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亿年古鲟“亲密接触
2012-04-08稻香翁
稻香翁
热爱收藏的我,从没想过当一个“考古学家”。可是,老天偏偏眷顾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藏到了一块1.4亿年前的中华鲟鱼化石。专家们从这块化石中,得出了一个考古成果:有着“中华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早在1.4亿年前就曾生活在辽西地区。换言之,晚侏罗纪时代,辽西地区曾是中华鲟的故乡。这一结论,改写了国内现今关于中华鲟的某些考古论证。
这件事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我经常和老友们一起外出采风,其实就是深入民间去“淘宝”,看看民间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收藏。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年确实收藏到很多“镇宅藏品”。
前不久,我照例与几位老年藏友驱车赶往辽西地区,准备收藏一些当地行将消失的生活器具,诸如纺车、捶布石、门挂锁、古旧家具等。我们在深入乡村进行走访时,在一村干部家中,听说村民张某新近在山上放羊时,刨出一块鱼化石。于是,我们禁不住心中的好奇,便由村干部指引,到那位张姓村民家中一观。
那是一块类似纺棰形的化石,头大尾小,全石呈白色,极其整洁,似无瑕疵,长约20厘米,高约8厘米,厚约3厘米。化石的中部,清晰地横游着一条肥硕的鱼,此鱼头大尾长,鱼鳍细密,胸鳍3处,宛然清晰,头宽约3厘米,尾长约3厘米。这条魚静静舒展着长梭形的身体,嘴巴尖尖上翘,似在自由自在地游弋。
我初步断定:此化石上的鱼绝非以前发现的“义县狼鳍鱼”,应是另一种古代鱼类。在村干部的劝说下,张姓村民爽快地将这块化石转让给了我。化石到手后,我即刻驱车来到辽西文物部门。三位专家一见化石,惊讶不已,他们肯定地说: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的中华鲟化石!这个鉴定结论让我非常惊喜。为了保险起见,回到家后,我又携石赶到省里,请相关专家再次鉴定。他们看后也异常惊喜,非常肯定地告诉我:这是一块中华鲟鱼之潘氏鲟鱼的化石。
抱着这条“中华鲟”,我深为自己淘得了一块至宝而庆幸。回到家后查阅资料得知:“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两亿三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我把这块鱼化石小心翼翼地分别送到了省博物馆和省科考研究所,请专家们再度鉴定。专家们对我收藏到的这块中华鲟化石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吃惊。他们经过科学鉴定和研究,兴奋地告诉我:这块中华鲟化石具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史料价值、科研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早在1.4亿年前,在辽西地区,曾经生活过中华鲟。专家们说,这块中华鲟化石,可作为改写国内现今中华鲟的某些记述的佐证了。
端详着这块中华鲟化石,我真是感慨万千:这些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由于冰河运动,地壳变迁,它们被突然袭来的巨大灾难永远地掩埋在漫漫尘土之下。经过了数亿年的风雨洗礼,今天不期然地以化石的姿态重见天日,使今人有机会去追忆亿年前生命的气息,可谓人之幸也,鱼之幸也!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