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中华文明观思想述评
2012-04-12黄志强
黄志强
(齐齐哈尔大学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孙中山(1866—1925)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如何对待本民族优秀文明传统,以及怎样挖掘中华文明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服务等问题上的一系列独到见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近代民族国家的确立指明了道路。特别是其对中华文明的物质成果、文明创造、历史地位、时代价值、改造方式等问题的论述,形成了对中华文明较为客观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价,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理性的中华文明观思想,该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孙中山中华文明观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少数没有中断的几个文明体系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独领风骚几千年,以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卓越发明创造,曾毫无置疑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但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震荡与变革,中华文明承受巨大的灾难与耻辱。1840年以后的中国文明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东西文明撞击、交流、融汇的历史。在这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壮阔的文明冲突中,作为“弱势”的中华文明被迫与“强势”的西方文明遭遇,中华文明遭受重大的曲折与困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如何进行自身的调整、变革甚至革命,怎样学习西方文明的长处,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及文化,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探寻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如何学习西方?怎么学?这是近代中国面临的最棘手也最迫切的问题。迷惘、困惑、痛苦和彷徨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异己思维于本土意识发生激烈的碰撞中,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基本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人夜郎自大、盲目乐观,以古代的夷夏观念来对待西方世界及西方文化,承袭了崇古、泥古的保守心态,对西方文明采取了盲目拒绝和排斥的态度;另一部分人则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的淫威下痛苦沉沦,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把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得一无是处,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对西方文明采取盲目崇拜的态度。
孙中山对“文化”和“文明”问题多有论述,这些言论是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不同论著中针对不同问题而发的,形式上虽然有些分散,但分析脉络沿革,却可以窥见到孙中山中华文明观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对中华文明的评价问题上,孙中山没有走民族虚无主义者的老路,对中华文明进行极端的批判和否定,而是从中华文明的思想宝库中寻找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孙中山秉承“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役”的原则提出了对待中华文明的基本态度:“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1](p243)也就是说,孙中山对待中华文明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和借鉴,又要批判和改造;既反对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也反对不加分析地承袭沿用中华文明固有的文化传统,要求对中华文明在“究其源流,考其利病”[2](p180)后批判地继承。
二、孙中山中华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明和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未来的进步。在对中华文明的评价问题上,孙中山既肯定了中华文明的成就和辉煌,也认识到中华文明发展到近代的缺陷和落后。孙中山在1897年8月中下旬《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中大发感慨“方今世界文明日益增进,国皆自主,人尽独立,独我汉种每况愈下,滨于死亡”。[3](p172)孙中山在反思中华文明在近代的衰落,探究西方文明的崛起、兴盛的原因的同时,他的评价和认识是比较客观的,他并没有因为看到西方文明的种种优越之处而对中华文明悲观失望,大加鞭挞和批判。而是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价,对中华文明独特的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物质成果都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了评价,这些评价构成了孙中山中华文明观思想的主要内容。
1.孙中山对中华文明物质成果的评价。
孙中山先生基于强烈的民族情感,非常珍视中华文明固有的遗产与传统,关注中华民族未来的历史命运,并以毕生的努力致力于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在他的著作和演说中,对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优良的文化传统,富于开拓性的发明与创造,以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进行了高度的赞美与评价。早在1906年,他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就高度评价中华文明。他说:“地球上人数不过一千几百兆,我们汉人有四百兆,占了四分之一,算是地球上最大的民族,且是地球上最老最文明的民族。”[4](p165)
孙中山认为,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民族,中国人民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他说“自古制器尚象,开物成务,中国实在各国之先。而创作之物,大有助于世界文明之进步者,不一而足。如印版也,火药也,瓷器也,丝茶也,皆为人类所需要者也。”[5](p40)他还说:“旷观中国有史以来,文明发达之迹,其事昭然若揭也。唐虞三代浦由草昧而入文明,乃至成周文物已臻盛轨,其时之政治制度、道德文章、学术工艺几与近代之欧美并驾齐驱,其进步之速大非秦汉以后所能望尘追迹也。”[5](p50)
1919年夏天,他在呕心沥血所撰写他的大著《建国方略》时,又一次对中华文明高度赞美和评价:“中国为世界最古之国,承数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未与欧美通市以前,中国在亚洲之地位,向无有与之匹敌者……其他四邻之国,或入贡称藩,或来朝亲善,莫不羡慕中国之文化,而以中国为上邦也。”[2](p224)
2.孙中山对中华文明文字体系的评价。
为凸现中华文明的成就与价值,在论述中华文明的成就与辉煌,表现自己民族自豪感的时候,孙中山往往将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比较,来说明中华文明曾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认为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明以自己特有的文字体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评价说:“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2](p180)孙中山认为从文字的实用程度和历史悠久性来看,中国的文字远胜于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从纵向上来看,中华文字历史悠久,演进脉络清晰;从横向上来看,无论是传播的范围,还是使用的人数,都超过英语。并认为中华文明虽屡遭外族文明入侵,但文明沿革一脉相承,长久不衰,同化异己文明,依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字所承载的典章制度及文化传统。所以他才有中国“虽以积弱屡遭异族吞灭,而侵入之族不特不能同化中华民族,反为中国所同化,则文字之功为伟矣”[5](p27)的评价。
3.孙中山对中华文明传统道德的评价。
