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2-04-07苏全有邹宝刚
苏全有,邹宝刚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近30年来,学界对于孙中山研究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水平之高在近代史人物研究中首屈一指,而丰硕的研究成果又“清楚地显示出孙中山研究正朝一个独立的史学分支—— ‘孙学’发展的趋向”[1],并且“‘孙学’成为一门‘显学’,这在人物研究中恐不多见”[2]。历史的探究总是在不断回顾与反思中前进并且深入发展的,对于孙中山的研究前人已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综述,但目前从宏观层面对其活动区域研究的综论性文章尚未出现。有鉴于此,笔者对近30年来大陆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相关专著和重要论文,以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以期对孙中山研究有所裨益。
一、孙中山与国内
国内的众多地方留下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足迹,这些地方或直接或间接都受到了孙中山的深刻影响。在孙中山活动地域的研究中,孙中山在国内活动的研究是重点所在,并主要体现在广东、广西、湖北、江苏、上海、北京、天津、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域。
(1)孙中山与广东。“广东是孙中山的家乡,他在此生活、学习,发动反清起义,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民国建立,广东又成为他从事捍卫共和、寻求中华民国新生的主要政治舞台;他3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与南北军阀的强权政治抗争。广东,是他实践自己政治理想的根据地、推行三民主义的试验场。因此,孙中山与广东的研究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3]
相关专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术色彩浓厚,别开生面之作有胡波的《岭南文化与孙中山》[4]。其二,综论性著作,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等主编的《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5]、丁旭光的《孙中山与近代广东社会》[6]。其三,论文集及文史资料辑刊,如邱捷主编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7]、罗进主编的 《孙中山在广州》[8]、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编印的《孙中山与香山》[9]。其他相关辛亥革命、孙中山研究、广东近代史方面亦涉及孙中山,此处不再赘述。
论文方面,对于孙中山与广东政权、革命运动等领域的研究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与重点。孙中山与广东政权方面,主要从孙中山建立广东政权的斗争[10]、内部关系[11]、决策及历史作用展开探究[12];革命运动方面,主要涉及其领导的广东工人运动[13],其领导的武装起义的原因[14]、性质与特点[15],国民革命纲领的实施与广东社会阶层变化[16]。孙中山与广东经济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是一个亮点,涉及内容有其对外开放思想与广州大都市建设[17]、汕头港的开发建设[18]、其经济现代化理想与深圳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实践[19]、其创办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的活动及其影响[20]、孙中山与广州中央银行[21]、其区域经济思想与珠三角经济圈[22]等方面。对于孙中山广州蒙难问题,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关注,相关文章主要涉及其首登何舰[23]、何时上舰[24]、陈策在此时的活动与作用[25]、各方调停[26]、楚豫舰与永丰舰[27]、此事件的主谋者[28]等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孙中山与广东研究中争鸣最大的当属其祖籍问题,有数十篇文章展开讨论,主要观点有 “紫金说”[29-30]、 “东莞说”[31]和 “江西说”[32]。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新世纪以来相对沉寂。然而就在不久前又有报道《和平或取代紫金成为孙中山祖籍地》[33],可见学界对于孙中山祖籍问题意见并未达成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挖掘史料,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孙中山有生之年在广东活动广泛,除上述研究之外,学界还对孙中山与广东商团叛乱问题[34]、与广东帮会关系[35]、与广东大学[36]、与香山买办[37]以及广东都督选任风潮[38]、翠亨故居[39-40]、广州马路建设[41]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不一而足。
总体来看,对于孙中山与广东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进行了一一梳理探究,若和孙中山与其他地域研究相比,其成果之丰硕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孙中山与广东革命、孙中山与广东经济、孙中山广州蒙难、孙中山祖籍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2)孙中山与广西。孙中山曾多次莅临广西,领导过广西3次武装起义,发动援桂讨陆战争,驻节桂林督师北伐,规划广西交通建设。这些举措对广西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学界对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关于孙中山与广西的综论性研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的《孙中山先生在广西》[42],对研究孙中山与广西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论文方面有蓝常周的《孙中山与广西》[43]和秦扈江的《孙中山与广西》[44]等。
