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胜利”旗帜——写在人民胜利渠引黄开灌六十周年之际
2012-04-11董一鸣杨沙平
□董一鸣 □杨沙平(本刊记者)
作为“开下游引黄灌溉先河、创综合利用伟业”的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从1952年4月12日正式启闸引黄至2012年,已经走过了整整六十年风雨历程,其中既有开灌初期,灌溉、济卫效益突显、运行管理蒸蒸日上的成功,也有“井渠结合、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创举,更有采取各种工程技术措施减少渠系输水损失的成功经验,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利用黄河水资源提供了宝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引黄灌溉事业的发展。
六十年来,人民胜利渠的运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豫北地区近百万亩田园的丰收、为新乡市和天津市等市的工业用水和饮用水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但是沿黄人民治黄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也是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一面旗帜。
世界闻名“小黄河”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黄泛区面临严重的沙漠化威胁,西方国家水利专家甚至断言中国黄河无法治理,黄河流域(下游及周边地区)若干年后就会变为荒漠。
人民胜利渠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渠首位于武陟县境内,总干渠全长52.7公里至新乡市汇入卫河,灌排分设,1950年初,黄委会写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呈水利部转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亲批这项工程。1951年3月工程正式开工,1952年3月第1期工程胜利竣工,4月12日举行了放水典礼,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被命名为“人民胜利渠”,宣告了新中国黄河治理初战告捷,在国内和国际上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52年10月3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亲临人民胜利渠,视察新建的人民胜利渠渠首闸、总干渠、灌区和新乡引黄入卫处,亲切的称人民胜利渠为“小黄河”,并亲手摇开了渠首一孔闸门。在听完汇报后,毛泽东指出,渠道灌溉是阵地战,水井浇地是游击战,渠井灌溉要结合起来。并称赞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个闸修得好,人民胜利渠名字取得好!”
1989年4月18日,美籍华人、著名水利专家徐怀云来到灌区进行实地考察。1991年4月22日,国际灌排会议代表团考察人民胜利渠灌区。1994年1月26日,泰国亚洲理工学院专家组来灌区参观,他们称:人民胜利渠良好的组织及管理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1995年11月1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带团来灌区参观考察。1997年8月23日,纳米比亚副总理汉德雷克·维特布伊一行14人来灌区参观考察。1998年4月5日,非洲31个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团考察人民胜利渠。1999年3月31日,世界水稻研究首席研究员威廉(美国)、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等来灌区考察。
1999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人民胜利渠渠首闸视察,并欣然亲笔题字。
两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先后视察同一个引黄灌溉工程的殊荣,全国罕见。
中国治黄史上特殊的历史地位,使得人民胜利渠名扬四海。黄河下游临黄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发展引黄灌溉的序幕由此揭开,水生态环境和农业耕作条件由此得到根本改善,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连片自流灌溉区,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布局。
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经理阿伦?坎迪亚在考察人民胜利渠时曾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他将造福于中国人民。”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巴特?舒尔茨在为人民胜利渠灌区题词时写到——“能在这样多泥沙的条件下灌溉,确实是个奇迹。”
造福一方“幸福渠”
人民胜利渠灌区是灌排分设、井渠结合的工程模式。灌区工程主要由灌溉、排水和机井3套工程系统组成。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灌区现有总干渠2条,长77.9千米,干渠8条,总长215.7千米,支渠89条,总长648.57千米,斗农渠2774条,长1660千米,各类配套建筑物8401座,机井2万余眼。
人民胜利渠开灌以前,豫北地区由于频受洪、涝、旱、渍、盐碱及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普遍存在的大面积盐碱、沙荒及沼泽地,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极其恶劣。
在紧邻黄河大堤的詹店镇,群众形容大堤南的的黄河滩地为:“气死龙王地”,缺水严重,种在人,收在天。在黄河背河洼地,因地下水水位高,排水条件差,冬春季节,表土积盐,白茫茫一片;夏、秋季节,积涝难排,一片汪洋。沿黄群众形象总结为:“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种一葫芦籽,能打一瓢粮。”在全国闻名的老盐碱区获嘉县的丁村,地下水含盐量很高,又苦又咸,难以饮用,群众戏言:“喝了丁村水,两眼活见鬼”。一般农作物难以成活,历史上就没有长过庄稼。一些群众靠扫盐煮碱维持生计,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艰苦生活,而更多的人则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逃荒,成为远近闻名的讨饭村。
“人民胜利渠的成功兴建,开黄河下游破堤引水之先例,在下游地区开辟了一条‘发展引黄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造福两岸人民’的成功道路,黄河从此成为‘水肥兼具、灌淤两便’的幸福之源。”河南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说。
在六十年的引黄实践中,人民胜利渠利用完善的灌溉和排水工程体系,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对灌区的洼碱荒地和低产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良,使开灌前寸草不生的碱荒地、风沙漫天的沙荒地以及芦苇、杂草丛生的沼泽地逐步变为麦棉轮作或稻麦双收的高产稳产田,极大地改变了灌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灌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豫北地区也因引黄灌溉而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商品量生产基地。
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人民胜利渠共引水36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230亿立方米,向新乡城市供水12亿立方米,向天津送水11亿立方米,济卫及补源108亿立方米。目前,灌区内平均粮食单产达14250千克/公顷,是开灌前的10.7倍;棉花单产1125千克/公顷,是开灌前的5倍。据初步估算,创社会效益达400多亿元。
