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2012-04-10雷彩萍罗文辉
雷彩萍 李 南 罗文辉
(1.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站 435100; 2.大冶市植保站 4351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但与消费者追求的高标准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任重道远。
1 作法
1.1 建立监管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和目标
大冶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农业、工商、卫生、质监、药监、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同时,市政府制定了《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大冶市农产品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草案)》,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市政府与各乡镇、街办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目标和责任。
1.2 开展检验检测,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大冶市2009年获批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该项目总投入4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67万元,地方配套133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成立了“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站”专项检测机构,充实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整合了农产品检测资源,完善了检测体系,配备了现代化检测仪器、设备及检测专用车,全面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1.3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民安全意识
近年来,大冶市农业局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发放《农产品安全手册》、《禁用高毒农药》、《农药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8 000余份,培训农产品生产人员和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经营人员、农业技术人员300多人次。深入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销售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使用等宣传教育,向农民传授无公害农业种植、养殖业生产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市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相关企业(责任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
1.4 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把好农产品生产安全首关
我市建立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的长效机制,实行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按照农业生产重要季节和农业生产投入品主要经营时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高毒农药禁用、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的专项整治活动等,对农业生产投入品进行全面抽样检测。避免了滥用农药、化肥、激素、饲料添加剂的行为,确保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
1.5 推进农业标准化,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市坚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小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建立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的农业生产体系。全市已建优质稻板块基地面积3.33万hm2,特色蔬菜基地面积1 600 hm2,引进和培育经营耕地3.33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达280多户;已建规模化养猪场25个,其中万头以上的猪场9个,已建标准化生猪“150”、“600”模式养殖场207栋;已建年出笼20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25个,年出笼2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大户84户;已建年出笼20万只以上的肉鸭养殖小区65个,鸭舍478栋。全市已建优势农产品基地366个,其中种植业109个,畜牧业257个。积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全市已创建农产品品牌100多个,其中,有机品牌2个,绿色食品品牌36个、无公害食品品牌19个。工作中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农业龙头企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重点,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指导和服务,通过坚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组织生产,从生产环节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6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1.6.1 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每年市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农业生产责任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实行自检制度的基础上,市农产品检测机构还会进行例行抽检监督,未经检测和不能提供有效合格证明的农产品一律不得上架销售,经检测农残超标农产品一律下架销毁。大型农产品种植基地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签订了委托检测书,市农产品检测机构在生产期间还不定期进行跟踪抽检,确保产地输出农产品的安全。
1.6.2 加大生产基地抽检力度
目前,全市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城区农贸市场、超市的农产品全部纳入检测范围。平均每年要检查种养殖基地400多批次,检查它们的生产记录、田间档案、农业生产投入品使用等情况,对基地的上市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对茗山等地区的灌溉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了定量检测,多项措施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全市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消费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部分领导干部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领导干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够,农产品工作经费拨付延缓,乡镇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缓慢。二是部分农户、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和经销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重视自身利益,忽视公众利益。三是部分消费者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消费观念淡薄。
2.2 乡镇农产品检测机构缺失,产地准出工作难度较大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各乡镇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通过对各乡镇农产品工作的检查,我们发现各乡镇的农产品监管领导小组只存在于一纸文件中,部分领导小组成员不知道有监管领导小组的存在。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农产品检测室、配备检测仪器。产地准出依靠乡镇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就无从谈起。乡镇对农产品基地的监管技术力量明显缺失。
2.3 标准化生产难以有效落实
虽然我市有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刘仁八富农生态农业合作社等一批实力强的标准化基地,但是我市农产品生产布局零散,种植、养殖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情况并未有根本性改变。产业化调整不到位,土地流转、土地平整进程较慢,农产品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标准化生产难以大规模推广,产出效益低。
2.4 监管难度大
从农产品生产特点看,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生产环境可控性差等特点,任何单一的控制措施和单一的监管环节都很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我市尚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生产经营分散,小、散、乱等问题突出,监管难度很大。
3 建议与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提高公众的质量安全意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载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农户、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和经销商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2 加强监管检测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严格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考核,促使乡镇领导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管机构。建立农产品检测机构,配置仪器,安排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检测工作,使乡镇检测机构能够完成乡镇农产品检测,对农产品基地开具产地证明,做好产地准出工作。市级各农产品监管机构也继续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检测机构要加大对农贸市场、超市等得抽检力度,做好市场准入工作。
3.3 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土地流转工作,合理规划农产品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呈现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继续培育、创建更多名优农产品品牌。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水平,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完善生产、销售的台帐记录,确保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能及时溯源。继续推进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引进推广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和产品,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促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
3.4 强化保障措施,提高监管水平
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产品质量检测经费要专门拨付,专项使用。要完善质量检测网络,整合检测资源,优化检测设备,不断扩大检测范围和数量,提高检测水平;要协调各监管部门,强化生产源头、加工储运和市场流通的全程监管,进一步规范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