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及改进
2012-04-12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杨元果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杨元果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及改进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杨元果
一、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以传授心理知识、培养心理品质、实施心理辅导为教学内容,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由高等院校中具有心理学专业素养的教师设计并教授的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形式,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学必(选)修课程的形式在高校中推行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整体心理素质。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它强调体验性、互动性、自助性和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1.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初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挫折、压力的能力;终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并使其将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及工作中,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即心理健康课程要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为有效实现学校其他教育目标服务。
(2)发展性原则。即心理健康课程要能帮助大学生预防、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3)实用性原则。即心理健康课程应侧重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基本涵盖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典型性心理问题,涉及大学生活的适应、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创造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心理调节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为主。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心理体验,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诸如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新的方法;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或典型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和讨论,提高自己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另外,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训练也是心理健康课程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在个人发展、团队建设、解决问题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与技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5.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估。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估重点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论解决自身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评估的核心。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试量化的评价;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评价,可采用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老师和学生访谈等方式进行。在评估方式方面,主要有理论知识考试法、心理测量评价法、情境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发展性评价法等。
三、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完善;二是心理健康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还缺少相关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
2.改进措施。
(1)完善教学方式。加大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建设,提高从业教师的职业和专业素养,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从学生中抽调部分优秀成员协助教师的教学,成立学习小组,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心理游戏法、团体辅导法等,引导学生投入问题情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2)优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针对大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典型性问题,设置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如,大一的课程注重新生的生活适应问题,大二的课程关注学业成绩、人际交往等问题,大三、大四的课程侧重恋爱、升学、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核心课程主要在大一、大二完成,大三、大四主要进行热点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学习。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节省教学准备时间,扩大师生沟通平台,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因此,要充分运用网络的优势,完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栏目的建设,加强网络情景化教学的设计,在网络上模拟真实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及时、全面地把握自己的学习状况。
四、结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