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愈碑志文的“变体”风格

2012-04-07徐海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变体墓志铭韩愈

徐海容

(东莞理工学院 中文系,中国 东莞 523808)

韩愈碑志文的“变体”风格

徐海容

(东莞理工学院 中文系,中国 东莞 523808)

韩愈的碑志文在思想内容上以弘扬儒学精神为核心,在文体特征上则改骈体为散体,使用清词丽句,文笔流畅生动,特别是引入传奇小说的笔法,强化议论抒情,这就使得其碑志文情感浓郁、气势充沛,写人记事灵活生动,精工传神,呈现出明显的“变体”风格,影响深远。

韩愈;碑志文;文体

碑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其源远流长,刘勰《文心雕龙》专设《诔碑》一节,并将其归为“有韵之文”,足见其对碑志文的重视。唐代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达,碑志文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这其中以韩愈之作最 具代表性。据李汉编《昌黎先生文集》统计,韩愈一生共创作包括神道碑铭、墓志铭、圹铭、墓志、墓表等在内的碑志文76篇,约占韩文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就篇目数量而言,位居全唐作家之首。韩愈的碑志文不仅量丰而且质优,为弘扬儒家“道统”精神,韩愈往往突破传统写法,作碑文不拘一格,常因行文需要而改变其体例形式,让形式为内容服务,以“修其辞而明其道”[1]P112,其碑志文无论是在语言运用、情节描写,还是在体例格式方面,都贯串着新奇的独创和灵变精神,体现出和前人大不相同的特点,茅坤就常以“澹宕多奇”[2]P802、“奇崛”[2]P851、“变调”[2]P824、“变体”[2]P797、“别是一调”[2]P613评价之,又云:“世之论韩文者,共首称碑志。”[2]P368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也云碑文“古今作者,惟昌黎最高,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3]P52,对韩愈碑志文“变体”风格作了高度评价。我们分析如下文。

一 语言句式的清新优美、流畅自然

韩愈以前,碑志文坛盛行骈体。蔡邕的碑志就采用了汉赋的写法,所存世碑志皆如此,追求对偶用典,堆砌词藻,句式整齐划一,显得机械死板而缺乏变化,林纾批评说:“以铭辞作碑文体,盖一味求古,是中郎一病也。”[4]P53其后碑文家孔融、孙绰步蔡邕后尘,莫不如此,可以说汉魏六朝的碑志文都是以骈赋文形式写作,内容上“铺排郡望,藻饰官阶。殆于以人为赋,更无质实之意。”[5]P29唐初文坛延续陈隋遗风,以虞世南、上官仪为代表的碑志作家,以南朝徐陵、庾信为宗,行文追求骈辞丽句、藻饰用典,形式主义风行。至盛唐时被誉为大手笔的张说虽对碑志文作过相关改革,但在文体形态上仍推崇骈俪之体,如其《开国公郭君碑奉敕撰》写墓主文韬武略、勇猛善战、屡战屡胜:

“惟公气猛而性和,量宽而精锐,沈谋可以掩蓍蔡,雄断可以夺鬼神。故常糟粕韬钤,刍狗风角。然其树恩结信,立威用武,垣赫如风涛,荡震如雷雨,战必克,攻必取。”[6]P1366

其他如《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鄯州都督安公神道碑铭并序》、《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等,亦如此,无论写墓主军功还是政绩,语言上骈四俪六,雕琢字句,堆砌典故,追求对仗声律,充斥着奢华虚美之风。特别是因为过于追求颂美铭功,使得行文未免浮泛空洞,流于冠冕堂皇华而不实,不乏公式化、概念化倾向[7]P1119-1120。其后古文家李华、梁肃等,虽以秦汉古文体式写作碑志,句式上骈散结合,语言也追求散化。但整体变化不大,特别是行文推崇尚书体的语言格式,以四字句为主,四平八稳,质实古板,显得严谨有余,灵活不足,在文采上更逊一筹。

