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信息·

2012-04-11

化工进展 2012年7期
关键词:聚乳酸水合物尾气

·技术信息·

宝钢尾气制乙醇示范项目运行良好

6月11日,由上海宝冶集团宝冶技术承接的宝钢钢厂尾气制乙醇在4月10日正式投产生产出乙醇后,运行至今,业主反响良好。

该项目为世界首例以钢厂尾气为原料制作乙醇的工厂,相对普通的尾气过滤除尘处理,实现了炼钢作业的清洁生产、能源再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本项目由宝钢金属公司出资,新西兰朗泽公司提供技术,海诚设计院和BSEE设计院设计,宝钢监理监督完成。项目总占地面积为7097 m2,建筑物占地625 m2,厂区总面积433 m2。

该项目历时6个月,覆盖土建、钢结构、设备安装、管道、电气、仪表等多专业,从基础建设到机电仪安装,到单机、联机调试,到负荷试生产,宝冶技术从一片荒地上建设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工厂,并且是全世界第一套尾气制乙醇生产工厂。

(摘自www.chemsino.com)

高含硫天然气脱硫项目通过鉴定

日前,由南化研究院、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共同承担的模块化移动式高含硫天然气脱硫成套装置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油田伴生气、单井试采脱硫装置小型化、撬装化的要求,南化研究院开发出了MCS络合铁法高效脱硫剂及脱硫工艺,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直接转化为硫黄,脱硫剂循环利用,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脱硫效率高、副反应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项目组研制了撬装式低潜硫天然气脱硫成套装置,单元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积小、效率高,安装与运输方便,解决了系统硫堵和尾气恶臭气味治理等问题,可满足油气田低潜硫天然气脱硫要求。

本项目在胜利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西北分公司井场及站场推广应用6套,装置运行平稳(胜利临盘采油厂压气站连续运行8000 h以上),净化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小于6 mg/m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技术适用于各种陆地、海上的含硫天然气和含硫油井的开发应用,开可应用于油气口井场、集气站、边远区块等含硫天然气的净化处理及含硫化氢油气井试采处理,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摘自www.chemsino.com)

美日完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测试

美国能源部(DOE)于日前宣布,已经在阿拉斯加北部陆坡完成一项可安全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测试。在这项最初的小规模试验基础上,能源部将启动一项新的研究工作,在北极地区开展长期的开采试验,同时采用另外的技术研究美国墨西哥湾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大规模定位、表征及安全的开采。

DOE已经与康菲石油公司以及日本石油、天然气与金属公司合作,采用由挪威Bergen大学和康菲公司通过实验合作开发的一种独特生产工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

这项概念试验工作始于2012年2月15日,并于4月10日结束。研究团队将一种二氧化碳和氮气混合物注入储层,同时证明这种混合物可以促进天然气的开采。研究人员还需要对现场获取的大量数据进行持续分析,以确定储层中二氧化碳同步储存的效率。

这是有史以来首次通过二氧化碳来取代天然气水合物结构中的甲烷分子以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验。这次测试将提供重要的信息,以促进DOE努力评估各种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

(摘自www.chemsino.com)

聚乳酸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聚乳酸产业化及加工成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2007年承担该项目后,科研人员从L-乳酸出发,采取两步法合成聚乳酸树脂,突破了乳酸低聚裂解、丙交酯精制和开环聚合的关键技术,开发出片材级、注塑级、耐热级、薄膜级、纤维级、高结晶性和低成本等10余种聚乳酸专用树脂,制定了各种树脂的企业标准。产品质量稳定,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们还解决了制约聚乳酸吸塑、注塑和吹塑等加工成型关键问题,形成了系列的聚乳酸加工技术。经过对不同级别聚乳酸树脂可纺性评价,开发了聚乳酸熔融纺丝技术,可在千吨级预取向丝生产线上正常生产。项目研究期间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6项,其中4项获授权。

2008年,项目组在浙江海正集团完成了5000吨/年聚乳酸示范生产线的建设、运行和技术优化,使其成为我国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实现年千吨以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形成5个系列20余种产品,并远销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值1.2亿元。该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膜和泡沫材料、生态农业用塑料制品、一次性塑料使用制品、纺织纤维、医用塑料制品等领域,可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石油紧缺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目前该示范生产线运行稳定,预计将于2013年底建成年产3万吨生产线。

(摘自www.chemsino.com)

新型除甲醛催化剂研制成功

复旦大学环境系唐幸福课题组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单原子银催化剂,在低温下就能将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应用化学》期刊上。

唐幸福课题组先在过渡态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锰的表面均匀负载上2~3 nm的银纳米颗粒,然后让样品经过气氛马弗炉程序升温焙烧。在一定温度下,银纳米颗粒会自发分散开来,而在后续的冷却过程中会被载体的孔道结构捕获。

在一定的气氛及温度处理下,银原子开始摆脱纳米银颗粒晶格的束缚,在载体表面游走,最终被镶嵌在化学势更低的端口上,从而得到银单原子分散的催化剂。

单原子银催化剂由单个原子银活性中心组成。唐幸福介绍说,就是在这表面单原子银活性中心上,甲醛分子和催化剂内的氧化剂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马上填补氧化剂的空缺,完成催化剂去除甲醛的反应循环,使这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实验证明,其催化活性是传统负载型纳米金属催化剂的7~8倍,是传统去甲醛方法的30倍左右。

(摘自www.chemsino.com)

浙江大学成功制备新型自修复材料

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由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黄飞鹤领导的超分子化学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分子凝胶。该超分子凝胶具有形变大、恢复时间短的特性,展现了优越的材料应用前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黄飞鹤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制备出了两种不同的超分子凝胶,且制备过程简单,其自修复性能极其优异,甚至能在100倍的形变下进行快速自修复。

实验显示,这些超分子凝胶在被“拉长”100倍的情况下,可以于60 s内完全恢复高分子弹性和黏性性质,3~4 m in实现形态的完整修复。

业内专家表示,正因为这种能够“自修复”的神奇特性,使得该超分子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作为可自修复的智能材料,应用于汽车涂层,以及一些航空航天材料、仿生材料的骨架等领域。

(摘自www.chemsino.com)

猜你喜欢

聚乳酸水合物尾气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热水吞吐开采水合物藏数值模拟研究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天然气水合物保压转移的压力特性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聚乳酸的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聚乳酸/植物纤维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扩链改性及其挤出发泡的研究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