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校园文化推动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2012-04-12陈立加冉然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服装大赛

陈立加 冉然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1731)

特色校园文化推动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陈立加 冉然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1731)

构建和谐专业特色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道德教育,从而推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德育教育;专业素养;校园文化

一、研究概况

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以课堂说教为主,针对性不强,形式不够丰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史无前例的转型时期,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众多特殊矛盾及问题,极具复杂性.当前的高职教育,其主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担负为社会、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那么对于高职学生更应注重从实际出发,突出其专业特点,通过构建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无形中推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境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职业道德氛围,使社会职业道德要求真正能转化为高职学生的内在品质之一.

(一)研究目标

整体而言,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新形式的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推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改变被动学习方式,使之转化为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锻造专业素质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道德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使之意识到良好的专业素养对自身今后就业的重要性.

2、专业技术方面: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人际关系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成长的同时,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能与他人、社会产生良好的互动.

(二)研究方案

本研究以新的德育教育模式,主办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开展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力的推动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系为例,目前本系设有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其中包括艺术类和普通类,服装营销专业、服装成列专业以及服装表演专业.每学年通过精心策划举办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各式专业活动,如服装创意大赛、服装搭配大赛以及服装模特大赛.以专业活动为载体,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得以实践操作应用,增强其专业素养.

1、小组性质:课程改革小组.

2、工作对象:在校学生,以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主.

3、专业活动开展原则:学生自愿参加,老师积极引导.

4、活动形式:以专业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服装创意大赛、服装搭配大赛以及服装模特大赛)为主.每次活动为期两个月,其中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策划、前期准备工作、初赛、决赛.

5、评估方法:

(1)自评和他评结合:自评,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在活动后对自己的收获所得进行自我总结,并与他人一起分享感受;他评,一方面来自参与活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即活动过程中参与性以及分享感受,另一方面来自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察学生是否通过此类校园文化活动德育素养和专业素养是否有所提升.

(2)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安排参与活动的学生填写一份行动效果调差问卷;参与学生彼此分享感受;依指导老师在活动中的观察和分析;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判断活动效果及学生的感受.

(三)研究内容与过程

服装系每学年举办与服装专业紧密相关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施内容如下:

1、服装创意大赛

服装系举办的服装创意大赛时间每年3-4月.

(1)3月初,策划,宣传,报名以及前期准备工作.

(2)3月5-10日,收集报名参赛学生设计初稿.

(3)3月10-13日,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评选入赛设计稿.

(4)3月14日-4月中旬,入围选手制作创意服装.

(5)4月中下旬,在校南苑多功能厅进行服装创意大赛决赛及展示.

2、服装搭配大赛

服装系举办的服装搭配大赛时间为每年9-10月.

(1)9月中旬,策划、宣传、报名以及前期准备工作.

(2)9月25-30日,指导老师对报名参赛同学进行统一培训指导.

(3)10月11-12日,搭配大赛初赛.

(4)10月下旬,搭配大赛决赛.

3、服装模特大赛

服装系举办的服装模特大赛时间为每年的11-12月.

(1)11月初,策划、宣传、报名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

(2)11月8-30日,指导老师对报名参赛同学进行统一培训指导.

(3)12月4-6日,模特大赛初赛.

(4)12月中旬,模特大赛决赛.

每次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通过对参与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和活动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各种专业特色活动所取得效果是否较好,活动预期目标是否达到.每次活动参与学生人数到150人左右,参赛学生到500人以上,其中参与学生有95%以上反映,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途径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效果非常好.

二、研究成果及反思

(一)活动效果

通过以上服装专业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专业素养得以培养,并在专业领域的各种大赛中表现突出并取得了佳绩.学生在服装专业领域获奖情况见表1.

这次参与专业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共发出48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52份.通过指导老师对问卷调查反馈信息分析,学生以下几方面都有不同收获和提高.

1、德育方面

"百行徳为先",德育是修养个人素质的传统教育理念之一,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也一直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始终放在首位,在肯定素质教育为根的同时,也明确了德育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德育教育的收获:

(1)基本职业道德知识得以丰富,懂得遵守职业规范,在专业活动中会尽力创造价值自我成长(78%).

(2)增强了职业认知能力,自身职业竞争能力,通过专业活动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增强了未来职业发展的精神动力(75%).

(3)端正了自身职业态度,对自己所学专业更加敬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提升自身道德修养(69%).

2、专业技能方面

(1)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得以增加,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运用于实践操作之中,及时发现自身专业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82%).

(2)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79%).

(3)专业技能如服装设计能力、打板制版能力、制作能力等均有提高(72%).

3、人际关系方面

(1)学会积极与他人共事,增强了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88%).

(2)增强了服务群众,奉献自我意识(83%).

(3)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增强,更能融入集体,分担他人困扰,帮助他人排忧解难(82%).(4)组织协调能力得以锻炼,学会统筹安排活动事件,协调沟通团队之间出现的人事问题(62%).

(二)启示与思考

通过本次研究,引发了我们对高校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思考.

第一,构建和谐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可以作为高校德育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特色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在优化融合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方式之一.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切身体会、理解道德要求和生活意义.因此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德育建设中的无形资产.在当前德育创新中,要牢牢掌握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建设的实效性.

第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专业素质培养,分析学生反馈信息,学生在体验式教育中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养等多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借助校园文化这一有力载体,开展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责任感,也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自身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感性认知,端正自身职业态度.

第三,参与式、体验式的专业素质培养也需要德育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密切配合,教师们要不断提升自身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利用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渠道,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各种实践环节,带动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开展活动时,不仅保证活动开展井然有序,主题及目的明确,并切实能带给学生道德意识、专业技能、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深层次启示和思考.

(责任编辑:宋绪芬)

G641

A

1003-4145[2012]专辑-0227-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服装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让人心碎的服装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