韩愈发动文体革新运动,在碑志文领域,冲破了骈文专事雕琢、竞其浮华的影响,以新体散文的语句代替四六骈俪之句,比前辈作家的骈散结合、偶有散句等更进一步,韩愈的碑志文语句清新流畅,灵活自如,言文一致,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刘大魁《论文偶记》云:“文贵去陈言,昌黎论文,以去陈言为第一义。”[8]P1202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里赞美樊绍述的文章不仅“辞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惟古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这里与其说是赞美樊绍述,倒不如说是韩愈“夫子自道”,借此表明自己碑志文体改革的基本思想。韩愈再三强调“词必己出”“文从字顺”,追求语句的清新生动流畅自然,力求独创和变革,而不是寻章摘句、袭蹈前人的文字,如《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里描写恩人马氏祖孙三代人的容貌,文笔清新优美,描写逼真生动,取得了骈文难以表达的效果:

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牙,称其家儿也。

再如《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写墓主乐施好义、为官宽仁:

“君天性和乐,居家事人,与待交游,初持一心,未尝变节有所缓急曲直薄厚疏数也。不为翕翕热,亦不为崖岸斩绝之行。俸禄入门,与其所过逢吹笙弹筝,饮酒舞歌,诙调醉呼连日夜不厌,费尽不复顾问,或分挈以去,一无所爱惜,不为后日毫发计留也。”

其他如《阳平路公神道碑铭》、《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考功员外卢君墓铭》、《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等碑文,都有这方面的语言特点。茅坤赞《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语多跌宕”[2]P767,赞《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隽才逸兴”[2]P775,沈德潜赞《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凛凛有生气,铭词古奥,亦韩公独创此格。”[2]P782钱基博评论韩愈碑文的语言特点说:“韩愈答李翊书‘唯陈言之务去’,铭樊绍述曰:‘唯古于词必己出’观其《平淮西碑》、《南海神庙碑》、《乌氏庙碑铭》、《魏博节度使沂国公先庙碑铭》、《袁氏先庙碑》,杌範浩颂,故为朴茂典重,而无一字一句袭诗书,《施先生墓铭》、《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唐故相权公墓碑》、《故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仿佛崔蔡出以矜慎简练,而无一字一句袭班范,只是融其气格而不袭其字句,含英咀华,所以不及!”[9]P124

韩愈碑志文语句多变的基础是韩愈“融六经之旨”之丰厚的学识、好学上进的人格精神和坚定的政治理想,林纾赞扬说“以纵横之才气入碑版文字,终患少温纯古穆之气。昌黎步步凝全文,不患此弊耳,至于表忠观碑则别为一体,亦为古今杰作。”[4]P56韩愈碑志文用语虽重视新奇独创,但少艰涩生硬之笔。正所谓“其气浑灏以转,其辞铸炼以嶷;气载其辞,辞载其气;奇字奥句,不见滞笔;豪曲快字,不见佻意;骨重气使,章妥句适。”[9]P123茅坤也评论韩愈碑志文“造语怪伟”[2]P621。

二 引入传奇笔法,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韩愈的碑志文更多呈现小说色彩,这固然是时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与作者本人的兴趣爱好更有着莫大的联系。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中国文学史中别有一可注意之点焉,即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运动实同一时,而其时小说之作者,实亦即古文运动之中间人物是也”[10]P2,很明显所称“中间人物”即是韩柳。

韩愈喜欢传奇小说,其碑志作品大胆运用传奇小说写法,选取典型事例描写墓主,绘声绘色,情节描写传神逼真,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如《河南少尹李君墓志铭》中耿直刚强的李素,《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中爱民如子的韦丹,《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中忠勇敢谏的孔戡,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中飘逸脱俗的郑儋,《清河张君墓志铭》中刚烈忠勇的张彻,《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中骨气奇高的薛公达等。此尤以《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为突出,写其向处士侯高骗婚一节,富于传奇色彩:

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王适)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妪)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6]P3373-3374

