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视域下北戴河旅游季节性差异研究

2012-04-12边哲王艳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北戴河景区旅游

边哲王艳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环境设计视域下北戴河旅游季节性差异研究

边哲王艳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北戴河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已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但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严重的是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游客落差过大造成的,夏季过多游客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冬季游客过少造成旅游资源浪费的问题。制约了北戴河旅游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实质提出,分流夏季旅游高峰人数;一方面创设冬日旅游项目,推出创新特色旅游;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实施和培育具体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出未来可持续发展新兴旅游,打造地域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解决北戴河旅游景区夏冬季节性供求矛盾的应对策略。

北戴河旅游;季节供求矛盾;地域文化

一、北戴河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隶属于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旅游景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优越气候条件,被誉为“中国的夏都”。主要由鸽子窝景区、生态观光景区、碧螺塔景区、连峰山景区、中海滩景区五大主要景区以及多处旅游景点组成。且北戴河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已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集度假、休闲疗养、国际旅游于一体的旅游避暑胜地。

二、北戴河发展旅游的自然气候条件及其弊端

北戴河海滨旅游区位居于河北省东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 39°08'、东经 119°04'。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加之受东部沿海季风环流带影响。这里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2.1℃,年平均降雨量678㎜,年平均湿度65%,无霜期180天。受海风调节,绿树繁茂,这里的大气污染较少。加之周边有大面积湿地,完美的栖息场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每年都会吸引大量鸟类来此栖息,故有“观鸟的麦加”之美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北戴河旅游业的发展一直以自然旅游和避暑休闲旅游为主并且闻名于海内外。但又因其鲜明的季节性特点使北戴河旅游的发展陷入季节性的牢笼。夏季,人们如潮水般涌入前来度假。过于集中的游客群往往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对环境生态平衡带来很大隐患。到了冬季,准确地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废弃了的庄园。景区游客寥寥,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且由于游客夏冬落差过大,就会使依靠旅游业的相关行业在冬季旅游淡季的收入损失很大,为挽回损失,他们就会在游客集中的夏季哄抬物价,“狠宰”游客。这样的不良商业行为对北戴河整个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使近年来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但对冬季气候因素方面的考虑还是不够充分,成效也不是特别显著,冬季游客仍然相对稀少,旅游资源浪费的现实依然存在。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我们就其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专门对北戴河沿海景区进行实地考察与问题探索,并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努力使冬日里的北戴河也颇具魅力。

三、北戴河旅游景区夏冬季节性供求矛盾的应对策略

(一)分流夏季旅游高峰人数

1.整合现有景点,优化旅游路线。

鸽子窝景区、生态观光景区、碧螺塔景区、连峰山景区、中海滩景区五大主要景区以及多处旅游景点作为北戴河的主要旅游景点,就其地域分布没有合理的路线规划,游客在旅游观光时路线指引模糊,造成主观意向盲目性强,过多游客分散不均,个别景点游客超限等问题。例如:在4-5月份观鸟季节,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观鸟,湿地观鸟区紧邻滨海大道,而湿地生态区距鸽子窝景区相对较近,但是两景区可到直接到达达道路却相距很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更为合理的观行路线,对于想同时参观两景点的游客造成时间与财力上的不必要浪费。所以急需把现有景点“连线”规划,从距离路程进行景点对景点连接,明确旅游路线指引,与秦皇岛狭长地带形成一致,将河北大街和海滨大道做为旅游路线的主轴,景区外环道路为连接点,这样既可以使主要景区相联通又可以避免交通穿插的拥堵问题。

2.优化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加快建设偏远景点道路。如板场峪、董家口长城等景点,因地处偏远,道路不畅,致使很多游客无法到达,只能聚集于道路畅通的海滨区。要使得类似景点游客数量增加,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在完善偏远景区道路可通达性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与滨海景区景点的连贯性。使整个景区间的交通道路系统最终相互关联、畅通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二)创设冬日旅游项目,推出创新特色旅游。

酷寒多风的冬日使北戴河的旅游业显得格外萧条,过少的游客迫使各景点严重亏损,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率很低,但北戴河冬季多风的气候特点又何尝不是一个亮点。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个气候特点设计新的旅游项目,使游客体验冬日旅游盛宴。

1.推进海洋风能项目建设,发展科技旅游

在风电装备制造精品辈出的同时,节能环保的风力发电厂依靠大连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蓄势待发。如今乘船到长海,远远就会看到海岛起伏的山峦上,一台台硕大的风车傲然挺立,叶片随风悠然转动,形成了一道蔚然壮观的风景线。北戴河地处环渤海地带,四季多风的气候特征是开发风能旅游项目所必备的先天优势条件,加之借鉴大连发展模式,相信也会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

