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水土保持工作探讨
2012-04-12嵩县水利局石书锋马丽莉于凯升
嵩县水利局 石书锋 马丽莉 于凯升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水土保持工作探讨
嵩县水利局 石书锋 马丽莉 于凯升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现有淡水资源总量为2 800亿m3,占全球淡水资源的6%左右,世界排名第四。淡水总量虽多,但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 3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各国中名列121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水资源污染严重。在工业生产中,一些企业利用廉价的淡水稀释污水,以这种方法使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达到排污标准。这已成为众多排污企业普遍使用的手段。大量未经处理,或经处理过但仍不达标的废水、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江、河、湖、库等水体中,导致公共水体污染。
3.农业过度用水。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我国总水量70%左右,而且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平均有效利用率只有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我国农业在灌溉方式上,仍习惯于“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因此,我国农业用水应实施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4.生活用水浪费超标。目前,我国生活用水浪费较为严重。据统计,居民日常生活中,供水管道老化和水龙头滴漏等,造成的用水损失,占总用水量的1/5;城镇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抽水马桶,占日常用水总量的1/2。
5.地下水开采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迅速提高了工业、生活及农业的用水量,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我国地下水存在短缺、污染、大量和过度开采等问题。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1.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影响。自然气候、地形、植被和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如,在植被覆盖率低或土壤以沙性黏土为主且降水较多的地区,较易发生水土流失。
(2)人为因素影响。在利益驱使下,人们过度陡坡开荒,过度砍伐树林,且没有做好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就会导致新的水土严重流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降低该地区的蓄水能力,易出现旱涝灾害。一方面,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随水而去,其贮水空间降低;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还会造成径流水塘、水库、湖泊及河道等出现淤积,减小其蓄水容积,造成汛期水多,枯水期水少的现象,降低了该地区的抗旱排涝能力。
(2)加剧洪水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覆盖率降低,地面坡度增大,坡面截流能力变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下降,暴雨天气时,若降水强度超过土壤的渗透速度,雨水渗透不及,出现迅速大量产流,严重时会形成山洪,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3)形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灾害。植被遭受破坏,产生水土流失,河流径流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影响到当地的地质结构。此时,若出现长时间暴雨,在丘陵和上帝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灾害,严重破坏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甚至会破坏农田、水塘及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时会导致河道断流,进而影响航运。
(4)严重污染水环境。当水土流失严重时,随着水土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会越多,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另外,水土流失也会导致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加上枯水期水量减少,会大大降低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减少水环境容量,加快水污染的速度。
三、加强水土保持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水资源的开采方面,要尽量减少开采地下水资源,并合理地优化配置地表水及城市雨水。
2.综合治理污水,加强对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的监管。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措施是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水污染源,提高企业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水平,投资建设更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二级以上的污水处理技术来减少水污染。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政府要广泛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向社会居民告知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水资源紧缺的危机性以及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进而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退耕还林,改善水源地表生态环境。政府要加强对现有林地的管护工作,加大营造水源涵养林的力度,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不仅有利于调节区域气候环境,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还为涵养水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5.加大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能有效遏制水污染的蔓延。经处理的水可用于工、农业在生产等,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减少排污量和工业新鲜用水量,既能提高水资源的有效供给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又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
四、结论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十分重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