这段描写,和传统碑志文相比,的确不伦不类,颇显怪异。此处典型细节描写,幽默风趣,从结构上看,恰如锦上添花,使得王适的形象更加饱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因此这篇碑志更像是一篇精彩的传奇小说。而其他几个人物的形象,相互映衬,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王适的奇谲,媒婆的狡黠,侯翁的迂直。文章风格的“奇”,描写对象的“奇”,和谐一致,写法新颖独特。韩愈的碑志文记人写事多采取了传奇小说的手法,突出典型环境典型细节的描写,借以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个性,使得作品具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可以说,将碑志文传奇小说化,是韩愈的一大创造和贡献[11]P35-36,正如季镇准所云:“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是一个例子,它表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平凡幕僚而有非凡涵养的人物,更著名的是《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文中既叙述了‘天下奇男子’的生平事迹,末了还叙述了另一奇士侯高嫁女给王适的滑稽故事。这个故事在墓志上,好像有伤碑志文的严正,但却使天下奇男子王适的形象更突出了,这其实是用传奇文笔法来写碑志文的,属于小说化的碑志文,从而与六朝以来那种‘铺排郡望,藻饰官阶’的公式化概念化的碑志文相区别。这种碑志文,无异于人物传记,是史汉经传文的影响,也是当世传奇文的影响。”[12]P1

韩愈碑志文好用传奇小说手法塑造人物,文笔新颖灵动,可谓对传统碑志文的创变,这固然和文体革新有关,更和当时小说文体的发展成熟有关。陈寅恪云:“夫当时叙写人生之文衰弊至极,欲事改进,一应革去不适描写人生之已腐化之骈文,二当改用便于创造之非公式化之古文,则其初必须尝试为之。然碑志传记为叙述真实人事之文,其体尊严,实不合于尝试之条件。而小说则可为驳杂无实之说,既能以俳谐出之,又可资雅俗共赏,实深合尝试且兼备宣传之条件。此韩愈之所以为爱好小说之人。”[10]P3-4就当时文体的互动借鉴关系,指出唐传奇对于韩愈碑志文创作的影响。

三 强化议论抒情,气势充沛、思虑深沉

韩愈碑志文一改前辈作家重记述铺叙的传统写法,在碑文中大加议论抒情,甚至以议论抒情为文,《襄阳卢丞墓志铭》、《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李元宾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等便如此。典型如《柳子厚墓志铭》,行文前半部分叙写柳宗元的为官有方,对其在柳州的政绩诸如革除陋俗、兴办教育等,重笔书写。而后半部分写至柳宗元的交友之风时,韩愈议论抒情,对柳宗元的人品胸怀倍加赞赏,其一反碑志文重记叙少评论的体例,进一步借题发挥,大加抒发:

呜呼!时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6]P3365-3366

再如《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通过追忆与马家三代人的见面来抒发感慨之情,凄楚伤感,悲哀苍凉,感情之复杂,扣人心弦,文章后半部分写道:

后四五年,吾成进士,去而东游,哭北平王于客舍;后十五六年,吾为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马畅)卒,哭之;又十余年至今,哭少监焉!呜呼!吾为耄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于人世何如也!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6]P3369

借写墓主全家的种种不幸,抒发了深沉浓郁的感情,堪称优美动人的文学散文。对于王侯,不载其官阶、郡望、家世、族谱,而唯独以离合死生之迹取胜,不落窠臼,避免俗套,也是一种创新写法,虽不是碑志正体,却取得了正体难以取得的效果。可谓“抚今追昔,感慨存亡,旨在抒情”[9]P124。

其他如《女挐圹铭》、《乳母墓铭》、《贞曜先生墓志铭》、《韩滂墓志铭》等,都是抒情意味浓厚的文字,茅坤评述说“昌黎摹写其情,悲惋可涕”,“一篇交谊之情”[13]P64。韩愈的碑志文气势充沛,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这固然和其文人性的品格经历有关,更和当时中唐政治衰朽、吏治腐败、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有关,韩愈有感于王朝不振,儒学维危,故在碑志文大力疾呼,发不平之鸣,挽狂澜于未倒,借以振兴士风,恢复儒学的统治地位,迎来王朝的政治中兴,这就形成了其碑志文气势刚强有力、议论抒情激越愤慨的特点。

