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

2012-04-10张宏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砌体墙体抗震

张宏宇

摘要:多层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出现很多, 其中部分事故表现为承载能力不足或温度应力引起的墙、梁、板开裂等。本文就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accident of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appear a lot, and some of the accident performance for carrying capacity is insufficient or temperature stress causes wall, beam, plate cracking, etc. This paper of multi-story masonry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easily neglec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words: multi-story masonry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多层砌体房屋是指由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通常砌体结构房屋给人们的印象多数是建筑高度不大、层数较少,层高较低、窗户较小、内部横墙较多,立面造型简单,这种印象正好说明了砌体结构的建筑特点。而多层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出现很多, 其中部分事故表现为承载能力不足或温度应力引起的墙、梁、板开裂,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问题。

一、结构选型问题

结构选型即结构方案的选择,它往往直接影响建筑体型及空间,立面及平面布置等方面,是确立整体布局和建筑选型的核心环节,它需要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密切配合,结构选型中不仅要确定整体和各个部分的结构形式,还要围绕建筑功能要求这个中心,合理布置妥善处理局部结构,在这方面,砌体结构的刚度与变形,砌体超高,结构缝作法等是结构设计中频繁出现的问题。

这就需要概念设计。所谓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进行精确数值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所以,砌体结构选型既不能脱离静力设计,又要考虑结构的抗震,应将静动 两者紧密结合,结构选型的主要内容是楼屋盖类别和横墙间距,砌体结构静力计算的3种方案 刚性方案 弹性方案及刚弹性方案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3点:

(1)计算简图的选取要正确,符合实际情况;

(2) 荷载传递路线要简单、直接、明确;

(3)采取概念设计及构造措施 加强结构整体性,增强结构延性,从而改善结构抗震能力。

另外在地震区进行混合结构的结构布置时,不但要考虑平面形状的均衡性 还要考虑到承重横墙的均衡量,若平面形状和承重横墙布置不均衡,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会使房屋产生扭转地震力分配亦不均匀。因此应在适当地方设置抗震缝,以保证水平荷载的传递,历次震害表明,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横墙承重,对称布置,竖向刚度均匀为好,纵横墙混合承重,只有部分较大开间的房屋次之,纵墙承重而横墙间距较大者最差。

二、设计说明不全

设计说明不甚清楚或不完整,多数情况下,对建筑、结构设计有关事项进行了交待,而对施工工艺、施工顺序、验收标准和相关专业配合的注意事项未作必要的说明,导致施工过程随意,影响工程质量。

另外,平面不规则的建筑,由于平面上质量和刚度中心偏移距离较大,而在地震中产生较大的扭转变形。地震作用计算一般采用底部剪力法,此法的前提是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将影响水平力的传递途径,引起水平力的重分配和应力集中。

所以,首先要依据GB 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确定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l按照GB 5001 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4.1条明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GB 5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4.1.4条选用。对抗震设防区的结构设计,还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区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了能准确采用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注明砌体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了能合理地对地基基础进行设计,应注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三、构造柱及墙体加筋问题

构造柱除应按规范要求,在外墙四角、楼(电)梯间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所有纵横墙交接处设置以外,在8度区的砖混结构计算时,许多墙中部都应按计算要求增加构造柱,尤其是端部短墙,如图1中方框处短墙,若不增加墙中部构造柱,墙体抗力效应比只能达到0.71,抗震验算根本无法通过。但应注意到,如适当增加构造柱数量将有利于改善墙体抗力效应比,但当中部构造柱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不仅对抗力效应比提高没有帮助,反而会因为墙体截面面积减小而降低其抗震承载力,而某些部位的构造柱应整体加强,如图1中楼梯面凸出部位,外墙角部,这些在地震作用中效应较大的部位,加强措施可采用加大箍筋,提高混凝土标号,同时应增大竖向钢筋规格。计算中若增加构造柱仍无法使抗力效应大于1,则只能采取墙体加筋的方法,但设计时应注意很多问题。如计算结果仅提供配筋值,并未考虑最大最小配筋率,另外规范要求,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2mm。而钢筋上下至少应保证2 mm厚砂浆,因此水平筋根部筋直径之和不得大于8 mm。一般情况下,水平筋可取4 nm(240墙三排、370墙四排),分布筋3mm。但设计中应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水平配筋,而应靠尽可能调整方案、洞口大小位置来提高抗力效应比,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钢筋上下各2 nm砂浆就很难保证,而且加筋后灰缝厚度经常超过规范值,不得不返工重做,从而加大了经济成本,产生耗时耗力的效果。

图l 抗震验算结果(抗力效应比,括号内为配筋面积)

四、挑梁上墙体兼作上层挑梁底模问题

多层砌体房屋中, 每层悬挑梁单独承担本层挑廊 (或阳台) 荷载, 但在实际工程中, 设计者未加以专门说明, 施工方出于方便施工的考虑, 将挑梁上的隔墙兼作上层挑梁的底模, 致使整个上层悬挑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其实际传力模型和设计者的初衷完全不一致, 使最底层挑梁实际承受了上面各层传来的荷载, 导致其弯剪承载能力不足。

如四川乐山某工程,7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由于建筑设计的需要,2—5层外挑 1.5m, 开间 3.6m, 每层挑梁截面尺寸240×360, 上部配筋3ϕ18,按分层荷载计算, 挑梁强度及刚度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但由于施工中将挑梁上的240mm厚墙体兼作上层挑梁的底模,致使底层挑梁承受弯矩过大而开裂。

此类问题将直接导致承重挑梁的破坏, 危及结构的安全, 设计时应予以特别注明, 在结构设计中应将隔墙改为120mm厚的后砌隔墙, 或专门说明处理方法及改变结构设计方案

五、设计中对住宅楼梯间墙体削弱的考虑

单元式住宅的楼梯间墙体,承受楼面荷载及梯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是房屋结构中的重要部位。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除入户门洞外,在底层墙体中常暗设消火栓箱、配电箱、弱电传接线箱,以及在入户门旁墙体中竖向剔槽敷设强电及各种弱电管线(如电源线、可视对讲线、电话网络线、光纤、远程数据线),另外,使用者常在装修过程中,人为对入户门旁的墙体进行改造,如暗设鞋柜等,致使该墙体受到削弱造成承载能力不足。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该类墙体的削弱往往难以避免,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弱电线路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在结构设计中应引起足够重视。除应与其它工种密切配合外,尚应对单元式住宅楼梯间墙体予以加强,在适当部位(如进户门旁)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适当加大圈梁的高度与配筋,加大底层墙体厚度等。

总之,多层砌体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不少,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概念设计,符合设计规范,才能设计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住房。

参考文献:

[1] 余春梅. 构造柱的作用与质量通病防治[J]. 内江科技, 2008,(09) [2] 彭炽凡. 构造柱彻体结构受压承载力测试与分析[J]. 广东科技, 2007,(01) [3] 刘彤, 程春丽.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的新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2)

猜你喜欢

砌体墙体抗震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墙壁发霉了该怎么办
推动自保温墙体技术促进墙体节能技术发展
墙体温度场的延迟计算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试论砌体工程质量现场检测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
建筑工程砌块砌体施工技术初探
砌体结构抗震的新发展
谈建筑砌体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