改革创新“先行者”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无论是土地资源、气候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黄河下游地区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全面满足示范灌区“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需要,在灌溉、航运、水力发电、泥沙处理利用、盐碱地改良、淤灌改土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下游其他地区迅速推广。
事实上,在人民胜利渠建成后长达六十年的运行时间里,开展了一大批针对下游引黄灌溉的科研项目,如井渠结合灌溉,沉沙改土、淤灌稻改,灌排兼施、盐碱地治理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综合治理旱、涝、碱、淤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在下游大多数引黄灌区得到应用,人民胜利渠灌区成为下游引黄灌区的一面旗帜,充分发挥了示范灌区和典型灌区的作用。
针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大面积次生盐碱化的发生与发展,人民胜利渠灌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以疏浚、深挖排水沟道为主要工程技术措施,通过调控地下水水位,全面展开次生盐碱化的防治工作。经过3年控制运用,到1965年,灌区地下水水位明显回落,次生盐碱化得到遏制。
从1965年开始,人民胜利渠灌区开始大力发展井渠结合的灌溉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初,灌区机井建设初具规模,配套机井数量达到6500余眼,逐步形成了引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水资源统筹运用的“井渠结合”灌溉格局,在黄河下游的引黄灌区中独树一帜。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上游焦作市工矿企业排污量加大,沁、蟒河污染加剧,为解决渠首污染问题,人民胜利渠于1994在渠首开工建设导污工程,通过倒虹吸将流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前的沁蟒河污水导至引水渠左岸,并通过新开挖的排污渠将污水引至黄河老铁路桥上游注入黄河。2000年,对排污工程进行扩建,增建一条排污涵洞,使排污能力扩大至20立方米/秒。
1999年,国家启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后,人民胜利渠开始大力开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经过连续10余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人民胜利渠骨干工程状况得到明显改观,效益十分显著。
总干渠砼衬砌改造后,解决了沿渠两岸4000亩耕地的浸水问题,使浸水地区由以前每年只种一季水稻变成为一麦一稻,每年防渗增产效益为120万元。渠道衬砌后,糙率由0.025降为0.016,输水输沙能力大大提高,每年减少淤泥淤积30万立方米(包括节水减淤9万立方米),可节省清淤费用180多万元。据测算,节水技术改造可实现年节水2020万立方米,恢复灌溉面积13.4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45万亩,粮食单产由改造前的595千克增长到656千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6636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136元。
“在黄河下游河道首创破堤建闸引黄河水。灌区灌溉渠系和排水渠系配套,既灌溉农田,又防止土地盐碱化,还供给城市和工业用水。科学管理,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盐淤,成绩卓著。人民胜利渠成为引黄灌溉的典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对人民胜利渠给与高度评价。
科学发展谱新篇
人民胜利渠灌区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发展,设计灌溉面积达到184.8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6万亩。主要承担焦作、新乡、安阳3市11县(市、区)、57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和向新乡市城市供水任务,并承担向滑县地下水补源的任务,受益人口达500万人。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峻。人民胜利渠灌区要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抓紧抓好,进一步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抓好干渠和支渠的防渗衬砌和骨干建筑物的配套;要改革灌溉方式,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采用喷灌、管灌等节水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要以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工程经营管理、深化改革的力度,探索灌区良性运行的新机制。要积极推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防污治污工作力度,逐步把灌区建设成为管理现代化、运用智能化的现代化大型灌区。”谈到人民胜利渠未来的发展,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说。
据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局长李世军介绍,人民胜利渠灌区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末级渠系管理办法。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根据工程灌溉使用范围的情况,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所有”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田末级渠系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村小组自用为主的毛渠及部分小农渠归农户个人、村集体所有;对范围较大、田间工程比较完善、管理基础较好的地方,实行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供水公司、水利服务中心等末级渠系管理组织,这些组织拥有斗、农渠产权,村用水组拥有使用权。本着谁管理、谁养护的原则,对工程进行管护,允许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专业水管单位可以以补贴形式对涉及村组较多的部分斗渠进行适当投资,完善田间工程配套。
截止目前,人民胜利渠灌区已经建立了29个不同形式的末级渠系管理组织,其中已经注册登记的有16个,占实际灌溉面积的70%。这些用水组织成立后,改变了有人用水,无人管理、无人缴费的局面,在加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优化配水、科学计量,强化服务意识,收取水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人民胜利渠灌区先后被水利部授予“部一级管理单位”、“全国先进灌区”荣誉称号;被新乡市委、市政府授予“支持新乡农业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管理局党委被新乡市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河南省水利厅授予“水利经济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全国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河南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治安模范单位”、“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2010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