四 体例格式勇于创变,不拘俗套,灵活多样

碑志文自东汉起,就形成了固定的写作程式,其体例完整,格式规范,通常先从墓主的家世背景写起,逐一铺叙其才华品行、生平履历等,结构上前志后铭,两相结合,遂成定制。韩愈以前的碑志作家如蔡邕、张说等自不论,就是李华、梁肃、独孤及、权德舆等古文家写碑文也均循此例。而韩愈的碑志文在体例格式上则突破传统,力求创变。其既有常规的写法,即志铭结合的作品,所谓:“以史传叙事之法志于前,简括其辞为韵语缀于后。”[4]P22也有非常规的写法,即有志无铭或有铭无志的作品。但无论常规写法还是非常规写法,其内容体式上都充满着革新变化,力避行文死板呆滞之弊。

韩愈碑志文的常规写法,往往表现在为达官贵人所作的碑志文上,一般都是无法推辞不得不写的,如《平淮西碑》,歌颂中唐君臣的丰功伟绩,其平稳工整。厚重有力,体例极为谨严雅正,林云铭评之:“庄重有体,古雅绝伦。”[2]P660《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是韩愈奉诏为权臣田宏正所作,行文四平八稳、庄重规范,曾国藩评曰:“序文疏简,著意在铭诗,而终不称其先世功德一字,可谓有体。”[1]P402其他如《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阳平路公神道碑文》、《衢州徐偃王庙碑》、《曹成王碑》、《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唐故相权国公墓碑》都是此类志铭结合的正体式传统写法。韩愈虽为达官贵人写碑志,但能在具体写法上做到灵活处理,对于达官显宦,有功勋就据实写之,对于有功有过的也只着重记其一二功勋,其余罪过则回避,对于平庸或人品不佳的权贵,则或罗列其官位、勋爵、家世、祖考、生卒概况,或只谈交往琐事等成文,《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唐故昭武校尉守左金吾卫将军李公墓志铭》中就是采用直叙墓主生平的写法。权倾一时的李道古,《新唐书》本传说其“巧于宦,便佞倾下”[14]P3584。《旧唐书》本传载“道古便佞,奸以事君”[15]P3643。韩愈在《唐故昭武校尉守左金吾卫将军李公墓志铭》里,也是凭记载李道古的历官及父、妻、子、女简况而成文,通篇无一句奉承溢美之词,甚至还有贬斥之笔。茅坤认为:“直叙,然中有讽刺与称美处,不爽尺寸。”[16]P371由此可见韩愈写碑志信史求实,即使压力之下仍不失秉笔直书,不愿阿谀逢迎的严肃的写作态度。也可见其酌情酌理成文、力避谀墓、善于灵活变通的写法。

韩愈有的碑志有志无铭,或者有铭无志;还有的碑志以散体文字为铭词或以韵文为志,可谓非常规写法。就是从各篇的具体内容结构上看,也不是按照传统写法,从墓主家世生平一直写至卒葬,而是因人因事而异。有的先记家世生平,后再补叙事迹功勋;有的先写其事迹,再追记世系生平;也有的基本上不写家世生平,只写其主要事迹。如《孔公墓志铭》一文“语多跌宕”[2]P767,从墓主主动上书辞官为写起,突出表现他“忧国忘家”、不贪高位、主动让贤的品质,正如郭预衡先生所评:“全叙一人家世,仕履,但也不同于一般写法,《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叙孔公事迹,不是先叙家世,而是先从其辞官写起,其次讲做官经过,最后追述祖系。”[17]P186-188而《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历官行迹,撮其大者于前,而递详于后,此法易使人爽目。而欧阳、王宗之,变态百出矣。”[2]P737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也认为:“此文已开王荆公文法。”[2]P737《曾国藩全集·读书录》总结说:“或先叙世系,而后铭功德,或先表其能,而后及世系;或有志无诗,或有诗无志;皆韩公创法。后来文家踵之,遂援为金石定例,究之深于文者,乃可与言例。精于例者,仍为笔知文也。”[18]P466指出韩愈碑文体例格式方面因行文需要而不拘常规、灵活多变的特点。

