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ABB结构研究
2012-04-08韩慧慧
韩慧慧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元曲选》ABB结构研究
韩慧慧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元曲选》是一部元代的杂剧选集,语言生动活泼,口语色彩浓厚,其中ABB结构丰富发达。对《元曲选》第一册中的ABB结构进行穷尽式考察,共收集到173例。按其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四类:述补式、陈述式、并列式和重叠式。探讨ABB结构中BB的性质,发现:BB的虚化程度存在差异,BB虚化程度越强,A的聚合范围越大。《元曲选》中ABB结构之所以如此丰富发达,与元曲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
ABB; 结构;性质;成因
《元曲选》(以下简称《元》)是明·臧晋叔编选的一部杂剧选集,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四年(1615-1616)。其中收录了九十四种元人的作品和六种明初人的作品,是研究元明时期语言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元》语言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生活气息浓厚,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口语化色彩。宾白人物包括文人、官员、平民、佣人等,复杂多样,语言风格大众化。元曲是说唱艺术,宾白之外的唱词韵律和谐,文言色彩浓厚,强调语言美。
一 《元》中ABB结构分类描写
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关于ABB结构的构成及其内部结构关系,学者们尽管有各自的看法,但就总体来说,通常将其解释为由词根A和后缀BB组合而成的附加式合成词①。我们对《元》第一册中的173个ABB结构作了穷尽式考查,发现因A或BB的类别不同,其内部结构关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1.述补式。
述补式ABB结构有97例,占全书的56.1%。其中,A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充当。以A为中心,整个结构的基本意思由A表示出来,BB作为进一步修饰、说明、补充A的补语成分出现。如:
闹嚷嚷 冷化化 哭啼啼 闷恹恹 笑微微 冻剥剥 愁戚戚 醉醺醺 冷冰冰 湿淋淋
“哭啼啼”,主要表示“哭”,同时也描写因“哭”而表现出的“啼啼”情态,“啼啼”又加深了“哭”的程度。“醉醺醺”,意指酒醉后憨态可掬的样子,在这里描状“醉”的情态,使之具体化、形象化,由此组成一个述补短语。这类ABB结构的内部结构关系与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对ABB式的构词解释基本一致。如“哭啼啼、冷冰冰、湿淋淋、笑吟吟、醉醺醺、叫喳喳”等在现代汉语中仍广泛使用。
但这种ABB结构尚不稳定。整体来看述补式ABB结构中的A和B都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二者的关系是松散的,现代汉语中保留较少。
2.陈述式。
《元》中陈述式ABB结构共有26例,占全书的16.8%。其中A多由名词性成分充当,BB对其进行陈述。A不是中心,而是BB说明的对象,BB描写A的状态、情貌。如:
泪纷纷 气昂昂 貌堂堂 恨绵绵 景凄凄 雨凄凄 汗浸浸 雨淋淋 云滚滚 语谆谆
“泪纷纷”中“泪”是“纷纷”说明的对象,“纷纷”描写眼泪的状态。“貌堂堂”中“貌”是主语性成分,“堂堂”是谓语性成分。“貌”是“堂堂”说明的对象,是相貌标志之意。这类结构整个词意义是上作为一个整体,主要描写人、物、行为、现象等的情态状貌。
《元》中的陈述式ABB结构大致有以下特点:
(1)这些ABB中的B主要是形容词性质的。其次是动词性质的,名词性最少。
(2)从意义上看,表液体的A占了46%,几乎一半,多是“水,泪,雨,汗,血,油”。例如:“雨淋淋、泪蒙蒙、泪纷纷”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A可以转化成双音词。“气冲冲”和“怒冲冲”可以说成“怒气冲冲”,“气汹汹”可以说成“气势汹汹”,“热腾腾”可以说成“热气腾腾”。
3.并列式。
并列式ABB结构共有33例,占全书的19.1%。其中,A多由拟声词性成分充当。它与BB都是摹拟自然声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分别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对某一对象加以说明。其中A的摹拟比较客观,BB的摹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旨在增加声音的复杂性、形象性和延长声响的时间,带有夸张的意味。这类词有:
廝琅琅 碜磕磕 不登登 古鲁鲁 各剌剌 扑簌簌 疏剌剌 稀剌剌 吸力力 骨都都
例中“骨都都”,“骨”“都”都是摹拟海水翻腾的自然声音。“都都”两个音节重叠起来,就带有主观的估价意义,增加了声音的成分,延长了声音的时间,更具有描写性。此类ABB式A和BB共同摹拟自然声音,描写人、物、行为、现象的声响状态,A与BB之间保存着明显的并列关系。这类中A与BB的组合关系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A和BB共同组合起来,摹拟一个复杂的声音。如:“黑喽喽、稀剌剌、忽碌碌、勃腾腾、忽剌剌、鼓咚咚”等。
(2)在BB的前面缀上一个别的衬字构成,这个字只不过是为了唱词格律的需要配上的一个音节。如:“可呸呸、各剌剌、土鲁鲁”等。
4.重叠式。
重叠式ABB共有15例,占全书的8.1%。其中,AB为一个词,后面B是对第二个音节的重复。从结构关系上,ABB可以看作是由AB通过不完全重叠B构成的。AB可以单独构成词,书中只有少数这一类型的词。如:
明朗朗 黑暗暗 明晃晃 宽绰绰 平坦坦 冷清清 亮堂堂 硬梆梆 慌张张 翻滚滚
重叠式ABB中,AB如“慌张”是双音性质形容词,通过不完全重叠构成ABB结构。这一类是作者为了韵文格律的需要随时凑上的,只是一经凑上,AB扩展为 ABB后,尽管基本语义没有变化,但性状范畴变了,语法功能大为增加。BB就逐渐虚化为词缀,整个结构也就具有ABB结构的各种性质了。
二 《元》ABB结构中BB的性质
1.BB的意义和功能。
我们从ABB结构中BB的意义和功能来看,BB虚化程度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意义实在。BB是一个独立使用的自由语素,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如: “茫茫”意为“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可用于白茫茫。这些叠音成分,都是《元语言词典》作为词条收入并加以解释的,独立性强。它们有具体的词汇意义,能够脱离A成分自由地使用。
