辛认为女性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身的独立和解放。莱辛的小说刻画了许多积极独立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之间的关系,但是莱辛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仅描述了女性之间积极的关系,同时也披露了女性关系之间的阴暗面以及女性之间在男权社会下的斗争和迷茫。《城市之路》是莱辛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以第三人称来描述。故事中的Lilla和Marie是亲姐妹,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姐妹关系,其中充满了欺骗和黑暗。本文就把这种姐妹关系称之为“负面姐妹关系”。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菲利斯·切斯特的《女性的负面》以理论基础,分析了这种“负面姐妹关系”的存在。同时这种“负面姐妹关系”反映了莱辛对女性主义以及女权运动的反思和审视。
一、信任与背叛—《城市之路》中Lilla和Marie之间
“负面姐妹关系”
在这部短篇小说中,这一点在很多地方可以得到证明。Lilla和Marie之间充满了欺骗和黑暗。Marie十分信任她的姐姐Lilla,相反的,姐姐Lilla却从始至终都在欺骗妹妹Marie。一开始,Marie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女孩,她来城市的目的就是依靠姐姐享受城市生活,摆脱以前在农村的艰难生活。当这两姐妹见到高雅的,富有同情心的绅士Jansen时,Marie说了一些Lilla认为很荒谬的话。于是,Lilla said: “Green! You wouldn’t believe it if I told you. I was green when I came, but compared with Marie…” She laughed angrily. 通过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Lilla看不起自己的妹妹Marie,但是另一方面,Lilla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嫉妒妹妹,因为妹妹依然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子,而自己已经从事妓女这个职业一年了。这一点可以从“green”一词解读出来。
“Lilla promised I could go to the bioscope,” said Marie, her eyes becoming large. 通过下面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知道,Lilla根本没有带Marie去看电影,她一直欺骗她的妹妹,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黑暗的一面。Lilla从来都不关心妹妹Marie,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You take Marie”, she suggested, direct to Jansen, ignoring her sister. “She’s green, but she’s learning.” Lilla说出这些话可以明显看出她只是把妹妹Marie当做赚钱的工具,Lilla自己已经成为妓女一年了,她清楚地知道那是怎样一种生活,可是她仍然让她单纯的妹妹Marie 和她走一样的路。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卖了自己的妹妹,这同时也反映了女性群体之间充满了阴暗、矛盾、嫉妒和欺骗,即使是亲姐妹之间。在这里,莱辛用了“suggested”一词,表达了一种对Lilla强烈的厌恶感。当Lilla准备离开的时候,Marie感到十分害怕。She said: “You can’t leave me.”但是她的姐姐只是说“He won’t bite you.”直到现在她依然还在欺骗自己的妹妹。当Jansen问“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s a ganger,” said Marie. But Lilla rolled her eyes up and sighed.由此可见,Lilla对Marie是十分没有耐心的,她根本不爱也不关心她的妹妹。当Jansen继续问 “Did you run away?” “How did you guess I run away?” She said, with a warm admiring smile at Lilla, “My sister sent me the money; I don’t have none at all.”从这里可以看出Marie一直认为Lilla是一个好姐姐,她对姐姐充满了感激,同时也为姐姐的能力感到骄傲和自豪,丝毫不知道姐姐已经把自己卖给了面前的这个他。
莱辛还通过Jansen的想象写了Marie read Lilla’s letters week after week, “I have a job in an office. I have a new dress. My young man said to me.”虽然不知道这是否是事实,但是文字本身却表达了作者本人对Lilla的看法。Lilla在信中欺骗妹妹,她引诱妹妹来城市的真正目的是想让改变命运享受城市生活吗?这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思考。莱辛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Lilla和Marie这种复杂的负面姐妹关系,就是试图去解析女性群体内部之间的阴暗面,让读者以及整个社会对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进行反思,重新去审视女权主义运动和男女两大群体之间的关系。当Jansen,Lilla和Marie三人走在街上的时候,Lilla laughed and said: “We are going home, Marie. The pictures aren’t anything much. There’s better things to do than picture,” She winked at Jansen.当Lilla说到“better things”时,我们为Marie感到伤心,同时也痛恨Lilla。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孩来到一个陌生城市的第一天,她唯一依靠的姐姐却把她交给了一个陌生男人为自己赚钱。妹妹Marie一直想看电影,但是直到故事的结尾,Lilla也没有满足妹妹Marie这个小小的愿望。在这里莱辛用了“winked”一词,反映了Lilla的职业性,对自己的妹妹也是如此的残忍,丝毫不顾及姐妹之情。“Lilla said I could wear her dresses,” she said, lingering over her sister’s generosity. “She said today I could live here until I earned enough to get my own flat. She said today I’d soon have enough”这些语言都反映了Marie的单纯和天真,她对姐姐出于完全的信任和感激。之后莱辛又写道“Remember what I said,” Then to Jansen, like a saleswoman: “She’s not bad”.莱辛用了“saleswoman”一词,表明Lilla完全背叛了Marie。这种亲情的背叛足以引起读者的反思和探究。事实上,女权主义者在强烈倡导女权时,也必须认真思考女性群体内部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女性如果想获得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就必须认清自身。女性自身必须要团结在一起,而且女性与男性并不是两个对立的群体。当Jansen告诉Marie她的姐姐是一个妓女的时候,她甚至不知道妓女是什么意思也不相信Jansen的话。“Lilla said she’d look after me. She promised me faithfully,” said Marie, in terror at his coldness.直到现在她依然相信自己的姐姐是一个好姐姐,而且在办公室工作。