2.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提升文化旅游的高端品位

北戴河海滨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沿历史足迹尤其较多君王来此赏游并留下诗赋。例如:秦始皇嬴政至此,派人入海求仙,留下《碣石门辞》;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凯旋经过此地,观沧海,赋写气势磅礴的《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曾游于此留下名篇佳作《春日观海》;毛泽东主席经常来此办公,于1954年7月26日在北戴河写下了一首歌颂北戴河的词——《浪淘沙·北戴河》。将此文人古迹进行科学开发展示,完善文化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浓郁的文化气息无疑可以为人文旅游增添华彩。1893年,英国津榆铁路总工程师第一个发现了潮平沙软,碧海蓝天的北戴河,在他的大力宣传下,英国人开始首次修建别墅。到1898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北戴河为避暑区之后,富商大贾、中外名流、传教士纷纷在这里购地筑屋。历史原因使北戴河建筑风格多样,主要有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东洋式,其中以英国的维多利亚式为主。现今在北戴河共有别墅700多座,能拥有如此规模且风格多样的别墅群,北戴河着实从历史长河中继承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别墅博物馆。虽然北戴河拥有历史赋予的宝贵遗产,但这些瑰宝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现在东山公园的入海求仙处已开辟为旅游景点,但由于属于片面开发所收到的效益也不甚满意。故建议政府或有关旅游管理部门,注重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度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加强宣传力度,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对于别墅群资源的旅游开发,更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缜密规划设计,对别墅群应依据风格流派或年代不同进行划分并将其分为几大块区。对每个块区的别墅进行详尽介绍,派专门人员对游客进行讲解阐述。对于别墅群之间的观游道路规划,必须做到短距,便捷,通达性强。在不妨碍别墅产权者私人活动的情况下,保证游客可最近距参观别墅。相信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下即使在冬季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也能吸引较多的游客。

3.继续探索完善地质旅游项目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濒临于北戴河旅游景区。这里在太古及早元古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频繁,在经历三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之后,形成了大面积面质岩系。在中生代燕山运动推动下,又形成了一系列华夏系的大型隆起和凹陷区,且沉积岩中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鱼类化石,哺乳类动物化石。是一部天然的地壳演化史书,同时又是自然赋予的一座完好的“地质博物馆”。目前此地已经成为专业院校地质、地貌专业师生实习考察基地。而秦皇岛市旅游发展规划也已经将此地确定为“地质科学考察旅游区和地质自然保护区”。但是就其目前发展来看,整个景区的规划还不够完善,有的景点还没有科学开发,而一般普通游客对地质旅游了解相对不足,只靠专业人员的考察学习,还不足以提升整个景区的价值。由于柳江盆地与北戴河连接线12.1公里,交通线路又较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客的可到达性。介于柳江盆地的先天优势以及现存的一些问题,我们在保护自然地质资源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建议相关部门从宣传力度和疏通交通上着手,制定科学、吸引力较强的宣传文案。以及规划整合现有交通路线,确保交通畅通便捷。

4.推进绿色生态旅游一线化发展。

北戴河景区目前已成规模开发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主要是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示范园,昌黎葡萄沟采摘园。两处生态观光园的开发虽已取得一定效益。但前来观光的游客多半还是集中于夏秋季节,还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参观之后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也有一大部分人表示以后不会再来第二次。面对此问题,我们急需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依据集发农业生态示范园的目前发展来看,一部分游玩项目在全国其他大部分观光场所都普遍存在,由于没有新意园区内此类设施便会闲置下来,造成资源浪费。据调查得知,游客来生态园主要还是想更多了解生态植物。了解了游客的内心渴求,我们便可适当删减普遍存在又无特色的游玩项目,扩大珍,奇植物的种植面积。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相对集发农业生态示范园,葡萄沟采摘园的旅游项目开发则比较单一。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应与酒厂酿造相联系。开发一条集采摘、参观红酒酿造、品红酒的一条线式旅游。亦可在冬季成立“红酒节”。随着游客整体文化品味的不断提升,此项目会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正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青岛啤酒节”一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皇岛北戴河的“红酒节”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文化节日,在品尝美酒甘醇的同时也享受秦皇岛北戴河特有的文化熏陶。同是生态观光园区,应关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对二者进行科学规划,促进景区形成一线式、一体化发展。不仅便于统一管理,也会增加景点的整体吸引力,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北戴河冬日旅游发展。

(三)推出未来可持续发展新兴旅游

1.在北戴河建立艺术文化基地

在北戴河建立“秦皇岛艺术文化村镇、中心或基地”,强力推动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生长,发展艺术文化产业,打造并完善艺术文化产业链条,实现艺术文化创意、艺术文化商品、艺术文化服务等多个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开拓艺术文化市场,提高和加强全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全面提升秦皇岛旅游产品的层次,带动秦皇岛的旅游向高端旅游、文化旅游发展,真正使北戴河跻身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强市之列。这一举措,对秦皇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带动意义。

第一,提升秦皇岛旅游产品品质和层次,促进秦皇岛旅游向高端旅游发展。我国各地的旅游,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高端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高端旅游”转变。几乎世界上所有成功的高端旅游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所谓山水无文行不远,旅游项目如果不具备优秀、独特的文化品质,也无法成就高端旅游品牌,更奢谈吸引来高端游客。如果我们秦皇岛仍满足于目前这种低层次的大众化旅游,多少年后,我们将没有“旅游”了。因此,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实施和培育具体的文化旅游项目,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共生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就着手建立艺术文化村镇、中心或基地,若干年后,也许我们北戴河就成了巴比松、苏荷、巴黎,出了毕加索、梵高。果真如此,来秦皇岛的游客还能仅仅是为了洗洗海澡吗。看看现在的宋庄、小堡村,就知道了。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韩国国家艺术馆、美国现代艺术馆,纷纷来到宋庄,合作、建馆,宋庄日后的发展及其旅游业的层次、旅游产品的品质可以想象。而宋庄、小堡村的多种自然条件与北戴河根本无法比拟。

