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英译本的比较评析
——兼谈戏剧翻译
2012-04-09李晓静
李晓静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牡丹亭》英译本的比较评析
——兼谈戏剧翻译
李晓静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戏剧的特点决定了戏剧翻译不同与其他文学作品,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内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不仅供人阅读,更要为演出服务。古典戏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比较评析中外三位译者的《牡丹亭》部分章节的英译,探讨戏剧翻译理论。
《牡丹亭》;译文比较评析;戏剧翻译
一 引 言
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明,发展多元文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典戏剧英译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功不可没。汤显祖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 100名国际文化名人之一,是中国明代末年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具有浓厚的思想家气质的伟大文学家,戏曲家。其主要创作成就在戏剧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和他的《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尤其是他的《牡丹亭》问世后,盛行一时。汤显祖其人其戏剧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牡丹亭》讲述的是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一病不起、怀春而死,后又复生的离奇经历。此传奇旨在反映当时新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与顽固的封建道德思想进行抗争这一主题。现已被译为日,英,德等多国语言。本文选取张光前、汪榕培和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Cyril Birch)的《牡丹亭》英译本的部分章节进行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比较评析,兼论戏剧翻译理论。
二 戏剧翻译理论
(一)戏剧的特点
和小说、诗歌一样,戏剧是文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戏剧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不仅供人阅读,更为演出服务。剧本是为演出而写,语言必须口语化,而且要有动作性,讲究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此外,剧本语言的衔接手段与书面语的衔接也有所不同。这三大特征都是戏剧性得以体现的客观要素,也是译者获得戏剧翻译效果的先决条件(余东,2002)。
(二)戏剧翻译的特点
在戏剧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忠实于原剧本的内容以外,还应特别注意戏剧翻译的特殊规律:即翻译剧本也必须像原剧本一样具备可供演出的语言特征。戏剧翻译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舞台演出服务。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还要考虑到剧本潜在的“动态表演性”(Bassnett,1985)。即译本的语言不仅要自然、简洁,台词口语化,使演员读起来顺畅,观众听起来不觉得吃力;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文化习惯,“既不能对原文中的双关语,歧义句以及有关文化现象进行注释,也不能为了保留原文的地方语言特色而音译某些词语”(Newmark,1981)。
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翻译,国内外翻译界讨论较多,而对于戏剧的翻译却谈之甚少。值得高兴的是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从而推动戏剧翻译理论的发展。
三 《牡丹亭》三个英译本的比较评析
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西里尔·伯奇(Cyril Birch)的《牡丹亭》英译本是第一个英语全译本,于1980年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出版。伯奇的英译本以流畅的现代英语再现了原作的风貌,从总体上说是忠于原文的。Birch的英译全译本问世以后,《牡丹亭》在西方世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推动了中西古籍文化交流。张光前教授是第一个独立完成《牡丹亭》英语全译本的中国译者,他的译本于1994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光前教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历时多年将这一巨著率先在中国译成英文,为《牡丹亭》从中国走向世界起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汪榕培教授对译事执着追求,力求完美,从1996年开始重译《牡丹亭》,前后历时三年有余。汪先生为了对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有些感性认识,在1999年到汤显祖的故乡江西省抚州(临川)考察。在其故乡,仿佛置身于《牡丹亭》的情景之中,一幕幕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归后产生了更加强烈的翻译愿望。总体来说,三位前辈的译本都顾忌到戏剧翻译的特点,都整体上准确表达意思,传达意境,堪为上乘之作。本文试从戏剧翻译特点入手,对张光前、汪榕培和伯奇先生的译文(后分别称为“张译”、“汪译”和“伯译”)进行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比较评析,力争进一步探索戏剧翻译的方法。
(一)音韵
中国古典戏剧讲究遣词造句,其中音韵是一个重要方面。在翻译中音韵也有取舍。汉语和英语各有各的音韵特点和规律。汤显祖在《牡丹亭》唱词有严格的曲调,诗体部分采用了格律诗的形式。英译文也应在尽量保持原文结构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音韵效果,达到“传神达意”的目标。
以下以第十出“惊梦”的一段著名唱词为例,分析比较张光前、汪榕培和伯奇的译文音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张译:
So the garden is all abloom in pink and red,
yet all abandoned to dry wells and crumbling walls.
