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2-04-10陈振飞
陈振飞
摘要:本文对地铁隧道管片渗漏水、管片破损和开裂、管片错台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质量问题控制措施,以期延长地铁隧道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地铁隧道;质量通病;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虽然盾构法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管片拼装仍存在一些比较常见却又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如管片的开裂、破损、错台和渗漏水等。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管片拼装时各类质量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
1 管片渗漏水
1.1 原因分析
管片渗漏水是盾构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片拼装不到位。当缝隙不均匀或接缝中有夹杂物,管片纵缝有内外张角、前后喇叭时,管片外弧面接缝处产生应力集中,混凝土出现楔块状碎裂,致使止水条与管片间不能密贴。
(2)成品保护不足或止水条的粘贴不牢固。管片拼装时的错动,特别是最后封顶块(K块)的插入易使止水条移位或被挤到管片外侧。
(3)注浆效果差。注浆孔是盾构隧道防水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同步注浆时的漏浆、注浆量不足、注浆后封堵不到位,都会引起管片漏水。
(4)盾构机姿态控制不当。盾构与管片的姿态不好,会引起成型隧道管片错位,相邻管片止水带不能正常吻合压紧,引起管片漏水;掘进过程中推力不均匀或者推力过大,也会造成管片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纹。
(5)地下水影响。因施工场地地下水丰富,加之注浆量不足,部分管环上浮量较大,导致环缝止水条被扯破或移位,纵缝出现内外张角。
1.2 控制与预防措施
控制隧道渗漏水可以从管片自防水、衬砌接缝防水、盾尾填充注浆等几方面考虑。
(1)提高管片质量和混凝土防水等级,如:采用高抗渗等级(S10、S12)的混凝土,根据设计合理选择管片形式,保证盾尾间隙合理;加强管片运输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工作,严格检查验收进场管片。
(2)进行管片拼装作业时,严格控制千斤顶的伸缩,避免盾构机后退破坏尾刷。拼装封顶块时保证宽度足够,封顶块插入前在止水条上涂抹一定量的润滑剂防止拉脱。管片接缝是防水堵漏的关键部位,要使密封垫作用于接触面的压应力能长时间保持,就必须减小止水条的制作安装误差,保证其粘贴密合程度。
(3)通过保护尾刷和控制盾尾间隙,减少漏浆量。使砂浆充分填充管环和围岩空隙,增加隧道的防水厚度;合理控制盾构姿态,避免掘进中盾壳挤压管片;掘进时及时对后续几环进行连接螺栓的复紧;停止掘进时,对油压较低的管路补注盾尾密封油脂,以保持尾刷密封的良好性。
(4)做好壁后注浆与注浆孔封堵工作。填充围岩与管片之间的空隙,确保同步注浆量,及时根据管环上浮量的变化增减卸水孔,必要时可以在管片外弧面注双液浆,形成止水环以稳定管环。管片壁后注浆通过注浆孔进行,一般不通过管片吊装孔注浆,以避免注浆孔漏水。管片渗漏处理方法如下:
①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和蜂窝麻面渗漏可采用压力注浆法,先灌注改性环氧树脂补强浆液,再用环氧树脂胶泥对混凝土进行外封闭处理;
②管片拼缝渗漏采用压力注浆法,先灌注超细水泥浆及环氧树脂,然后用环氧树脂胶泥对混凝土进行外封闭处理。堵漏材料主要有速硬微膨胀胶泥、改性环氧补强灌浆液、聚氨酯速效堵漏浆液、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胶泥几种。
2 管片破损和开裂
2.1 原因分析
管片破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原因。在进行管片的配筋(特别是管片接缝面的构造配筋)设计,以及确定管片设计参数、管片接头形式、接头螺栓的形式时,未充分考虑曲线半径与管片长度之间的适应性。
(2)制作原因。混凝土制作、振捣、养护等环节操作不规范,会影响管片混凝土的强度;不精细和不准确的模具经常导致管片外观和尺寸与设计不符。
(3)拼装原因。拼装不到位是管片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片在拼装过程中,拼装方法和拼装顺序十分关键。
(4)盾构推力和姿态原因。盾构机的推进千斤顶作用在管片上,依靠管片提供反力使盾构机向前掘进,盾构掘进过程中总推力过大或推力不均匀,均会导致管片开裂。
(5)注浆压力原因。施工过程中注浆压力过大、注浆量不足,浆液填充不均匀等因素,均会使管片局部受力不均而产生开裂和破损。注浆压力过大,还可能使面板破损、K管片产生大的变形,这种现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
2.2 控制与预防措施