第二,为秦皇岛的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力,为秦皇岛打造一个响亮的文化旅游品牌。旅游经济开始是产品的竞争,后来是质量和功能的竞争,到最后是品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文化整合力的竞争。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承载量越大的项目,其效益释放量越大,迪斯尼乐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被业界称为“焦作现象”、“焦作奇迹”的焦作旅游业。从2000年开始,短短十年时间,焦作创造了中国旅游史上的奇迹:连续7个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实现门票收入位居省辖市第一;旅游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猛增到2006年的10.5%;实现了由“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焦作还荣获了“焦作山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太极圣地”、“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等众多旅游知名品牌。焦作旅游发展如此迅速,关键是运作伊始,他们就打出了文化旗帜和品牌特色,而且迅速跨上国际旅游商业模式的轨道。海南半山半岛(鹿回头)旅游主题文化鲜明:海上音乐厅、艺术馆、国际潜水俱乐部、阜外国际康复中心、高级游艇会、滨海风情街…由于发展定位准确,主题文化鲜明,短短几年,半山半岛迅速跻身为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项目,不能不让我们的百年旅游为之颜面难存、为之扼腕而叹。在北戴河建立艺术文化村镇、中心或基地,就是要打造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为北戴河这个百年旅游名城注入文化的活力,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但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项目很少,原因就在于我们一直忽略了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满足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的山美水美,但如果我们永远停留在卖山卖水,真的不值钱,必须“卖文化”,才有更大的吸引力。乐岛卖的是海洋文化、南娱卖的是娱乐文化,二者逐渐在国内旅游市场形成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虽然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其魅力可圈可点,可以说文化注入旅游已经初见成效。在北戴河建立“艺术文化村镇、中心或基地”,可以利用艺术文化生产的特有规律,与旅游融合共生,形成庞大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全面提升北戴河旅游的品质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加快北戴河新区建设,发展高校产业。

据调查得知,昌黎黄金海岸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主要建设国际红酒广场、国际拳击论坛、游艇俱乐部、动漫创意园四个功能区。即将签约的由美国巴琳国际集团投资的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城项目,将推广国际先进的节能、绿色生态技术,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国际生态旅游城,旨在把北戴河新区建设成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新区最大的资本是生态,最显著的优势是生态,最响亮的品牌是生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新区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且要切实做好区域内海洋资源、湿地资源、林业资源、土地资源等保护规划,并增强生态保护的严肃性,坚决避免建设中的盲目性,确立生态是不可侵犯的“红线”,合理规划岸线功能,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学城旅游项目的开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点,充分发挥以燕山大学科技园带头的各高校联合产业,如软件园的建设就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且沿河北大街以燕山大学为中心向左右依次分布有欧美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材学院等多所高校,高校大学城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聚集地,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借此优势,科学整合,推出高校大学城文化旅游项目。随着游客整体文化修养的提高,相信高校文化参观也会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支点。由于大学城位于河北大街中段,与海滨景区相距一定距离。所以大学城文化旅游又可以分流海滨区夏季过多的游客数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滨景区环境承载量过重的问题。

四、结论

靠近北方的旅游城市都会面临旅游季节性差异的问题。要想确保旅游业不受季节影响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仅仅在提升旅游景点的新奇性和多样性上下功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当地的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顺应世界和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充分挖掘、整合当地各种资源,统一规划,实际运作,科学管理,发挥集聚效应,强力推动旅游业的的快速生长,打造并完善文化产业链条,在解决夏冬季节性供求矛盾的应对策略的同时大力开拓文化艺术市场,提高和加强当地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彻底解决北戴河旅游淡季的问题,真正使北戴河跻身于文化和旅游强市之列。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不是高楼大厦呈现的豪华,不是灯红酒绿下的喧嚣,而是文化。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都拥有强势的文化气氛,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灿烂文明,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给人以人性的温暖。一个舍弃文化艺术的城市不可能成为现代都市。一个地方的旅游,若缺少了文化灵魂,便失去了特色,也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不足,旅游品质亟待提高和改善,文化旅游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对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充分利用,还应多方探索,培育新的文化旅游项目,为北戴河旅游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朱卓仁.休闲地的开发和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

[2]范业正,郭来喜.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学报[J].1998,4

[3]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翁钢民,吕智.秦皇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4

[5]张平,李向东,吴敏.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1

[6]邹统纤.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F59

A

1003-4145[2012]专辑-0122-04

2012-05-10

边 哲(1972—),女,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副教授,韩国东西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空间设计。

(责任编辑:周文升)

猜你喜欢

北戴河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随手拍
某景区留念
旅游
魅力北戴河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赴会北戴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