The best of seasons won’t forever last,
“can any household claim undying joy?”
汪译:
The flowers glitter in the air,
Around the wells and walls deserted here and there,
Who is the “pleasant day and pretty night”?
Who can enjoy “contentment and delight”?
伯译:
See how deepest purple, brightest scarlet
Open their beauty only to dry well crumbing.
“Bright the moon, lovely the scene.”
listless and lost the heart
---where is the garden “gay with joyous cries”?
张译前两行是整齐的六音部抑扬格,后两行是整齐的五音步抑扬格,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而传达的意境是基本准确的。汪译同样以抑扬格为基本格式,但音步有所差异。前两句压/εэ/韵,后两句压/t/韵。汤显祖原著唱词在每一出戏中基本上一韵到底,英语无法做到这一点,汪先生采用多种不同韵式,在形式上更贴近原文。伯译采取自由诗的形式,而非传统的格律诗形式。基本忠实于原文,通顺流畅,节奏感强。
(二)文化词的处理
翻译是异质文化交流中极其重要的路径之一。由于历史、地理、习俗、意识形态、道德宗教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意象存在差异。因此,翻译中对于文化词的得当处理就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根据文化转换的观点,巴斯奈特认为戏剧的翻译同样应该根据译语与原语文化的具体实际,在译语文化里实现与原语文化功能的等值。本文对《牡丹亭》英译第十二出“寻梦”中文化词的处理进行比较评析。浅谈直译,虚化典故,文内注释,加脚注等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
(1)典故的英译。典故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中形成的,对其理解需要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戏剧翻译强调口语化、即时性,使得观众能够即时理解其意。
为甚呵,
玉真重溯武陵园?
也则为水点花飞在眼前。
张译:
What made the fairy retrace her steps?
She must have been allured by flowers and streams.
汪译:
Why should lovers try to find the same old place?
The blooms and streams must have left trace.
伯译:
fairy lovers trace again the source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Here too flying petals fleck the ripples.
“玉真重溯武陵园”比喻自己到花园里来寻梦。“玉真”指仙人,原指刘晨、阮肇,他们在天台桃源洞遇见仙女以后,又回到人间。后来重新到天台山找寻仙女(见元杂剧《误入桃源》)。武陵园,指晋朝陶潜《桃花源记》所提到的通向桃花源的溪水名。后来把这篇文章提到的桃花源和刘、阮的故事混在一起,武陵、桃源都被用作恋爱的典故。张译指出典故中出现的人物——仙女,但没有揭示出典故的爱情主题。伯奇的译文指出了典故中的地点,但也未能明示典故的主题。对于西方观众而言,很难从人物和地点中理解典故的主题,不利于他们对剧情的理解。汪译没有具体译出典故中的人物和地点,而是采取虚化典故的策略,直接指出“玉真”、“武陵园”所蕴涵的爱情意义,减轻观众的理解负担,并不影响他们对全篇内容的把握。因此,对于这类需要深厚文化功底才能理解的典故的英译,汪榕培先生所采取的虚化策略是可取的。
听,听到这不如归春暮天……
张译:
Listen,
Listen to the cries of ‘better go²’ in the dying spring.
Note: 2.Better go: a fabricated meaning of the cuckoo cry.
汪译:
Listen,
Listen to the cuckoo’s song.
伯译:
Listen, the late-spring cuckoo
“better go back” he calls.
“不如归”取自“不如归去”,指杜鹃鸟的啼声。这里张译在正文中直译“不如归”为better go,采取加脚注的方式给予解释,这样更为清楚的传达了原意,但不利于戏剧的舞台表演效果。汪译把“不如归”的典故外化为“布谷鸟的啼声,便于观众理解。伯奇同样把“不如归”译为better go back,但是没有加注释,不能使观众体会到杜鹃鸟叫的凄凉萧索意境。此处对于典故的英译,张光前、汪榕培先生的加脚注或是文内注释的策略都可以确切传达原意。
(2)其他文化词英译。汉语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除典故意外还有习语、俗语、委婉语等文化词。这里就讨论一下《牡丹亭》里这些文化的英译。
唗,偶尔来前,道的咱偷闲学少年。
咳,不偷闲,偷淡。
张译:
Bah! It’s merely that I came. Don’t you suggest I am a salted flirt!