孙中山与广西的起义及北伐等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大体来看,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孙中山与梧州和桂林。1999年召开的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结集出版了《孙中山北伐与梧州》[45],该书在研究孙中山与广西,特别是其与梧州方面的内容十分广泛。2005年出版的《孙中山在桂林》[46]记述了孙中山1921年底至1922年4月间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督师北伐等革命活动。之外的相关论文涉及到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47]、孙中山与梧州善后处[48]、孙中山援桂讨陆之战[49]、梧州在孙中山北伐中的作用[50]、孙中山讨伐老桂系之战中的政治军事策略[51]、孙中山与马林的桂林会晤[52]、孙中山与广西会党起义[53]等方面。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思想对于广西的交通、经济发展亦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方面的研究涉及孙中山开发广西的思想[54]、改良西江设想的意义[55]、广西铁路建设的构想[56]、发展广西经济的思想[57]、建设广西钦州港的思想[58]、广西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实践[59]、广西近代城市建设思想[60]等。
此外,对于孙中山与广西的其他研究还有孙中山与广西各族人民的关系[61]、孙中山与广西华侨[62]、孙中山教育思想对广西的影响[63]、新桂系“自治”法律思想与孙中山民权主义之比较[64]、孙中山与广西要员[65]等。
(3)孙中山与湖北。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推动者和主要领导人,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因此孙中山与湖北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湖北武汉方面。
孙中山与武昌起义的相关研究涉及到的问题有:其一,孙中山与武昌起义前的问题,如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起义中的军事冒险主义[66]、孙中山在同盟会整顿和建设方面的得失[67];其二,孙中山与武昌起义,如王瑛提出“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的疑问[68],尹全海分析了孙中山“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的论断[69];其三,孙中山与武昌起义后的问题,如武昌起义后孙中山、黄兴的政治倾向和建政思想[70]、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先致力外交”的选择[71]、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推迟回国的原因[72]。
孙中山与武汉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此方面近30年来的研究涉及孙中山的大T字型战略与武汉的地位[73]、孙中山关于武汉现代化建设的设想[74]、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蓝图看《实业计划》的可行性[75]、孙中山关于振兴武汉的经济构想[76]等内容。
上述之外,对于孙中山与武汉关系的其他方面研究见之于文献 [77]-[79]。
(4)孙中山与江苏。“南京是辛亥革命重要发生地之一,更是孙中山建立的民国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他办公、生活及逝世后归葬之地。”[80]因此,学界对于孙中山与江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孙中山与南京关系的研究方面。
孙中山与南京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孙中山对南京的影响方面,相关论文涉及孙中山对教育事业的贡献[81],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2]、节制资本思想及国家资本思想[83]、土地思想[84],孙中山与审判制度[85],孙中山与南京建都[86]等等,此方面主要是针对孙中山思想对南京政府方面的影响。
孙中山与南京关系的其他研究有孙中山在南京的演讲[87]、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88]、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的祭祀典礼[89]、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纪念孙中山活动研究[90]等方面。
(5)孙中山与上海。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使它成为辛亥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孙中山曾20余次亲临上海,并在上海制定全国经济计划蓝图,改组国民党。因此,学界对于孙中山与上海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丰。
论著方面:其一,对于孙中山与上海的综论性研究,如王耿雄的《孙中山与上海》[91]、王志鲜等编著的《孙中山上海史迹寻踪》[92];其二,图文并茂的一些著作,学术讨论方面不够深入,如汤伟康等主编的《孙中山在上海》[93]、黄亚平编著的《孙中山在上海》[94];其三,属于史料汇编性质的书籍,如秦量主编的《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图录》[95]、汤伟康主编的《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图录》[96]。等等。
