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2012-04-07栾亚丽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栾亚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党执政兴国理念的升华和新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理论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如何?笔者试图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视角对此做出探索。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在批判现实基础上指向未来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都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2]自然界本身不是人的身体,但它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人作为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所以人应该尊重、爱护大自然。恩格斯也曾宣称:“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人对自然改造的实践构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属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大,不可再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党从我国社会建设实际出发,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生态平衡,不仅体现社会建设实践的务实精神,还体现党和政府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追求的一种高境界的文明程度,更体现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成为我国从工业文明向更高境界的生态文明过渡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2)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深化与提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推进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政治文明,并将它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社会建设列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格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尽管没有明确其战略地位,只强调它的重要性,但“生态文明”已经作为战略任务得到全面实施,并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党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彰显中国共产党对科学发展理念的价值考量与升华。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诉求,极大地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许多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这些矛盾和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价值论高度重新审视发展战略,不能再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鉴此,党作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抉择。

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形成协调统一状态是一致的。生态文明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不仅使经济做到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会求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只有生态文明抓好了,才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前提保证,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党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考量和升华。

二、生态文明及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

从词源学考证,“生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在西方,生态一词的英文为“ecology”,源于希腊文oikos,意指家、房子、栖息地。“生态”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是指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彼此间的互动关系。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不乏关于“生态”思想的描述和记载。《周易》中有:“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4]《尚书》载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写道“天人之际,合而为一。”[6]这三处描述蕴含着遵循天地相宜,才能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的道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生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简文帝的《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对息妫容貌的描述时有:“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7]

“生态”本义是指“生物之家”,即自然界的生物或生命现象的家园和住所,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协调的完整系统。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生态文明”则是人类实践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称。生态文明理念的出现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并使二者在生态层次上达到统一。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是人类所享有的一种文明成果。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样,是一种文明成果。“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8]人类走向工业文明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出现了温室效应、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人口爆炸、粮食危机等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对此进行理性反思,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建设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正如人类分别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获取好的成果后上升为文明形态一样,人类改造生态环境所取得的良好成果则被视为生态文明,这是人类影响自然界的积极方面,是人类与自然互惠共生,实现自然、社会、人类永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2)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生存环境间的平衡状态。人类在改造自然获取生存和发展物质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其中的积极方面是指:“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起来,即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文明。”[9]这种状态表明,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应以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自身经济发展目标相统一。社会生态系统达到良性运行,社会各种关系相互和谐,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又能做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理念的宗旨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要象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决不能无节制地开发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它要求人们在价值取向上从过去的“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增长模式上从过去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在发展观念上,从过去的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转变。为此,人类不应单纯地去向自然索取,更不能肆意掠夺自然,而要实行生态人道主义,用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大自然,这样才有利于保护人类家园,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对此,恩格斯曾给出经典的诠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0]

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相同重要的地位,使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协调推进、和谐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

(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确保生产力获得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支撑。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旨归。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走出过去以单纯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误区,遵循经济建设行为的生态化、绿色化、无害化原则,将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可承受度相结合,把生态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从而实现生态文明进步和物质文明发展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2)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就要求将生态文明贯穿于政治文明建设之中,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向和价值诉求;将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党和政府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执政的视角,将生态建设成就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级干部树立生态政绩观。政策、法规的制定着重解决生态问题,力图寻求代际之间协调平衡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以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新的政治价值形态。

(3)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性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诉求为人类精神生活开辟一片新天地。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帮助我们改变过去那种“人可以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的错误观念,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误区,形成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精神文明”。所谓绿色精神文明,“是一种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的精神文明,它始终将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目标。”[11]这样,才能使人们能够在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心情愉悦的条件下工作与生活,建设真正的和谐社会。

(4)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文明建设,主要是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以民生为核心,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障、分配等方面工作的社会事业,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为达此目的,就应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将日常工作与生态标准结合起来,关注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社会公正。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深入人心,真正为建设高度的社会文明提供内在精神动力。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策略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在经济建设中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形成的理论新成果,从而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和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当前,面对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应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教育。胡锦涛曾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12]由此,应首先加强全民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使人们在思想上从传统道德观向生态文明道德观转变,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树立对自然的伦理道德关怀。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能够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把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它做为人类对自然界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同时,还应加强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的法治教育,通过普及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增强公民依法建设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得以弘扬。

(2)推广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全球化,因此,加强研发与设计,推广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废料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它可以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降低物质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清洁生产,减少污染和浪费。正如马克思指出:“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13]早在上个世纪,有的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开始倡导和推广循环经济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既发展经济,又保护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目的。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党的十七大对循环经济做出了新要求:“开发和推广、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1]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科学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基础上,遵循物质与能量循环原理,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和高效回收利用为基本途径,以减量化、再利用、多次循环为生产活动的行为准则,实现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方式,实现环境污染的零排放或低排放,达到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从而将经济活动融入到自然界的物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结合,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倡导绿色、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应从现代生态价值观高度看待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既不要被当前接踵而至的危机所吓倒,悲观厌世,又不要对各种危机熟视无睹,盲目乐观,而应适时地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与对策,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努力研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倡导绿色、低碳和节俭的生活方式,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绿色、低碳和节约的生活方式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绿色低碳追求低消耗,要求人们节约资源,使用符合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的绿色产品。这种消费方式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节俭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是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资源从总量上来看是大国,人均却是资源小国。我国人均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和森林蓄积量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1/5、1/4和1/10。以水资源和能源为例,我国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 34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08个。然而,我国工业重复用水率仅20%-30%,单位产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5-10倍。[14]

概言之,未来几十年,资源问题将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我们应按照资源的可承受程度进行合理生产、合理消费。“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1]为此,全社会应大力弘扬绿色、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每个公民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2][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4]周易[M].郭彧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62.

[5]尚书[M].顾迁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33.

[6]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0.

[7]冯梦龙.东周列国志[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6:80.

[8]邱耕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福建论坛,1997(3):24.

[9]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11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11]陈少英,苏世康.论生态文明与绿色精神文明[J].江海学刊,2002(5):45.

[1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9.

[14]邹丽芬.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9):25-26.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