Well, you’re certainly not salted. You’re sweet.
汪译:
I came here all by chance,
But you suggest I seek after leisure.
Well, you’re not seeking after leisure,but after pleasure.
伯译:
If she did not find out
I suppose she’d call it “youthful fancy”.
A bit too fancy—keep it plain.
“闲”是指无事可做,“偷闲”是汉语中的俗语,指挤出时间作某事。此处原作取其读音xian(咸),配之以其反意字“淡”,此处“偷淡”是为了和“偷闲”相配对,没有实际意义。这是汉语的灵活运用。张译是直译法,把“闲”和“淡”直译为英文的salted和sweet,不能确切表达原意。汪译在文内注释,把汉语的引申意展现在英语观众面前。伯奇把“学少年”对应译为youthful fancy(花花少年),便于英语母语观众理解。此处把汉语灵活运用的俗语采用文内注释法翻译或是译为对应的英语都是可取的。
……难道我压,
难道我再到这亭园,
则挣的个长眠和短眠!
张译:
Is it true that I cannot come again,
Not again, unless in dream or in death?
汪译:
It is true that I can only come—
Come here to see the plum—
In dream or death that will prolong?
伯奇:
Must I choose
If I would come to this garden again
Between short sleep of dream
And longer sleep of death?
“长眠”是死的婉辞,指人去世。原文“难道我再到这亭园,则挣的个长眠和短眠”的意思是“难道除了梦中(短眠)、死后(长眠),我就不能再到这亭园里来吗?”三位译者都采取文内解释的方式直接把“长眠”的隐含意义death译出、把“短眠”直接译为dream,便于观众通晓其意。
(三)有隐含意义的句子的英译
中国古典文献的文言文讲究简短凝练,往往几个字表现深邃的意义。中华民族有含蓄委婉的特点,一般不会直接表达感情。因此在英译时应尽量在保持原作意义风格的前提下,使译文简单明了,易于英语观众领会其意。
待打并香魂一片,
阴雨梅天,
守的个梅根相见。
张译:
Sustained by the strength of my fragrant soul,
at the root of the giant plum I will wait,
rain or shine.
汪译:
I’ll risk my life,
And weather raging storms,
To be your faithful wife.
伯译:
Let me commit my fragrant spirit,
Though rains be dark and drear,
To keep company with this apricot’s roots.
此句中“打并”指“拼着”。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季傲然盛开的,此处表现坚贞的爱情。这是杜丽娘对柳梦梅的誓言――不管刮风下雨,境遇如何恶劣,我都会等着你,做你的终生伴侣。汪榕培把唱词中的蕴涵意义外化翻译出来,张光前和伯奇都是直译。但伯奇把“梅”译为“杏(apricot)”,失去原文喻意,实为不妥。
四 结 语
戏剧翻译在国内外有很长的历史,但对戏剧翻译原则和标准的探讨及其译文评估仍较为少见。一般来讲,外国译者懂汉语而又不够灵活,知历史而又不全面,在翻译中国古籍时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外国译者的外语地道,笔锋犀利,是其雄厚的优势。中国译者通晓本民族文化,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时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原著意思,能够在不影响译入语观众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是否加译文化词和隐含意义。本文从音、词、句方面对《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文的比较评析,浅谈戏剧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和参考标准,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戏剧翻译有所裨益,从而更广更深的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汪榕培.大中华文库·牡丹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3]余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谈文学翻译的客观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
[4]Bassnett-McGuire.Ways Through Labyrinth: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Theatre Texts[A].The Manipulation of L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C].Ed.Theo Hermans.New York:St.Martinps Press,1985.
[5]Cyril Birch.The Peony Pavilion[M].Indiana Universit Press, 2002.
[6]Joanna Thornborrow & Shan Wareing.Patterns in Languageaa: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Routledge Press,1998.
[7]Newmark,Peter.A 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 Penguin,1981.
[8]Susan Bassnett-McGuire.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 Co.Ltd,1980.
[9]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UK.: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10]Zhang Guangqian.The Peony Pavilion[M].Beijing:Tourism Education Press,1994.
(责任编校:张京华)
H059
A
1673-2219(2012)09-0140-04
2012-06-25
李晓静(1980-),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