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时已不恋
2012-04-08何袜皮
何袜皮
不管满架子的励志书是如何指导你通过“改变自己”实现战无不胜,我其实更相信“一岁见老”。有些悲剧从婴儿时代起就在你的性格基因里埋下种子,就像看到风暴就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爱情也无非是这一类无意识习惯性动作,压根不受理性分析、名言警句的有益引导。
几乎每年聚会我们都会就“糖果到底应不应该和男友Bon分手”一事例行讨论。Bon比糖果大三岁,其貌不扬,薪水比她低一阶,当年看就不怎么配得上她。糖果当时正处于感情空窗,他诚恳提议:她不爱没关系,只希望能给他次机会对她好。她想:那试试吧?可没想到,一试竟十年。她从尚有几分回头率的窈窕姑娘试成了似乎一切已成定局的生育高危妇女,却还是没试出个所以然来。
她试了更知道Bon对她百依百顺、无可挑剔,她发怒,他只是静静地缩在角落,像一只受伤的猫。她试了更确定自己对Bon的相貌体味从没有化学反应。她不愿意和这男人结婚生子,因为不甘心主动灭绝了这辈子拥有真正爱情的可能性;可她又狠不下心抛弃他。当她读到乔布斯说“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时,她恨不得立刻从办公室打电话说分手。当她看到Bon做好的饭菜,心疼又有怨气:正是Bon营造的这种舒适而又无趣的生活让她蹉跎那么多年,在势利的婚恋市场上贬得一文不值,现在若真想放弃,却又面临着在感情上一无所有的风险。于是,僵局和孤独依?旧。
我也曾经现实冷静得像本励志书,鼓励即将过四十岁生日的糖果当机立断,并以她六十岁的阿姨嫁了个风趣的德国老头证明重新开始永远不晚。可现在我直接叫她认命吧。当她问我,“为什么看别人分手离婚那么轻易,她却要憋屈自己”时,我没用“你太善良了”敷衍她,而是如实告知,都怪你爹妈呀!
据说婴儿对抚养者的依恋态度,决定了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否成功维持亲密关系。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曾经做过实验,把孩子和抚养者间感情依恋归为三种类型。敏锐、和蔼、有责任心的父母能让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长大了是令人艳羡的情感健康者。他们遇到喜欢的会全身心投入,即便失去了会悲伤,但仍有勇气结束,容易和人亲密相处,很少感觉孤独。第二第三种就很悲催了。失败的父母让婴儿感觉不安全,形成回避型依恋,他们保护自己的方法是既不投入地去爱,也不提分手,如果别人先撤他们也不难过——这正是Bon心中冷漠的糖果啊。而焦虑矛盾型依恋最为纠结,他们渴望与身边某些人物亲近,喜欢某个人却害怕表白被拒绝,恋爱时害怕付出感情后被抛弃,始终犹豫退缩——这是真实的糖果。
这下我们知道六十岁喜迎第三春的阿姨和糖果是没有可比性的了吧?——她们的爱情运势在嬰儿时期已经分叉。看看糖果的一生,毕业名校,有几分姿色,为若干人动心却从未主动靠近。从初恋的大巴司机开始,她的男友条件都比她差不止一点儿,她总爱得比他们少一点儿。她如愿以偿,从没吃过失恋的苦,却又痛苦自己并不拥有爱的能力。没安全感的玩家们总是押赔率最小的那个号码,为了不要输钱的心疼,也宁可不要获胜的喜悦,或者他们最好不押。他们最后多半在生活的墙缝里卡住了,动弹不得。面对那缺失的幸福感和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他们总觉得是命运有愧于他们,却不知是他们有愧于自己,或者说是他们的抚养者犯了过失。你为什么不幸福?因为你不敢幸福罢了。如果解决不了胆量的问题,还是认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