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传说·民众意识
——对山西威风锣鼓起源的民俗学诠释
2012-04-12李耀丽
李耀丽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图腾·传说·民众意识
——对山西威风锣鼓起源的民俗学诠释
李耀丽
(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艺术的源泉是生活,民间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生产,是俗民观念、情感、意识的传承。从民俗学角度诠释山西威风锣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起源,反映出俗民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的演变和民众的生活感情。
图腾;传说;民俗文化;民众意识;威风锣鼓
古老的黄河文化,铸就了动人心魄的民间艺术——山西威风锣鼓。它是以鼓、铙、锣、釵四种乐器齐奏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主要流行于晋南的霍州、洪洞、临汾等地,以粗犷、彪悍、雄奇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当那些身着特色服饰、披着彩带的鼓手们排开方阵、众臂齐挥、随着震天般的呐喊擂鼓时,那动人心魄的鼓声如波澜冲击九霄,似雷霆滚过天宇,以其雄浑壮阔的气势和撼天拔地的伟力,一展中华民族的阳刚之气,擂出了中华民族激昂奋发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这正是威风锣鼓一鸣惊人、享誉海内外的根本原因。
山西是中国锣鼓文化的发祥地。今天的锣鼓文化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无论它发展演进成什么样的风格形态,作为民间艺术在本质上总属于民众群体性的精神活动、精神生产。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是由其源头、初始状态的原始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的。原始民众的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在原始艺术中肯定有一定的反映。因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在今天的民间艺术中或浓或淡地反映着民众的精神活动和心理内涵。山西锣鼓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震撼力,追根溯源必有其产生和存在的需求和基础。
一、图腾崇拜说
山西锣鼓渊源悠久,民间早有黄帝造鼓的神话传说。远在先秦时代,黄帝在并州一带与蚩尤作战。蚩尤的士兵个个“铜头啖石,飞空走险”。后来,黄帝得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野兽——夔,就以这种野兽的皮为鼓,骨为槌,其声闻百里。在一次作战中,黄帝通过声震百里的鼓声,终于震慑降服了蚩尤。
关于夔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大荒东经十四卷》中:“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鼓,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1]
其实世上并没有叫夔的动物,而是人们想象中的类似龙、凤、麟一样虚拟的动物。人们认为,夔这种动物神奇无比,用它的皮制作的鼓,其响声具有震慑力,可以除妖降魔,使人避灾趋利,这体现了古老的图腾崇拜。关于图腾崇拜的解释是:相信人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或相信自己的群体与某一图腾有神秘信仰的关系,称为图腾崇拜,认为图腾是伴侣、亲人、保护者、祖先或帮手,有超人的能力,人们尊敬、崇拜乃至畏惧图腾。崇拜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图腾合而为一,或者用象征的方法表示与图腾同化,同时也就具有了超前的神力。
这就能解释人们想象中的夔这种动物,其实是俗民的图腾崇拜意识的象征符号。而当这种图腾符号与锣鼓结合,锣鼓也就成了图腾附着的“神灵器”,具有战胜一切的魔力。黄帝则是利用图腾的魔力来取得胜利的,这样锣鼓敲响时便代表强大和胜利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图腾崇拜在当地早已消失了,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图腾崇拜的痕迹还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民间传说、节日活动和风俗习惯所表现出的威风锣鼓的喜庆精神和强大的感召力证明这些痕迹是存在的。这种原始崇拜意识便成为锣鼓文化的深层内核。
二、神话传说的演变
关于神话的特性,马克思曾有一段关于希腊神话的名言:“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2]因此,关于艺术起源的神话并不是人们存心作伪,其实只是真诚地表现出一种质朴的情感,无论其内容与外形如何奇异,仅在表现自己这一点上为其核心。由此我们再来看有记载的一个个关于威风锣鼓起源的传说反映了民众怎样的情感。
(一)相传位于晋南的临汾,是尧的建都所在地。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女儿回娘家,四月初八再回到婆家,当地百姓都组织庞大的锣鼓队迎送,并相互竞赛以示威风,于是“威风锣鼓”应运而生。久而久之,不但锣鼓声势逐年扩大,这两个日子还成为当地最大的两处庙会,也是各村社赛锣鼓、斗村威、迎神祈雨、求王母娘娘降吉祥赐福泽的大集会。[3]
这种群体激情擂鼓的过程中,不但宣泄释放了人的情感,表达纯粹欢愉的精神,而且借来自于“神灵”的推动力所创造的艺术本身也使人的这些情感得到外在形象化表现。如通过锣鼓的宣泄向神灵传达祈雨求吉的愿望。
神话就其本身而言,自然不是可以用考古学上的发现来证明的历史,它是发生在远古先民头脑中的精神活动,具有直观性和幻想性。但传说大都有附着物,如历史人物、掌故等,具有可信性。在位于份河岸边襄汾县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目前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最原始的打击乐器“土鼓”“石磬”等乐器。据考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期。可见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期是有一定依据的。
(二)相传公元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将尉迟恭,以威风锣鼓演兵布阵,一举大获全胜,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用于喜庆典礼、集会、社火,迎神祛邪。
由这个威风锣鼓起源于战争的传说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传说确实是民众生活的反映。人类在原始阶段,思维处于蒙昧时期,锣鼓艺术反映了民众的原始崇拜意识或是情感的宣泄以及某种愿望的强烈表达。在唐朝,民众的心理结构和精神智力都已相当成熟,锣鼓艺术不仅是民众精神的外显,同时使其更协调化、统一化,向技巧性、实用性发展。如李世民用鼓点来演兵布阵,用鼓的节奏变化多样来决定士兵的步伐动作,组织调控战场的阵式,并借锣鼓的节奏起伏相间、张弛结合调动着听者的情绪,这便是战鼓为何能催人奋进的原因。
