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三问*

2012-04-12胡亚敏

华中学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中国化建构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9)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三问*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9)

一、为什么要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

在当代中国,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史来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社会实践和文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在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必然会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形态。这些不同形态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学理基础,同时彼此又有相当大的差异,其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形态,而对当今文学和文化研究有重要理论影响力的主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受了种种考验,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归纳和推广,这些成果未能在理论上得以充分的总结和提升,也限制了它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应该说,早在1958年周扬就提出了“建构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体系”的命题,他提出的“文艺理论和批评体系”可视为“中国形态”的另一种表述。但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苏联文艺学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占据权威位置,周扬提出的这个命题一直被遮蔽。新时期以来,“苏联模式”受到质疑,文学批评界以对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的翻译、借鉴和移用为主要途径。尽管如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格局中仍占有重要位置,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和理论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如反映论、实践论、艺术论、人学等逻辑起点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这些研究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提供了理论参照。如今,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民族振兴的需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应成为中国学者的自觉意识和时代责任。

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对于中国在世界文坛取得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成为西方21世纪文学批评的一支劲旅。而在马克思主义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坛的声音却相对微弱。由于缺少理论上的开拓,以至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上很难与国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对话。因此,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中国学者的思考和回答,对参与国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学术研讨是很有帮助的。

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对于推进和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只不过是一些“断简残篇”;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关注的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已经“过时”,甚至有人以福山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来断定马克思主义的“终结”。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建构正是对各种怀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系统性论断的回应。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建设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过程中,将涉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诸多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可能产生一系列有特色的理论成果。

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艺术实践的经验需要理论概括,文学艺术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上述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完全从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仅靠异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术语来应对。如何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和提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促进文化和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通过对这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可突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作用和当代价值,甚或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对于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思路具有方法论意义。“中国形态”将作为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切入点,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活动的多重关系提供开放性的研究思路,从而有助于更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因此,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课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时代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吁求。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与中国化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与中国化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应该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形成的基础和历史语境,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才得以提出和建构。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作为理论构架,它在诸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两者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主体性质的差异上。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主体更多的是以接受主体的面目出现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主体则体现了一种主动性。前者作为接受的一方,侧重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吸收、消化和实践,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一种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并且在接受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更多的是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实践,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所变异和创造,但其基本性质是接受和运用。而后者作为建构的一方,则主张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成果加以归纳、提炼和升华,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又一理论形态。后者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创造性的变异和发展的关系,其主体具有建设性的姿态,其基本特征是建构。

其次,从研究类型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主要是在历史进程中展开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发展过程的梳理、分析和总结上,其研究轨迹呈现为线性特征,展示的是历史的递进和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成果。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则是一种理论建构,具有框架性特征,它有其特定的学理基础、问题意识和理论范畴等。尽管这种理论形态并非完全固定,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但毕竟是作为一种具有整体性特质呈现的。

第三,就世界范围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又是一种具有区别性特征的理论形态。由于存在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只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下诸种形态中的一种,具有不同于“俄苏形态”和“西方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体差异性。从这个意义上,提出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可视为中国对全球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贡献。

第四,“中国形态”与中国化的区别还在于研究思路上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整体思路上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相比有较大的拓展,它不仅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且将视角扩展到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同时它不仅有史的梳理,而且可超出经验层面展开纯理论的思辨,由此形成多维的研究角度。

第五,作为一种建构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它将不满足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局限在历史描述和一般规律的总结上,而是将研究指向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与中国化的又一区别。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不仅关注现在,而且把目光投向未来,它将通过对当今问题的阐释和对未来的研究增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新质。

三、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路径

系统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在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中,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表述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不仅不同阶段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而且对同一概念、范畴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要在这些不同理论表述的基础上提炼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实属不易。更加困难的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需要提出自己的命题,形成自己的理论建树,而且这些理论建树既要展现自身的特点又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拓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空间。这些任务更需要研究者们付出数年或数十年的艰苦努力。

我们初步尝试从历史维度、比较视野和当代意识三个层面来探讨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路径。

第一个层面是历史的维度,即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形成过程。从这个维度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史的成果不少,我们的工作将在梳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形成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提炼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作家的理论贡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发掘和评述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形成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既考察李大钊、李达、瞿秋白、周扬、胡风、冯雪峰、胡乔木等共产党人的理论研究,又考察鲁迅、创造社等民间学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乃至包括钩沉那些几乎被湮灭的史料。在历史审视中,我们还将深入剖析和研究不同时期重大的文艺事件和方针政策,科学地总结“中国形态”形成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提供更为具体丰富的史料。

第二个维度是比较的视野,即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置于世界范围内,通过不同的参照系折射其特质。这一研究又分两点,一是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西方形态”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复杂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西方形态”如何承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又如何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与“偏离”。二是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西形态的“同质性”与“差异性”,包括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形态在理论基础、现实条件、批评目的和文学主张等方面的异同等。从比较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成果不多,所以还有比较大的研究空间,但要真正发现“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启示,则对研究者的学识和学力是一个大的考验。

第三个维度是研究者的当代意识,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伟大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将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人的全面解放、高科技和数字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与西方批评思潮等问题的研究来展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走出一条不完全同于西方的“与时俱进”“综合创新”的东方之路。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既是一种框架性结构,同时又是一个不断探讨和发展的领域。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准备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打造成一个固定的体系。改写一句詹姆逊的话,若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凝固的那一刻,便就歪曲了它。我们所期待的中国形态将融会多种声音以形成和谐的交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动态的丰富性。我们深信,一种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变革现实、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中国学者的努力下将会逐步清晰起来,并将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和突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78】“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试图以一种整体性的视野研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和当代建构的问题。依照这一思路,本课题的研究将从四个方面展开,其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特质,为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经验和探讨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其二是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中国形态的研究提供历史反思的维度。其三是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西方形态”特点及其得失,拓展建构中国形态的思路和视野。其四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学活动和文化实践,阐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品格。

本期发表的三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初步的研讨,这些论文或以基本观念的梳理廓清研究的思路和架构,或以专题性的讨论从具体的角度切入研究主题。虽然许多观点还没有充分展开,有待深化甚至可能引起争议,但毕竟迈出了探讨问题的第一步。我们期待关注和批评,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孙文宪)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中国化建构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