韩愈碑志文都有各自的风貌,往往因人而异,随事而变,很少有固定的写作程式。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以奇人著为奇文,文以人奇,人以文而益奇矣”[2]P802。文章风格与墓主性格吻合,奇人奇文,倒更像是墓主本人所写。正如储欣所称:“非天下奇男子,不足以发公之文;非公之文,亦无以传天下奇男子,交相得者也。”[2]P727《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一文跌宕自如,好似墓主刘昌裔的为人行事风格。茅坤说:“刘昌裔为人,多倜伥儋宕,而公之文亦称。”[2]P727《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墓主是古文家樊宗师,樊文以艰涩险怪著称,这篇墓志就模仿樊氏行文,语句多生涩古奥。至于《唐故相权国公墓碑》,储欣《唐宋十大家文集录》卷六云:“权公和平长厚,故墓碑一出以和平之词。”[2]P691而《柳子厚墓志铭》,其“不平之鸣”的痛切感情贯穿全文首尾,大加议论抒情,此文是韩愈碑志文中较长的一篇,通篇痛诉,更像柳宗元的孤愤之词。所以李涂赞扬说“退之志樊绍述,其文似绍述,志柳子厚,其文似子厚,春蚕作茧,见物即成性,极巧”[19]P69,“退之诸墓志,一人一样绝妙。”[19]P68“退之墓志,篇篇不同,盖相题而设也。”[19]P71近人钱基博也以“随事赋形,各肖其人”[9]P123之说,指出韩愈碑志文力求创新、灵活多变、避免千篇一律的写作特点。

韩愈的碑志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文体改革精神为主导,将碑志文创作与时代政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学的政教功能,使得其碑文呈现出刚正弘毅、经世致用的精神风貌;在文体规范上更是极尽变化,处处创新,其感情浓郁、气势刚健,最终形成鲜明的“变体”风格,并成为当时碑志文创作的范式。刘禹锡《祭韩吏部文》说韩愈“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20]P7604,可见其碑文在当时的广受欢迎,杜浚《杜氏文谱》卷一也云“碑铭惟韩文公最高。每碑行文,如人之殊头面首尾,决不可再用蹈袭。”[16]P414韩愈的“变体”碑志文影响深远,宋代文人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曾巩等,写作碑志文,就多取法韩愈,正如钱基博云:“碑传文有两体:其一蔡邕体,语多虚赞而纬以事历,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人碑多宗之。其一韩愈体,事尚实叙而裁如史传,唐以下欧、苏、曾、王诸人碑多宗之。”[9P360

[1]韩愈.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3]吴讷,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林纾,等.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章学诚.文史通义(卷8)[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董诰.全唐文(卷227)[C].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周敏.韩愈碑志的创革之功[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5).

[8]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3.

[9]钱基博.韩愈志[M].北京:中国书店,1988.

[10]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1]何法周.韩愈新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12]季镇准.韩愈诗文革新评注·前言[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3]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1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80)[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刘昫.旧唐书(卷131)[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于景祥,李贵银.中国历代碑志文话[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

[17]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8]曾国藩,冯晓林.曾国藩全集(卷8)[M].长沙:岳麓出版社, 1994.

[19]陈骙,李涂,王利器.文则·文章精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0]刘禹锡.刘禹锡集(卷40)[M].北京:中华书局,1990.

(责任编校:王晚霞)

I206

A

1673-2219(2012)07-0025-04

2012-05-30

徐海容(1976-),男 ,陕西渭南人,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变体墓志铭韩愈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