据《霍州志·艺文志》记载: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玄宗皇帝与张悦等重臣外出巡视,路经平阳,当他们从霍州雀鼠谷出山来到汾河平川时,两岸百姓敲锣打鼓,欢迎场面壮观。玄宗在《南出雀鼠谷答张悦》诗中写道:“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威风锣鼓的许多曲牌都与唐代历史人物有关,如《唐王点兵》、《四马归唐》、《天下归唐》、《唐王大得胜》、《唐王小得胜》等等。说明威风锣鼓在唐朝已盛极一时。
三、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民俗文化是文化生活的基本构成,是文化生活的结晶。民间艺术又是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成,艺术创作的动力核心是作为主体的人类精神,它先达到意识水平,然后又沉入无意识之中,不断积聚起来,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触动发而为激情,发而为灵感,表现为艺术。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物质,生产劳动为艺术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艺术源泉。
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锣鼓最早产生于劳动之中,是传递情感符号的原始语言,是人们驱赶邪气、避灾趋利以求风调雨顺的工具。人们用丰富的锣鼓表达内心情感世界,也用锣鼓表达热烈的劳动场面和丰收的喜人景象。在晋南的一些地方,每到秋天,面对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农民把长熟了的核桃从树上打下来,放在池子里,沤去外皮露出硬壳,然后放到屋顶上晒干。干透的核桃从房顶上哗啦啦的滚落下来,发出的声音就像清脆的鼓点声,于是《滚核桃》这一鼓乐就产生了。人们挥舞起鼓槌,打遍了鼓的所有部位:鼓心、鼓边、甚至鼓环、鼓棒、鼓架、汇总了鼓的各种技巧和手法,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孕育了人们对于劳动本身,对过程、工具、成果等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情。对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来说,农业是其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形式和生活形态。农业耕作依赖土地,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光照,而收成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农业生产的这一规律,形成了农耕民族热爱土地、期盼丰收的心理。这样稳定的农业生产形态和生活观念便是锣鼓文化得以产生并长期流传的基础。即使经过了后来千百年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这种对土地的热爱及丰收后喜悦的心情仍然在民间生机勃勃地留存着。所以,作为农耕民族生命力的宣泄和俗民群体激情凝聚的锣鼓艺术,即使对劳动和战争进行模拟的实用功能在后来的发展中渐渐淡化了,它仍然具有这种本质上的不可替代的精神激发和凝聚作用。
四、结语
关于威风锣鼓的起源,图腾崇拜说、神话传说的演变、民众生活的反映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艺术形式真正的动力核心是人的精神情感,这种情感不断积聚,经由各种外在的客观条件触动发而为激情,从而以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千百年来威风锣鼓经人民群众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在喜庆的节日活动和艺术表演活动中亦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欣赏威风锣鼓,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演变,感受到人类永不退缩的精神,使人心情激荡,豪气陡增,可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
俗民的心理和情感外显的锣鼓艺术形式逐渐传承发展稳定下来,成为风俗形式的一种,展示在人生各阶段中。如:姑娘们顶着红盖头,坐着大花轿,是踩着喜庆的锣鼓唢呐声出嫁的。要是有一天欢快的锣声又敲响的时候,那是过门的媳妇有了娃。山西农村的许多老百姓就是这样,从出生到红白寿喜,生命就在这锣鼓声中繁衍生息。锣鼓声承载着山西民众的人情礼俗和喜怒哀乐。
山西威风锣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节目和艺术表演形式。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震撼力,正是因为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血脉相连。
[1]冯国超译注.山海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陆霞.惊心动魄的山西鼓乐[EB/0L].http:∥baike.baidu.com/view/352488.htm,2003-07-04.
[4]陈文军.香港回归庆典上的霍州威风锣鼓[EB/0L].http:∥suntree.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08-07-02.
[5]段有文.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6]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7]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霍然.论远古图腾与艺术起源[J].求索,2004(6):119-121.
〔责任编辑 郭剑卿〕
Totem·Legend·Public C onsciousness
——folklore explana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shanxiportliness drum
L I Yao-li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ShanxiDatong University,ShanxiDatong,037009)
the source of art is life,folk art in essence is a kind ofmental activity and mental production,i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folk idea emotion and conscious.From the folklore explana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shanxi portliness drum,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ommon people's totem worship、emotion、life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from percussion artorigin.
totem;legend;folklore life;p ublic consciousness;portliness drum
K892.24
A
1674-0882(2012)02-0084-03
2011-12-24
山西大同大学校级青年项目(2009Q28)
李耀丽(1982-),女,山西霍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