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22日降水区域特征分析
2012-04-10冯树生
冯 琦,吕 爽,冯树生
(绥化市气象局,黑龙江 绥化 152002)
1 引言
黑龙江省降雨天气具有季节性强、影响范围广、强度大等特征,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突发性、局地性都给预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影响绥化市降水准确率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的空漏报,对于影响系统的移速、方向及引发降水的触发机制分析的不够准确导致判断性的失误是空报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等多方面入手分析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揭示其原因,寻找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着眼点。
2 天气概况
此次降水影响范围广,降水主要落区在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主要降水时间段是21日白天及22日夜间,2011年6月20日绥化市本站20点6 h降水量为4.8 mm,21-22日的降水过程,绥化地区只有肇东站在22日18时出现0.1 mm的降水量,其他站均无降水。
3 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2011年6月20日20时500 hPa高空图,亚欧大陆中高纬环流呈两脊一槽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为高压脊,黑龙江北部处于槽西南气流中,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具有深厚的斜压性。21日08时,低涡与冷中心的配合,冷空气补充使低涡后部加强,向黑龙江北部延伸,贝湖东北地区出现了大于20m/s的西北风急流,低空850 hPa(图略)在黑龙江省北部有明显风辐合区。22日20时,低涡加强分裂移至贝湖以南内蒙古中东部,吉林暖脊向黑龙江省西南部抬升,自日本海向黑龙江省东南部输送水汽。
4 地面形势分析
6月20日绥化市处于地面低压中心西南气流中,伴随着高空冷涡的发展,地面低压也显著增强,随后低压北抬,21日08时黑龙江北部冷锋附近出现降水,21日20时地面低压东移,绥化市处于低压后部西北气流中,22日20时地面低压东移入海,贝加尔湖以东冷涡向黑龙江省北部移动,蒙古低涡南下北抬,黑龙江省东南部大范围降水,此次过程移速较快,由于对低压系统路径的判断失误以及水汽条件估计不足,导致对绥化市降水落区的空报。
5 卫星云图分析
通过对云系和云团的发展演变分析,将有利于提高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报准确率。在此次降水过程中,部分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在东移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发展成较强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移入黑龙江省地区后,与高空冷涡云带耦合发展,产生区域性降水。
6 物理量诊断分析
K指数反映大气层结的稳定性,是表示大气温度、湿度、压力的综合特征量,K指数越大表示大气层越不稳定,K指数越小表示大气层越稳定[1]。 6月21日08时,K指数大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及东南部,中心强度在32~36℃,而绥化地处的中部处于20℃低值区内,即大气层结较为稳定,不利于降水的产生。6月22日20时,K指数大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及东南部,绥化依然处于低值区内,此次绥化市地区内无降水与K指数物理量吻合。
7 中尺度分析
低空850 hPa黑龙江省北部处于高湿区中,大兴安岭北部与黑河北部处于干湿区交界,且有偏北急流的水汽输送。上干下湿的不稳定能量区,为局地降水的产生提供了能量[2]。中层其中一股南下的冷空气已经移至大兴安岭北部,另两股冷空气压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而温度场850 hPa暖脊压在黑龙江省南部,为黑龙江省东南部降水提供触发机制。
8 数值预报检验
此次降水过程,通过实况对ECMWF的各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EC对于湿区的预报是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而实况是在黑龙江省东南部,6月22日20时实况场与6月20日20时起报的48 h预报场比较一致,强度、急流位置和切变线位置等要素预报也基本准确,对预报有很大参考价值。
9 小结
(1)温压场配置近于重合,系统处于消散阶段,低压后部冷锋后,本站风向转为偏北风,预示测站降水将结束。
(2)K值低中心区域可以成为没有降水或者降水结束的充分条件。
[1]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64.
[2]金瑜,付立林,白人海,等.黑龙江省天气预报经验和方法[R].哈尔滨:黑龙江省气象局.1988: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