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

2012-04-0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传统

曾 斌

(四川理工学院 政治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衡量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时,会发现传统只是一个历史概念,不符合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现象都将会被淘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只能在外来优秀文化当中相互碰撞才能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而外来优秀文化也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机整合才能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 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是经历一个从认识、经历到结合成功运用,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一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斗争中,能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特点,红军所处在的特殊环境,充分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毛泽东思想。二是上个世纪7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后,最终确定了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果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地探索出了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三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党结合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了如何建设、建好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课题,在完善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更进一步地具体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四是十六大一来,我当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几个重要战略的提出,这些战略的提出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讲,极大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融通的内在根源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推动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成分的有着相融、相通之处,也正是因为这种融通性,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地融合,大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融通之处:

首先是共产主义构想与天下为公理念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生产资料公有制,“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1];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等等。所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原则。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劳动人民来创造的,他们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关键力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春秋时代,以儒、道、墨为首的诸子百家就分别对大同社会进行了不同的详述。孙中山时刻以“天下为公”自勉,可见,中国传统“大同”“公天下”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有共通性。唯其如此,共产主义才能够同中国的传统大同思想如此的深度融合在一起并推动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例如毛泽东在讲解共产主义时,就将其描绘成“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公共的育儿院、蒙养院、学校、图书馆、银行、工作、消费社、剧院、病院”[2]等等。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夺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制度本质后,马克思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在社会分配领域的重要体现,对于按劳分配的内涵,马克思是如此解释的:“每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3]按劳分配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以劳动量作为劳动产品分配的标准,劳动成为计量生产者获取生活用品的唯一尺度,劳动者的收益与其付出的劳动量是成正比的,从而与剥削制度下的分配制度有了根本性区别。按劳分配的实质在于“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按劳分配也被视为是一种公平的分配制度。但是,马克思又指出,虽然按劳分配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按资分配的弊端,但是这种分配方式还不能完全实现公平。因为,按劳分配制度所彰显的公平只是在实现了劳动面前的人人平等,而问题是劳动本身是不是平等的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不同的人在体力和智力上并不完全相同,体力和智力较高的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劳动量必定大于体力和智力较弱的劳动者,由此就会产生劳动者获取劳动产品数额上的差异。因此,按劳分配虽然没有承认社会主体阶级上的差别,摒弃了剥夺制度,但是却在事实上承认了劳动者劳动能力上的差别,默认了不同劳动能力所带来的天然特权。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只不过中国传统“大同”理想是建立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贤的追求,而共产主义世界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目标,但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同”理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国重民、重宗族观念的融通。马克思主义是起源于欧洲近代科学理论体系,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认可和应用,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社会成员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的人学思想。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人学思想,历代封建王朝都将“新民、爱民、重民”作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这一。《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罔不唯民之承”,“施实德于民”,《左传》、《国语》中也曾多次表达了“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观点。孔子是非常重视重民思想的,在传统的“民、食、丧、祭”等传统的社会风俗中,将“民”列在第一位。孟子则明确提出了古代君王要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观念,他认为只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荀子也非常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思想理论在现代社会仍然起到参考借鉴作用。并且不只是儒家提倡以民为本,道、墨、法等诸家文化都主张“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虽然,这种思想还只是处于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手段,但它却是达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缔造者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民思想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

第三,经世致用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融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封建王朝的思想都是以经世致用为根本目的。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上,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这种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传统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有着高度的相融、相通性。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早在殷周时代,《尚书·洪范》就阐述了“五行”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五种物质元素组成的,开创了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先河。内容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特色浓郁的辩证色彩构成了传统中国哲学,当然,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经世致用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融通性的重要体现。在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上,中国传统哲学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有着高度类似,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体现。如中国传统哲学观注重实践,重视知和行的统一,并提出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张,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特征,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突出一个“新”字,新就新在于马克思将对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理解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实践同样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手段。知“天”求“道”,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察和研究宇宙和人生的开始。有了知天道后,还需要将物质世界的外在之理转化为人的内在之性,达到“化知成识”,但是这一层次只是停留在哲学理论层面,只有通过实践将理论观点付诸于治国安邦的社会实践当中,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可见,在实践观念上,中国传统哲学趋向于道德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则侧重于改造世界,两者观点不完全相同,但就将理论化实践这一观点来看,二者之间还是有着相似之处。所以,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合一”的深刻认识会更有加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提升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全方位的,整个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所以,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实现了传统的农业文化社会主义的升级。马克思主义所构想和提倡未来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建立取消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建国后,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农业问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继续以农村所有制改革为出发点进而带动全面的经济改革。二是对于传统民本思想向着人本思想的价值观转变,正是因为这种转变,才带来了马克思中国化的深入,这一点来说,前面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重民思想,但是这与现代的民本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时的民本思想只是用来麻痹老百姓的,是封建王朝统治人民的工具,在很大的程度上说,这不是真正的民本思想,而到了革命的时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原理基础上得到了新型的全面的人本思想,这种思想的基础就是群众史观,正是因为有了群众史观的指导,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才创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路线,并且创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后来,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将人本思想的价值观更加的具体化,在经济建设中,用一种现实的方法来对于以人为本的做法进行了实践的运用,到了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时代,更加的鲜明的将其运用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去,当代,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传统的民本思想最终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转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将实事求提升到实践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关注的焦点,当然,实事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是一种学风的体现,代表着一种学习态度。“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实事求是明确了新的时代内容。二是将传统的小康思想有了新质的飞跃。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学者对心目中的小康社会都做了详尽的描绘,所以,小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传统的小康思想融入到了治国方略中,并且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提升基础之上的。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并相继用“小康”、“小康之家”的概念来解读“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所倡导的“小康社会”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它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明确要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中国哲学中,在很多方面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高度相融、相通的吻合点。这种融通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共同发展外在动力,也是二者之间能够融汇交流、创新发展的内在依据。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共同部分,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通性,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9.

[2]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45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

猜你喜欢

哲学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菱的哲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