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濮阳市引黄节水型灌区建设
2012-04-10胡东亚郭慧娟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
□胡东亚 □郭慧娟(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
1.引言
引黄对濮阳市的工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引黄灌溉近50年来大致经历了初办、大办、停灌、复灌到稳固发展和科学引黄发展等几个阶段。在几十年的引黄过程中,濮阳市水利部门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在引黄灌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2.灌区概况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多方原因,濮阳市灌区未进行过系统规范改造,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配套标准低,用水管理粗放,现代化管理水平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利用配置不合理,灌区发展后备水源严重不足等问题。
2.1 灌区水利工程配套标准低、老化严重
引黄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布局不合理,加上长期运行以来投入不足,老化损坏情况严重。大批渠道、建筑物带病带险运行,部分已丧失功能,工程调控能力严重不足。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为灌区节水的关键问题,为此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如渠村等,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
2.2 用水管理粗放,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工程基础设施简陋,灌区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新技术应用少,已不适应节水灌溉与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也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灌区渠道衬砌率低、田间工程配套差,灌区水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水在输送和利用过程中的损失较多,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
2.3 灌区低偿供水,不利于节约用水
目前,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比重较高,工业用水比重较小,现状供水成本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起不到有效的调节作用。由于灌区水费未进入成本征收,长期低偿供水,水管单位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导致工程改造投入不足和大水漫灌现象严重,极不利于节约用水。
3.建设节水型灌区的关键措施
3.1 实施灌区工程配套和节水改造
以骨干渠道防渗砌护、建筑物改造、末级渠系改造、灌排体系建设为重点,实施工程节水改造,优化渠系布局,提高工程配套标准和调控能力,是加快灌区节水改造的关键措施。现在国家也比较重视灌区的这种改造,中央及濮阳市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3.2 改自流灌溉为提水灌溉
自流灌溉时抢水、毁坏建筑物的现象常常发生,特别是干旱年黄河来水少,灌区分配量小,引水较少。所引灌溉用水基本都用在了自流灌区,下游根本见不到水。究其原因,一是管理单位执法不力,不能统一调配水资源;二是当地政府地方保护;三是用水户的用水习惯。有的用水户只要见渠道有水,就一直引水,不管是用还是不用。而下游一年见不到几次水,只要来水就放个沟满河平留做备用,然后提水入田。改为提水灌溉时,农户自备提水设备,就能有效控制这种现象。
3.3 大力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在田间工程方面,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覆膜沟播、适水种植等综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田间节水技术优化配置,减少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努力做到适时定量,科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促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4 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的经济效益
引黄灌区传统的种植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耗水较多,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需水量更高。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主导作用,大力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以低效益高耗水作物为主向以高效益低耗水作物为主转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可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减少耗用水量,为灌区农业节水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3.5 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加强灌溉用水管理
在农田灌溉工程中积极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既促进灌溉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灌溉效益,又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矛盾,解决了末级渠系工程管理组织长期缺位问题。农民用水协会成立后,统一灌溉用水管理,真正实现了农民在水权上的当家作主,解决了过去用水过程中的许多矛盾和纠纷,用水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二是增强了农民节水意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三是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用水户的水费支出,使农民用上了“明白水”,交了“放心钱”,减轻了农民负担。既降低了用水户的水费支出,又提高了灌区管理单位的水费收入。四是加强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成为了小农水工程设施建后管护改革的突破口,其快速健康发展,在加强田间灌溉工程管理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了其它类型的适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管理模式。
3.6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点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合理调配水资源,促进各行各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区域内各部门之间用水矛盾,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多浪费多,水少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被破坏。同时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保障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有效实施,确保有限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7 建立和完善灌区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努力从政策上、体制上和机制上创造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推广灌溉节水新技术。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要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
4.对节水型社会及灌区建设的建议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国策的战略措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乃至今后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濮阳市目前水利发展的特点,建设节水型社会及节水型灌区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4.1 以灌区农业节水为突破口,以建设节水型灌区为核心,深化灌区水管体制改革,实现城乡水务统一高效管理。
4.2 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推进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运用价格和政策手段,探索节水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体系,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4.3 加大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人水和谐,提高公众节水和参与意识,促进全社会自觉节水,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结语
随着引黄灌区工农业的不断发展,灌区需水量将进一步增加,鉴于水资源的严峻形势,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灌区建设势在必行,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管理灌区,从而不断增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1]潭策吾.大力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中国水利,2004-10.
[2]许新宜.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认识.中国水利,2005-01.
[3]王焕军,赵卫东.引黄工程管理单位职工培训教材.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