工程实践证明,任何可见裂缝都是微裂缝发展的结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很难避免,问题是如何使混凝土的裂缝范围降到最低。管片局部的裂缝不影响管片结构的使用,但是会对隧道的防水造成影响。为了提高管片安装质量,施工前应做好详细的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后上岗,严格遵守盾构掘进方向及姿态的控制规程;此外,还应加强进场管片的外观质量检查及管片拼装过程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经验总结,控制管片破损与开裂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选择管片类型,选型时以适应盾尾间隙为主,兼顾设计线形,确保盾尾间隙均匀。
(2)通过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使其与气候条件、钢模和施工工艺参数有机结合,优化施工工艺及配筋构造设计。
(3)结合盾构机机型和地层特点,合理设置掘进参数,控制盾构的扭转,选择合理的推力,做到事前控制。
(4)加强盾构操作,避免姿态纠偏过猛。正确控制好转弯地段的盾构姿态,控制原则以适应设计线形为主,适时纠偏,切忌过急过猛;总推力过大时,在土舱内注入泡沫,防止出现“泥饼”现象,减小掘进扭矩和总推力。另外,盾构机过站时尽可能把损坏的密封刷全部更换。
(5)采用合理的拼装方法和拼装顺序,提高管片的安装精度。根据人工测量管环的数据变化情况,适当增加卸水孔及管片外弧面注双液浆次数,多级测量复核以消除导向系统的误差。当管片环面不平整或千斤顶撑靴重心偏位时,要及时更换新的千斤顶撑靴,并予以调整。
(6)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确保填充质量。二次注浆时复紧注浆管片周边3环的管片螺栓。对于大断面隧道,在日进度9~20m的情况下,采用真圆保持器可以减小管片变形和破损。
3 管片错台
3.1 原因分析
(1)拼装作业不规范。管片安装时,管环面不平整,出现上翘或下翻;管片精度不足或相邻2环管片间有夹杂物;管片拼装的中心与盾尾中心不同心;管片径向内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另外,掘进时未能及时复紧管片螺栓,管片受力不均匀,也会引起错台。
(2)注浆控制不当。围岩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等因素会增加同步注浆难度,致使管片外弧面的束缚力较小。管片二次补注浆时,如果注浆压力控制不当,会产生注浆偏压,从而引起管片错台。
(3)盾构机姿态控制不好。掘进工程中,盾构机姿态控制不好时,千斤顶对拼装好的管片产生不均匀推力,挤压弹性密封垫,引起管片间纵向位移,导致错台发生。
(4)线路弧度和坡度影响。盾构机姿态控制与曲线段不匹配时容易导致管片错台;在上软下硬地层、变坡段等线路中,掘进压力容易产生偏差,刀具严重磨损后未能及时更换,导致推力过大等情况,均会产生错台。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管片拼装错台现象主要发生在环向连接缝处,纵缝处的错台出现较少且数值较小,破损也少。区间管片环缝错台及纵缝错台统计见表1
表1管片环缝错台与纵缝错台比例统计
3.2 控制与预防措施
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运动轨迹很难与设计轴线完全重合,而是围绕隧道设计轴线作蛇形运动,盾构掘进总是处于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减少管片错台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优化线路设计,尽量避免小直径的曲线段。根据设计线路选择管片,对于曲线半径较小的路线,可以采用宽度较小的管片。
(2)合理配置各种类型的管片,转弯管片的比例必需达到实际施工的需求,严格控制管片螺栓的质量。管片在盾构内居中拼装,避免管片与盾壳碰撞,保证管片轴心与盾构机轴心一致,施工时严格控制千斤顶行程差和盾尾间隙等。
(3)盾构机姿态控制。掘进时不应对盾构机姿态作过急的调整,运动轨迹应尽量平顺。纠偏时宜慢不宜急,防止盾构机蛇形量过大,一般每环纠偏量不允许超过10mm,油缸行程差制在60mm左右为宜。
(4)安装管片时,必须加强监督管片拼装过程,规范管片安装程序。掘进时及时复紧撑靴后4环的管片螺栓,防止管片上浮。
(5)严格注浆管理,加强同步注浆控制。根据地层状况调整注浆方式,控制注浆压力,在围岩裂隙发育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层可每隔10环使用双液浆做止水环。
4结论
地铁隧道对管片拼装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掘进控制和管片选型时一定要谨慎。盾构隧道施工中大多数质量问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控制,提高盾构隧道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啜志强 李大为 曹长柱 荣振山,地铁盾构管片质量通病控制[J]技创新导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