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京生的笔墨人生

2012-04-08乙白

新天地 2012年7期
关键词:书法展临帖牧人

乙白

初夏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展在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举办。只见图书馆一层南面的厅廊里墨色翻飞,数十幅书法力作林林总总,大幅照眼,气势撼人,成为这所商科院校里一道清雅的人文风景。

书法展的作者陈京生原是北京轻工业学院副院长,后转入企业管理。就书法这一行来说他是跨界人士,但其作品表现出的笔意笔法却远在一般的书法爱好者之上。展出的作品有行草书、楷书、大幅榜书。篇篇大气有骨,精到厚重。慢看细品,发现他的这些作品较少抄录他人文字,而多出自于个人原创,内容亦文亦诗,有深刻练达的人生感悟,有清新脱俗的教育心得,还有的直接记录了他40年前在内蒙古插队时难忘的亲历。

笔者在现场见到了作者陈京生。他看上去儒雅谦和,年过花甲仍腰板挺直。他曾是内蒙古知青,后就读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后几十年先后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高校管理、企业管理。他的书法生涯缘于那段蹉跎岁月,虽从未成为主业,却是他整个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

正聊着,他的妻子正巧抱着小孙女也来到展厅,笔者得知他们夫妇都曾是北京二中1968年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下乡的知青,乌珠穆沁草原人烟稀少,不通电,偏僻而地域广袤,他们放牧每天很少见到人,最近的邻居也在十几里地之外。在那里,他们经历了人生太多的第一次,放马、套马、下夜、放羊、挤牛羊奶等等,他们完全融入草原牧民的生活,在血液中融入了牧人的情懷。陈京生在那段知青岁月便有毛笔陪伴,他常用旧报纸来练习书法。起初只是不想虚度光阴,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一种精神寄托,草原牧人特有的性格也渐行笔下,体会出人生如书的意味。陈京生在此后的人生各个阶段再没有离开过书法。他们回忆,陋室中自结婚起便设置着一张单人床板改制的书案供学习书法。从一开始,陈京生练习书法就是自学,后来除了参加过短期的培训班,主要还是靠多年来笔耕不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更多的生命历练,他在工作上不断进步,在书法艺术上也卓然有成,他常年坚持广泛临帖,反复临帖,专攻少劣,博涉多优。在传统中吸取营养,在创作中融入人生感悟。其作品张扬着人性的力与美,广受好评,而他更在意那种心手相应带来的无限快意。他也不无感慨地说,他能够几十年坚持研习书法,妻子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他对此心存感激。

如今,他虽未从所有的工作中脱手,但已到了含饴弄孙阶段的他,习字的时间比从前还是宽裕了许多。每天率性写意,挥毫淋漓,对他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书品亦人品,那见于纸上的,是功力,也是品学,更是境界。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书法展临帖牧人
临帖孙过庭《书谱》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浅谈我对硬笔书法临帖与出帖的理解
临帖创作解说词
高原牧人
我的临帖总结
“牧人”的家庭教育博客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