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马店市练江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2012-04-11翟二强郭利平驻马店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23期
关键词:项目区水土保持植被

□翟二强 □郭利平(驻马店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驻马店市练江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翟二强 □郭利平(驻马店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文章结合工程主体设计,根据项目区的特点,参考同类建设项目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合理划分防治分区,实行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布设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防治项目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实现工程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驻马店;河道治理;水土保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为有效地控制项目建设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认真分析研究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以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了社会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林草植被分布等相关资料,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水土保持设计。

1.基本情况

练江河发源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胡庙乡老乐山,流经驿城区的胡庙、香山、橡林、老街、水屯5个乡镇,于水屯乡进士庄注入宿鸭湖。流域面积204km2,主河道长43.0km。

项目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冬春季干燥少雨,夏秋雨湿润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4.6℃,多年平均降雨960mm。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雨量较为集中,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60%。项目区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农业耕作土壤为潮土;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型,林草覆盖率中为15%左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项目治理范围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长6228m,治理标准为除涝10年一遇,防洪50年一遇。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

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该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落实防治任务,明确防治目标。在水土流失预测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行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布设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地防治项目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双赢的目的。

2.2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小康社会的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建设为出发点,正确处理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总结同类项目的防治经验,做到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合理,防治目标明确,防治分区科学,防治措施得当,防治体系优化,防治效益显著,实现环境可持续维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

2.3 防治分区情况及执行防治标准等级和防治目标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项目区不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执行三级标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降水量和土壤侵蚀模数现状等实际情况,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82%,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达到90%,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2%,林草覆盖率达到17%。

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1 水土流失状况

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水力侵蚀类型区—北方土石山区。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图》,土壤侵蚀为水力轻度侵蚀,结合沿线公布的土壤侵蚀模数综合考虑,确定侵蚀模数为200t/km2·a。

3.2 水土保持现状

近年来项目区采取了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水保措施,采取经济林和农田林网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农田耕作利用田坎、地边埂拦截泥沙,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在河道两岸、堤防边坡、村庄道路四周植树、种草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3.3 水土保持技术经验

群众性水土保持经验:在河道两岸、堤防边坡、村庄道路四周植树、种草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同类建设项目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通过对沙颍河治理工程的沿线调查,河道防治措施包括植物护坡、道路两侧绿化;桥梁涵闸防治措施包括浆砌石护岸、桥涵锥体护坡、水下施工围堰及临时防护措施;施工道路防治措施包括设置临时排水沟;弃土场防治措施包括挡水土埂、土排水沟、施工临时措施和恢复植被。

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1 项目选线(址)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项目选址除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耕地外,其他限制性规定均符合要求。根据主体设计,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和项目业主、主体设计单位共同按照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对弃土场的选址要求,选定河道左岸砖瓦厂处的低洼地、废弃坑塘作为弃土场。弃土场尽量占用未利用地少占用耕地,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规定。

4.2 主体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除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物,应采取临时防治措施;弃土场等应采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措施以外,均符合水土保持规定性要求,解决办法是在水土保持方案中进行补充设计。

对照水土保持规定,绝大多数符合要求。不足之处,一是缺少临时防治措施;二是在土、砂、石料等运输过程中缺少保护措施。解决办法是对临时防治措施在方案设计中予以补充;对运输土、砂、石料等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在方案实施保证措施中提出要求。

经分析,土石方挖、填均符合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实行移挖作填,做到少弃、少借。因此主体工程的选址、占地、土石方、施工工艺以及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均符合规范要求,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说,无限制性因素,本项目是可行的。

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96.5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87.58hm2,直接影响区8.94hm2。根据工程特征、项目组成、施工工艺和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划分6个区:河道工程区、堤防工程区、涵洞工程区、弃土场区、施工生产区、施工道路区。

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其中施工期0.5年、自然恢复期2年。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87.58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8.02hm2。主体工程弃土量109.50万m3,表土剥离临时堆土量总计6.42万m3。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2700.84t,新增土壤流失总量2269.90t。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是损坏土地资源、威胁堤防、路基边坡稳定安全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等。

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为施工期,其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河道工程区、弃土场区、堤防工程区。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原则,针对工程建设中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主要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土地整治、弃土拦挡、排水沟、植树(灌)草绿化、临时堆土拦挡、临时沉沙池和临时排水沟等。

7.水土保持监测及效益分析

监测方法:结合本工程特点,监测方案主要采用巡查调查的方法进行。

监测频次、重点监测时段与重点监测区域:施工准备期前对本底值进行1次监测;挖、填方数量、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植被面积,土建施工期前和结束后各1次;临时堆土形态及占地面积等监测,土建施工前、中、末各2次;雨季前后各1次,雨季每月1次,遇>25mm/d降雨或暴雨加测;重点监测时段为施工期,重点监测部位河道工程区、弃土场区、堤防工程区。

通过对防治效果的预测,方案设定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六项防治目标均可达到或超过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4.60%,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4.33%,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100%,植被恢复率100%,林草植被覆盖率19.28%。

8.结论与建议

8.1 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项目除“占用部分耕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外,均符合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从现场考察看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尽可能避免雨季施工以及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的方式解决。

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中的施工组织、施工和土石方挖、填平衡设计,绝大部分符合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对于不符合限制性规定的,在方案中增加措施、补充设计进行补救。

根据效益分析结果,说明方案实施后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恢复和改善,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8.2 建议

建设管理单位应推行招投标制,择优录用施工、监理、监测单位,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施工的检查监督。施工单位应防止扩大对地表的扰动和乱堆、乱弃,落实“三同时”制度和“先拦后弃”的原则,对临时用地工工后及时平整复耕或恢复植被,从而实现工程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2012-09-24

猜你喜欢

项目区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水土保持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