(2)意义由实在向虚化转变。BB在语义上有较明确的意义,但在语法上不能自由、独立地使用。如:“冷丝丝、亮晶晶、乱哄哄”等。这类结构中BB的语义往往要与A成分相联系才能更清楚地体现出来。
(3)意义虚化。在ABB中,有少数BB意义很空灵,类似于后缀的成分。如“乎乎、巴巴”等。这类BB在词汇意义上对A所起的补充描写作用不很大,常和一些带有贬义的形容词或中性词组合,使整个ABB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2.BB与A的选择组合关系。
由于BB虚化程度存在差异,在与A的组合上有极大的选择性,可以分为三类:
(1)BB只能跟一个A组合,表现为单一选择性。如:“雄赳赳、病怏怏、冷冰冰、战兢兢、眼睁睁、冷清清”等。这类BB语法化程度最低,现代汉语中多有延续元代汉语的这种用法。
(2)BB可以跟少数几个A组合,表现为有限选择性。如:“沉沉”有“黑~~、 昏~~”,“恹恹”有“病~~、苦~~、闷~~”。这是因为一个语言单位虚化为语法成分之后,多少还会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这些残留的特点既是考求虚词来源的线索,也会对虚词的用法产生一定的限制。《元》ABB中大部分BB都处于语法化的这个阶段。
(3)BB可以跟多个A组合,表现为多项选择性。如:“巴巴、乎乎、溜溜”等。这类BB语义基本上已经虚化,很难体会它对A的补充说明作用。BB具有较强的黏着性,与A结合紧密,二者凝合为一个词,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看作词缀。
伴随着ABB结构词汇化过程,BB处在一个由独立的句法成分向构词后缀的发展过程之中。在《元》ABB结构中, BB虚化程度越强,A的聚合范围越大。
三 《元》中ABB结构丰富发达的原因
1.ABB结构的起源。
ABB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在《楚辞》屈原的作品中,ABB结构大量出现。其中A可由单音节形容词或名词充当,如:
(1)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茫茫之无仪。(《九章·悲回风》)
(2)份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离骚》)
(3)惨郁郁而不通兮,蹇诧傺而含戚。(《九章·哀郢》)
由于这种三字状语比较适合楚骚体的句式要求,所以在《楚辞》中频频出现。除了ABB式以外,还有ABC式,上面例(2)中的“斑陆离”,例(3)中的“蹇诧傺”即是。这种三字状语的组成,常常是在一个连绵词前加上一个表性状的字,当这个连绵词是叠音词时,就形成了ABB结构。
连绵词在周秦西汉时代很发达,《诗经》、《楚辞》中被大量使用。但是,连绵词不直接表述事物,有概念表达不明的缺点。为了适应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在使用时往往前面加上一个表性状的字,形成ABB结构。ABB较叠音词在摹声绘景方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由于“A”类成分的介入语义表达更明确,而且还满足了句式要求的需要。
2.ABB结构的成因。
ABB结构的加速发展,是随着中国最为典型的韵文形式—诗歌的繁荣时代到来而开始的。唐以后,ABB结构日益增多,至金元时期达到顶峰。元代是ABB结构大规模出现的时期,这大概与元曲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认为《元》中ABB结构丰富发达大致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汉语词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朝着双音化趋势发展的。三音节ABB结构语言个性化程度强,口语化程度高。作者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
(2)《元》是一种说唱艺术,唱词讲究音韵、格律和对称。ABB结构大都是状态形容词,状物拟声、表现情貌,具有强烈的描述性。语法功能灵活多样,可以充当状语、定语、谓语等多种句法成分;能产性强,不仅形容词性成分,名词性和动词性成分也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几乎所有表示颜色状态情绪的词,都可以加上BB构成ABB结构。
ABB结构这些自身特点使得它恰好适应了元曲这种文学样式,在元曲中逐渐丰富发达了起来。
注释
①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73页:带后缀的形容词,包括ABB式:“黑乎乎、绿油油、硬邦邦”。邢福义《现代汉语》第23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7月),也都将ABB结构归入附加式合成词。
[1]明·臧晋叔.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杨建国.元曲中的状态形容词[A].语言学论丛9[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赵建功.元杂剧中的重迭词试探[J].郑州大学学报,1982(1):96.
[4]李海霞.先秦的ABB式形容词组[J].古汉语研究,1991(4).
ClassNo.:H109.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OnABBStructureAdoptedintheBookDramaSelectionofYuanDynasty
Han Huihui
Yuanquxuan is a drama selection of Yuan Dynasty ,which is structured by the ABB style . We studied the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ABB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reference fill-style, statement-style, side by side and overlap style. The nature of BB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 BB and part A are also discussed deeply in this paper .The reasons why the ABB structure is used widely is explained.
ABB;structure;nature;causes
韩慧慧,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词汇学。
1672-6758(2012)06-0122-2
H10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