Lilla告诉她的就是如何享受生活,她并不知道现实是什么。在故事的后半部分,莱辛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Jansen和Marie之间的对话。当Jansen对Marie说“your sister is a bad girl”直到Marie听到“bad”一词时,她才知道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她所做的工作。最终Marie知道了真相,她该怎么选择?是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当Jansen劝她回乡村时,“I don’t never meet no men, except Dad,” she said.从这句话可以看出,Marie把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男人身上,不得不说Marie 是很多女人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她们迫切地想摆脱男权社会,想实现自身的独立和解放,但是另一方面,她们又不自觉地把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她们为了改变命运来到城市,却被城市多彩绚烂的生活所吸引,原先的价值观已经改变,虽然知道未来的路怎样,但依然要坚持走下去。 这与女权本身是矛盾的。
二、负面姐妹关系和Marie的改变
Marie其实是和当时社会很多女性一样,来到大城市来寻求改变。面对大城市的诱惑以及她姐姐的诱惑和欺骗,她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她原来的单纯逐渐被这个城市所吞噬,慢慢走上了和她姐姐一样的道路,即便她明白她姐姐到底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故事的结尾,“As it drew out of the station he saw Marie wadding desperately on her tall heels along the platform, casting scared glances over her shoulder.” Marie依然选择了和姐姐一样的路。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她必须要负责。故事以“With the pound notes clutched loosely in her hand she was struggling her way through the crowds back to the lights, the love, the joyous streets of the promised city.”结尾,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其实“road”就是象征着虚荣和物质的诱惑,像很多女性一样,Marie在愚昧和文明的道路上抗争着。其实通往城市的路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她们的选择。事实上,Marie可以选择另外的路,但是她最终还是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中有无奈的成分,但更多的是Marie对物质生活的虚荣心打败了自己,多丽丝·莱辛也希望通过Marie的这种改变来提醒广大女性,如果不想成为这个社会的奴隶,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通过一些捷径去取得成功。
三、负面姐妹关系和女性自由之路
在这部短篇小说中,莱辛细致地刻画了Lilla和Marie之间的复杂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无尽思考,由此可见,我们也可以得知莱辛不仅仅描写了许多正面世界里的女人,同时也刻画了许多负面世界的女人。像这部小说中的Lilla和Marie就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个人,而Lilla就是负面世界的女人,但是他们最终却选择了相同的路。虽然Lilla一直欺骗Marie,但是Marie却一直十分信任Lilla,这种矛盾和冲突也反映了女性群体内部的复杂关系。女性自身对很多问题感到困惑,例如独立、自由和解放。大部分女性依然摆脱不了男权社会的枷锁,他们一方面想依靠自己改变命运,但是另一方面却又不自觉的以男权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或是不自觉地希望依靠男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自由。实际上,这种自由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在这部短篇小说中,莱辛刻画了一个高贵的、富有同情心的绅士Jansen,他试图去拯救Marie,但是最终失败了。由此可见,莱辛从来不认为男性和女性是对立的,她关心女性生存和自由,她刻画众多典型女性形象,却反映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在这部短片小说中,莱辛刻画了Lilla和Marie之间的“负面姐妹关系”,试图让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权主义者重新思考一下两大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一条真正的通往自由和和谐之路。
四、结语
笔者仅根据文本分析来阐述莱辛笔下Liia和Maria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去挖掘莱辛笔下女性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希望通过这种解读,希望通过这一角度的解读能够对莱辛的作品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和龙.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 [J].外国文学研究,2011,(1).
[2]赵静. Comment on A Road to the Big City [J].读与写.2011, (7).
[3]邱葆珍. Doris Lessing 笔下的Marie—赏析《A Road To The Big City》[J].唐都学刊,2001,(2).
[4]李晶晶.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女性关系初探[D].西北大学,2010.
[5]刘颖.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书写[D].湘潭大学,2004.
[6]简剑芳.多丽丝·莱辛《好恐怖分子》的女性主义解读[J].时代文学,2010,(14).
[7]杜娟.多丽丝·莱辛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8]朱清.《金色笔记》女性视角下的女性主体意识[J].外语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