道德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为稳固的层次之一,也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强大凝聚力所在,更是文明特质的重要体现。尽管孙中山的思想学说大部分取法于西方文化,却几乎没有动摇他所持中国精神文明比西方优胜的信念,即使他看到了中国在精神领域里的不足,他也没有改变中国的道德文明远胜于西方的观点。在孙中山看来“中华民族者世界之至大者也亦世界之至优者也”,“至于中国古时在世界中是处于什么地位呢?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所处的地位比现在的列强像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还要高很多。”[5](p468)所以他认为要想救国振兴中华,就必须唤醒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民族的自信心。
孙中山骄傲地认为:“我中国是四千余年文明古国,人民受四千余年道德教育,道德文明比外国人高若干倍,不及外国人者,只是物质文明。”“我们道德上文明,外国人是万万赶不及我们的。结果岂不比东西各国更加倍文明?”[6](p533)这就说明,中国的道德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中国道德文明的发展水平远远胜过西方,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他把中国固有的道德文明和西方化的民主思想相结合,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来改造中国的旧道德,赋予它新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对有价值的思想,以现实需要为标准,引申发挥,补充创新,形成富有时代意义的新的思想理论。
4.孙中山对中华文明政治哲学的评价。
孙中山认为在中华文明的成果中,政治哲学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并盛赞中国的政治哲学。“在我们中国,自有史四千余年以来,社会极文明的时候,莫如周朝,那时候种种哲学和科学的文物制度,外国到今日才有的,中国三千年以前便老早有了。”[7](p318)他说:“中国古时有很好的政治哲学。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1](p247)这里,孙中山的立意不在于贬低西方的近代文明,而是要唤醒人们对中华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华的再认识。
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政治思想是中华文明引以为傲的重要精神财富。他指出:“中国的文化比欧洲早几千年。欧洲文化最好的时代是希腊、罗马,到了罗马才最盛,罗马不过与中国的汉朝同时。那个时候,中国的政治思想便很高深。”[1](p227)他甚至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已经孕育着现代民主政治精神,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源头和先导,“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库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库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3](p9)这些思想及言论表明孙中山在构建自己的学说和思想体系的时候,这些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遗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学说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中华文明传统政治哲学的烙印。但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定要结合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及时空背景,而不可以简单地抄袭西方的制度和学说,或只想通过简单移植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
三、孙中山中华文明观思想述评
孙中山接受过西方国家13年正规学校教育和专业训练,一生中有30余年在海外,长期生活、游历在西方,他不仅实地考察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其他社会情况,也大量研读了西方学者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军事、外交、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在对西方社会和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反思、反观中华文明,使得孙中山对中华文明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较为深入的研究。
所以,传统色彩和西化色调兼而有之是孙中山文明观的一大特点。孙中山曾从三个方面概括自己学说的来源,这实际上也表明了他文明观思想所涵盖的范畴。他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8](p60)由此可见,孙中山文明观的内容既有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也有汲取欧美先进文化思想的论述,或者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呈现出一种兼收并蓄、融汇古今中外的开放型的特点。所以上海《商报》曾评论说“中山实能熔中国传统之仁义观念,与西方之奋斗精神为一炉;合海国超迈之意量与中原简毅之体质为一体,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9](p26)
特别是在对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吸收与改造方面,孙中山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和标准,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对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第一,直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孙中山的精神风格、思维方式、理论学说就直接继承和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成分。第二,利用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说明新的理论和观点。孙中山在阐述自己的思想、学说时,往往借助于传统文化中一些为国民所熟悉所推崇的内容或形式来说明新的理论和观点。如他在阐述“民权主义”思想时,就力图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寻找根源,这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使自己的学说理论更通俗易懂,更加深入人心。第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本质。
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文明观思想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的思想宝库极具时代特色的内容,突破了19世纪中叶以来笼罩整个中国知识界和士大夫心理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中体西用”论这一陈腐的习惯思维模式。但也不可否认,孙中山是一个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他既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薰陶,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构建自己改造中国的思想理论时,他的学说当中不自觉地背有封建儒学和传统华夏中心意识的包袱,甚至利用“夷夏之辩”这种传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作为鼓动民众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思想武器。这也表明孙中山在寻找革命的理论依据、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时,他又必须面对传统,利用传统,以致最终无法超越时代和阶级的限制。这就使孙中山的文明观思想具有很突出的实用性和难以避免的片面性,对文明问题缺乏理性的、系统的、更深层次的剖析。这就直接妨碍了他对传统封建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吸取,因而在文化变革中表现出严重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
但孙中山在对待中西文明、文化问题上的独到见解和认识,在革命的实践中选择的融合中西,创造一种中西文明交融、互补的新型文化建设道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深入探讨孙中山的文明观,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黄彦.孙文选集:中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5]黄彦.孙文选集: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茅家琦,等.孙中山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