论文方面,对于孙中山与上海革命的研究主要是郑灿辉和王耿雄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数篇论文[97-99]。其他专题方面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有孙中山在上海和三大政策的形成[100]、在上海的最后一次演说[101]、建立东方大港和改建上海港计划[102]、与朱德的上海会面[103]、倡建的上海交易所开办[104]、与上海粤帮[105],孙中山的上海行馆[106],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同盟会[107]等。
(6)孙中山与京津。孙中山曾3次莅临京津开展革命活动,并病逝于北京。因此,学者对于孙中山与京津有着一定的探究。
孙中山与北京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政变方面,学者从孙中山与冯玉祥北京政变概论[108]、冯玉祥北京政变与孙中山北上谋和平统一祖国[109]、段祺瑞与孙中山会晤问题[110]、孙中山对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认识变化[111]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对于孙中山与北京方面的专题研究涉及北京湖广会馆[112]、孙中山1912年在北京会晤摄政王载沣问题[113]、北大与孙中山及北交大校训与孙中山[114-115]、民初孙中山在北京的政治活动[116]、孙中山京津保战略与反复辟斗争[117]以及孙中山逝世北京[118]等。
孙中山与天津的研究尚无专题论述,目前的数篇相关论文只是简单概述孙中山的3次天津之行,并未深入分析某一史实,因此在孙中山与天津方面可开垦的处女地还很多。
(7)孙中山与港澳台。关于孙中山与港澳台的研究,近30年来涌现出大量论著论文。论著方面主要为综论性的研究,如李进轩主编的《孙中山先生革命与香港》[119]、刘家泉著作《孙中山与香港》[120]、政协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孙中山与香港》[121]、盛永华主编的《孙中山与澳门》[122]以及 《孙中山与澳门图集》[123]。
孙中山与香港和澳门有着密切而独特的关系,论文方面学界在此领域多有涉及。然而总体来看,综论性研究的文章众多但深度欠缺,且多发表于通俗性历史读物上。具体来看,以“孙中山与香港”、“孙中山与澳门”为题的文章就达数十篇,而相关专题深入研究的文章甚少,主要成果见文献[124] -[128]。
孙中山曾4次莅临台湾,在此方面的探讨虽欠缺深度的文章,但也不乏力作,如文献 [129]-[134],这些文章更多地反映了现实需要,并以祖国统一为着眼点。
(8)孙中山与其他地域。孙中山与国内地域研究中除了对以上重要地域重点探究之外,学界还对其他地域有所涉及,主要体现在孙中山与福建、云南、浙江等地。
孙中山与福建关系的研究体现在其与福建革命和福建发展两个方面。孙中山与福建革命的相关论文涉及孙中山与福建资产阶级革命党[135]、孙中山与闽南地区护国军反袁起义[136]、孙中山与福建华侨[137]、孙中山与福建两次护法运动等[138]。孙中山与福建发展相关论文涉及从孙中山建国思想看福建经济的发展路径[139]、孙中山对福建交通建设的宏伟构想[140]、孙中山与厦门东渡港建设等[141]。
孙中山与云南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与云南革命方面,具体论文涉及孙中山与云南辛亥革命[142]及孙中山与云南自治讨贼军[143]、孙中山与驻粤滇军的关系[140]、孙中山与云南要员关系等[145]。另外,还有一篇文章涉及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与云南的发展问题[146]。
孙中山与浙江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孙中山与浙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面,具体论文涉及孙中山在浙江的演讲[147]、孙中山对浙江的视察[148]、孙中山开放思想与浙江建设[149]、孙中山《实业计划》中关于浙江交通的构想[150]等方面。对于孙中山与浙江革命方面,文献 [151]有所触及,其他文章鲜有探索。
上述之外,学界对于孙中山与其他各地关系研究涉足甚微,但仍有相关论文,如孙中山与四川[152]、山东[153]、陕西[154]等地的研究,孙中山的西部开发思想及其在各地的实践等内容[155]。
二、孙中山与国外
如果说孙中山与国内的研究是重点所在,那么孙中山与国外的研究更是不可或缺,因为“孙中山在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在国外渡过了17年6个月”[156]。经过近30年来大陆学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孙中山与亚洲、孙中山与欧美的研究方面,成果可谓是相当突出。
(一)孙中山与亚洲
学界对于孙中山与亚洲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所到过的东亚及其东南亚地区,主要有孙中山与日本、孙中山与越南等地。
(1)孙中山与日本。孙中山曾先后12次到过日本,累计侨居时间长达9年之多,对其思想及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的研究成果在孙中山与亚洲中位居首位。
综论性研究方面有3本著作,见文献[157]-[159]。论文方面涉及“孙中山与日本”的相关综论性文章有将近10篇,其中亦有诸如陈锡祺的《孙中山与日本》[160]之力作。
专题性研究方面,论著有1985年出版的《孙中山与宫崎滔天》[161]、1994年出版的《浪人与孙中山》[162]。论文主要涉及孙中山对日本地震灾民的同情与支援[163]、孙中山与日本“大亚洲主义”的区别[164]、孙中山与日本华侨[165]、孙中山对日观念和态度[166]、日本近代化对孙中山的影响[167]、甲午战争与孙中山[168]、孙中山与黄兴对日战略的异同[169]、日本对孙中山政策的作用[170]、孙中山对日外交思想变化[171]、孙中山联日策略[172]、孙中山与神户关系[173]、孙中山与明治维新[174]等问题,学界在这些方面的探究相当广泛与深入,为孙中山与日本关系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孙中山与越南。孙中山曾5次到越南进行革命活动,学界对其与越南关系的研究成果虽远远逊色于日本,然亦有所体现,主要是孙中山与越南革命、孙中山与越南华侨方面。
