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教学与人文探索

2012-04-09倪建俐阎秀菊

河北中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名医仁爱医者

倪建俐 吴 敏 阎秀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92)

自文明创始以来,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于医学的人文性的思考越来越深刻。“科技以人为本”,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而医学作为直面生命的科学,她比其它科学更急切地呼唤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医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完善的人性修养。重视和重建医学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关键一环[1]。

回望中医学,源远流长,泱泱中华文化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素有“人文之邦”的美誉,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假如在教学和医疗实践中,教师能够适时地介绍历代名医大家的经典语录和人文典故,展示中医学丰富的人文风采,这对深化和丰富教学内容,熏陶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整合交融,能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1 中医学的人文渊源

中国素有“人文学术之邦”的美誉,人文关怀一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涵。追溯历史可以发现,医学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的职业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南齐阳泉在《物理论·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这表明“仁爱”、“达理”是医者的必备条件,“医者”正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

在崇尚仁政的中国古代社会,良相、良医具有同样的良善意义,良相可造福一国,良医能造福一方,所以宋代名相范仲淹曾发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传入,那种“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的誓愿,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慈悲之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中国医学道德的支柱之一。唐代名医、中华药王孙思邈,在其名篇《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求医生要以慈悲为怀,一心赴救,不务名利,尽心尽力救治患者等。

古代哲人的论述与当今人们对医道的期望不谋而合,都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作为医学的理想模式[1-2]。

2 中医学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社会中各种文化思想意识,中医学术中浸透着丰富人文精神,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方面的知识,《内经》强调医生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文哲素养 古典哲学和文学融汇于医学科学正是中医学术的一大特点。阴阳是朴素的辩证法,出自《周易》。五行是朴素的唯物论,出自《尚书》。阴阳五行渗透于医学中各个领域,形成了认识生理病理、指导预防治疗的特殊思维模式。天人合一观是古典哲学思想中的精华,即自然和人为的合一,它是《内经》思想的精髓,医家用以指导医疗实践和养生防病,其基本思想是求得人体内外的平衡统一。古代医家如孙思邈、张景岳、李时珍等,他们既是医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文学家或自然科学家。许多古典医著,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少医学知识又散见于诸子集中或文学著作(诗、词、小说)之中。为医者必须加强文哲素养,务必“博学”、“通百家说”,“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应尽可能涉猎。

2.2 仁爱观 仁爱是儒家道德的核心内容,亦是百家皆尊的道德准则。《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当然,仁的恢宏的涵义还远不止于此。仁爱融汇于医学则成为医疗道德的主体。医术合乎仁道,故称为仁术。医师是“以术仁其民”(袁枚)。孙思邈从仁爱观出发,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医德标准,为历代医家所尊崇。清·袁枚在评述名医徐灵胎高尚医德时说“德之不存,艺于何有”,这些论述对仁和术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解说。今之“又红又专”、“德艺双馨”的观点亦是此意。

2.3 敬业精神 敬业一词出自《礼记·学记》,与乐群并提。宋·朱熹做注解时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可见业之有成,关键是要“敬”。张仲景“精究方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伤寒杂病论》巨著,反对“驰竟浮华,不固根本”、“唯名利是务”,正是敬业精神的体现。李时珍的“乐道遗荣”、“长耽典籍,若啖蔗饴”和吴鞠通的“嗜学不厌,研理务精”精神,都是对专业的敬重和全心投入,故能在医学上作出重大贡献。

3 “德艺双馨”的名医大家

历代名医大家多具有广阔人文眼光和丰富人文精神。名医高尚的医德医风,可以大致概括为热爱事业,勤学苦练;不分亲疏贵贱,全力救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作风正派,不图酬报;谦虚谨慎,尊重同行;坚持科学态度,反对巫神迷信等。

汉代名医董奉心怀慈悲,治病不求回报,“庐山杏林”、“杏林春暖”的典故已成为象征医学人文关怀的千古佳话。

唐代孙思邈,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具有高度的仁爱之心,极端重视人的生命健康,把挽救患者的生命作为医者的最高使命。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种普同一等的伦理道德思想,春风般的亲人似的关怀,迸发出人性美的绚丽光彩。他经历了隋唐二朝,朝廷授官给他,他都拒绝了。

孙思邈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还全面继承和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优良的医德传统,著成了《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医德专著,是我国第一位系统地、完整地论述中医学和进行医德教育的医学家,他系统的哲学思想和医学伦理道德观念使其成为我国医德规范的开拓者,因此倍受后人尊崇[3-4]。宋代朝廷在他诞辰500周年时立碑纪念,其隐居之处五台山被称为“药王山”,山上有“药王庙”,人们把他当做心目中的“药王菩萨”。

《大医精诚》中的名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至今仍成为一代代医学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4 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

临床是医疗实践的大舞台,也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大课堂。中医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在人文关怀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处处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天地人”三才观,这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重视患者的主体感受,形成中医的治疗特色——治“人”。在临床实践中,带教教师自身的医德、人文素养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远比刻板地说教更有效。带教教师有责任通过临床实例全方位向学生展示医学人文精神,润物细无声地将“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求真的同时,亦引导学生求善求美。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品格魅力、服务艺术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临床实践,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贴近民众,在耳闻目睹中亲自感受,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会与人相处,从中使学生体验人文精神,深化人文精神。医学生的见习、实习不应视为单纯的医学专业的技术实践,它同时也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大课堂。在医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走进的是一个生命的弱势群体,面对的是生命、痛苦和不幸,医生的言行举止会影响患者,这样,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促使他们将人文精神应用到医疗行为的各个细节中[5-6]。

在临诊中,医生的语言、态度甚至肢体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历代名医大家无不极力主张对待患者的语言和态度必须和蔼温顺,“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医者要尊重生命,富有爱心,体恤民情。在临床实践中,医者不但要态度端庄,而且善于体贴患者,换位思考,同情患者的苦楚。“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所共耻,至人所不为”。医院不仅是人生的生死场,更应是人文精神升华的殿堂,若天冷的时候给患者听诊,医生把听诊器握在手心捂暖后再放在患者的胸口上,举手之间人文温情的浓浓暖意,就会温暖每一位患者的心田。

有人说,出色的外科医生要有鹰一样明亮的眼睛,狼一样敏捷的手臂,但永远不要忘记身为医生还需要菩萨一样仁慈的心肠!只有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渗透融合,和谐统一,这才是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才是医学所系的人性的光辉。

[1]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2001,20(6):50-52.

[2]卢建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4):38,46.

[3]倪建俐,金立伦,阎秀菊.浅议中医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94-995.

[4]倪建俐,滕慰然,阎秀菊.中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62-464.

[5]唐建武.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J].医学与哲学,2003,24(3):9-10.

[6]杨叔子.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0,(1):39.

猜你喜欢

名医仁爱医者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让名医们上线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