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
2012-04-12
陈 勇*
连云港市图书馆采访分编部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6〕
*陈 勇 男,出生于1974年,馆员。
一、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内涵
(一)地方文献的重要性
地方文献是指对某个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过程及现有状况所记录的资料[1]。其内容主要涵盖出版物、本地名人著作及其传记,与本地有关联的文献[2]等。地方文献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可以参考运用地方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区域地理特征、区域文化等资料,以期制定更有效的方针政策;社会团体可以利用地方文献所包含的各种名人传记、历史事件等史实性题材[3],对市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区域的精神文明水平。
(二)地方文献采访的工作原则
1.目的性和计划性。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在收集地方文献时一定要遵循目的性和计划性原则。目的性是指在对地方文献进行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馆藏需要及读者需求进行采访;计划性则指工作人员在采访时要分清主次,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重点采访。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要求工作人员在制定采访计划以及进行采访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所侧重,以期达到计划性与目的性最佳结合。
2.系统性和完整性。系统性原则要求地方文献采访工作一定要做到全面系统。从采访内容上看,不仅要采集人物、历史等社会科学文献,还应涵盖天文、农业等自然科学方面;地方文献收藏还要有一套完整的采集体系,并进行系统的分类。通常可分为社会生活和自然资源两方面,每个方面也需进行细分。以农业为例,除了简单分为种植技术,农作物等大类外,还应延伸到对水利灌溉,农业气象等与农业相关资料的细分。而对于那些数量较少的文献,更要加大力度进行采集,以避免地方文献藏书系统简化为某几方面地方专题文献的组合。
(三)地方文献采访的工作方法
作为专职的采访人员首先要即时了解地方文献的动态、出处及流向,以便及时准确地进行采访,再通过统计征订目录进行订购。但有些文献并不在市场上公开流通,其稀缺性决定了采访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地运用地方访察、征集、复印、摘抄等各种采访方式。工作人员还可以对采集来的文献编印专题目录,通过公共图书馆间的相互交流或根据专题目录提供的相关书目,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进行采购。
二、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由于地方文献采访工作范围广泛,采访工作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少数采访人员在采集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存在着依靠呈缴通知或征集广告等客上门现象,致使部分地区的地方文献采访工作裹足不前。除此之外,采访人员对地方文献的完整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在采访过程中,常常会依据个人的喜好来采集,造成收集不够全面。另外,只重视纸质文献而忽略电子文献,也是采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采访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各级图书馆地方文献采集工作少收、漏收、重收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图书馆甚至连本地区最新修订的地方志都没有收齐,更不用说对其他地区文献的收藏了。在采访体系上,各级图书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有的至今还未制订地方文献的采访条例,致使采访人员分工不协调,采访任务相同或相似,导致许多学科或专题文献出现重复收藏现象;在资源建设上,各级图书馆没有形成整体化建设,地方文献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与协调,出现地方文献资源布局无序、分散的局面;在采访制度上,没有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没有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服务能力不强,绩效不佳;在采访模式上,采访人员仍采用对出版社和书店等发行机构所提供的图书文献目录进行查重、做订单、送订单的传统模式,既浪费时间,又耗费人力。
(三)采访工作中有重文轻理,重古轻今现象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地方文献采集就是对地方的社会科学资料的采集,而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等文献资料则不属于采集范畴。这种错误的认识造成了馆藏地方文献只含社会学科缺少自然学科的现象,馆藏的综合服务能力因此降低。事实上,截止目前,各界学者对地方文献的界定从未有过学科的限定。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就是空间区域性,即只要是具有区域特征的文献,无论是哪种题材、哪种学科的文献都可以列为地方文献的采集对象。事实上,自然科学文献与社会科学文献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当积极作用。但在实际采访工作中,许多人仍然只限于采集社会科学相关的文献,对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视而不见,造成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种类的单一。地方文献主要记录某区域自然资源及历史演变过程,对后人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部分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只重视古代文献,对当代文献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种现象值得重视。
三、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策略
(一)成立地方文献中心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藏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收藏和利用好地方文献,近年来,部分图书馆成立了地方文献中心或特藏部。对一些有影响力的地方名人、地方特色文化、甚至是地方的特色产业设立专室、专柜进行收藏。作为中心人员对采集来的文献要本着“珍藏昨天,收藏今天,服务明天”的理念,对文献进行二次深加工,筛选出有价值的文献及信息,以展示、查阅的形式服务读者。
(二)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
所谓地方文献呈缴制是指地方权力机关在本区域内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地方文献程缴的政策。如1978年以来,广东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此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省图书馆已经拥有地方文献18万册,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令人惋惜的是国内多数地方政府对地方文献在经济生活及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目前为止,像广东省这样颁布文件进行呈缴的地区并不多。但可喜的是,目前有些图书馆自发进行了有关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尝试。例如,连云港市图书馆于2010年始,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了专门宣传征集连云港市特色 文 献 的 博 客 (http://huaguoshan666.blogcn.com),其中设立的地方文献研究、征集等栏目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欢迎,对地方文献的收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完善地方文献收藏制度,做好析出工作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靠每一个地方文献采访人员的努力不断积累而来的。为了采访工作更有效地发展,并使地方文献发挥应有的作用,图书馆各个部门人员应该相互合作,做好地方文献的析出工作。首先要从所有馆藏文献中将地方文献析出,进而建立地方文献库或编制地方文献目录,将馆内原有的地方文献传承下来,使其成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在实际采访工作中,由于地方文献形式多样,图书馆需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地方文献的揭示报导工作。
(四)利用网络获取地方文献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获取地方文献已成为各级图书馆采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方式。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地方文献数字资源,既省钱又快捷。其程序为:进入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官方网站或“百度”、“谷歌”等搜索网站进行信息的搜索、筛选,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下载。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多样、杂乱、暂时性强等因素,这要求地方文献采访人员及时搜索下载,并对其进行加工重组,建立网络数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库。通过网上采购获取地方文献的纸质资源,也是目前获取地方文献的一个途径。如连云港市图书馆在收集相关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卓越网”、“当当网”和“孔夫子旧书网”等网上书店,在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不同时期的版本、各种文种和相关评论的图书资料近千种,其中包括很多不再发行和发行量很少的老书。
(五)开展地方文献采编外包业务
所谓地方文献采编外包业务是指图书馆将地方文献的采访、编目、标引、加工等与地方文献采编相关的业务全部交给与其合作的图书供应商来完成的一种新型采编业务。随着近年来我国图书事业的迅猛发展,图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图书供应商不断完善拓展自己的业务、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以便在激烈的图书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而文献采编外包业务就是竞争的重要产物之一。现在连云港市图书馆与本地新华书店合作进行的图书采编外包业务,不仅解决了采访人员短缺问题,而且压缩了图书采编成本及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此为鉴,地方文献同样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来解决图书馆专业人员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
(六)强化合作,创造共赢
一个地区即将发行的出版物需向当地审批部门交样本审批,审批后的出版物要进行备案保存。作为地方出版物行政批审部门的新闻出版局,由于缺少场地、设备和分编程序,在保存和管理出版物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这些出版物对图书馆来说恰恰都是很好的地方文献[5]。因此,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上门沟通,双方合作建立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这样不仅能提高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的效率,丰富地方文献的馆藏,而且有利于出版局对出版物的保存和管理,创造共赢。
[1]熊琪.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38(2):51~53.
[2]甘新.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J].图书馆界,2010,(4):70~72.
[3]林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2,22(6):108~109.
[4]林德志.论区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4):24~27.
[5]王志纯.浅谈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