其实,对于孙中山与越南革命、孙中山与越南华侨的研究是统一于一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主要涉及的论文有峥嵘的数篇文章,整体来看主要探究了孙中山在越南华侨中的革命活动[175]以及越南华侨对祖国的民主革命所做出的贡献[176]。杨万秀认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对越南革命者发生过深刻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越南民族民生运动的发展[177]。周兴樑从孙中山对越南华侨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在华侨中建立革命组织、华侨支持孙中山并参加革命等几方面论述了孙中山与越南华侨的关系[178]。以上所述均把越南华侨作为一个群体。此外,秦素菡的文章论述了作为越南个体华侨的黄景南在组织上积极支持和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在经济上倾其一生积蓄为革命筹集经费,以及辛亥革命后仍然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救国活动的人生经历[179]。
(3)孙中山与亚洲其他地域。孙中山与亚洲地域研究除孙中山与日本及越南的研究外,还有孙中山或到过或产生了影响的地区,如东亚、东南亚、南亚等。
孙中山曾8次去过新加坡,新加坡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但学界对于孙中山与新加坡关系的研究有所欠缺,正如王金香所言:“研究孙中山与华侨的关系者多注重日本和美国,而对新加坡却很少专门论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漏。”[180]虽然此话于20世纪80年代所言,然此状况却持续至今而无甚大改观。
此外,学界对孙中山与朝鲜革命[181]、印度革命[182]、菲律宾革命[183]以及孙中山泰国之行[184]有所探究,但皆是浅尝辄止,每个地域涉及文章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与众多的史料形成强烈反差,值得学界注意。
(二)孙中山与欧美
孙中山与欧美关系的研究成果比之其与亚洲有过之而无不及。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孙中山与美国、孙中山与苏联的相关研究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出现,可谓是孙中山地域研究的一个良好势头。
(1)孙中山与美国。孙中山与美国的不解之缘源于13岁到达美国檀香山读中学,之后多次莅临美国本土,其革命思想与建国理念均与美国的经验有所关联。
论著方面主要有3部,郝平的《孙中山革命与美国》[185]论述了孙中山革命理想的树立与斗争策略的形成和他在美国活动所受影响的关系,还谈及了美国华盛顿、林肯等政治家及美国民主意识和制度对孙中山政治观的影响。马衮生的《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186]论述了孙中山在夏威夷的主要活动、当地华侨华人支持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事迹、夏威夷对现代中国的诞生所起的历史作用等内容。习贤德的《孙中山与美国》[187]论述了孙中山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同时涉及分析西方列强及苏联对待中国的态度,充分展示孙中山的建国理念与构想以及遭遇的困难与挫折,呈现当时中国各种势力、各种人物在祖国命运走向中表现的不同姿态,以及当时社会的纷繁复杂状况。习文在孙中山研究领域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论文方面,学界注重探讨美国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相关内容涉及孙中山的理想共和国与美国体制[188]、孙中山从美国宪法吸取的思想[189]、美国现代城市制度与孙中山直接民权理论[190]、孙中山对美国铁路的认识[191]、孙中山对欧美民主政治学说的吸取[192]、美国宪政理念与孙中山的宪政思想[193]等方面。
孙中山与美国其他方面的研究体现在孙中山的革命与美国华侨[194]、孙中山与美国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195]、孙中山的美国观[196]、孙中山晚年与美国的关系[197]、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赴欧美筹款[198]、孙中山在美结缘世博会[199]等方面。
(2)孙中山与苏联。孙中山与苏联的关系有异于孙中山与美国的关系,虽然近年来研究孙中山与苏联的成果不少,但多为论文,学界对此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苏联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及孙中山与苏联的联合方面。
苏联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方面,论文涉及到的主题有俄国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200]、孙中山效仿苏联建军模式的理论和实践[201]、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晚年新抉择的影响[202]、苏联新经济政策对孙中山的影响[203]、孙中山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反应[204]、孙中山晚年注重舆论宣传的原因[205]等。
苏联与孙中山合作方面,论文涉及到的主题有孙中山与越飞会谈时间的探讨[206]、苏联与孙中山联盟政策的确立[207]、国际环境与孙中山联俄联共[208]、联俄师俄与孙中山改组国民党[209]、民族主义的裂变[210]、苏联拒绝孙中山西北军事计划的原因[211]、孙中山谋求苏联军事援助[212]、孙中山与苏联联合中的矛盾与分歧[213]、孙中山与共产党[214]、孙中山与苏联重要人物的关系[215]。总之,学界对孙中山与苏联地域研究所涉及问题的程度之深是除美国之外的欧美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
(3)孙中山与欧美其他地域。在孙中山与欧美关系的地域研究中,除美国与苏联之外,对孙中山与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也或多或少有所研究。
孙中山与英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孙中山在伦敦蒙难方面。但以目前的相关成果来看,大多发表于历史通俗期刊,研究不够深邃,主要论述的是孙中山蒙难的经过。相对而言,对于孙中山伦敦蒙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216]、孙中山蒙难中的报道[217]、孙中山蒙难与其革命思想体系的形成[218]较为深入一些。
孙中山与德国关系的研究成果见之于文献[219]-[221],这几篇文章大致论述了孙中山联德活动的来龙去脉。
孙中山与法国的研究亦属于宏观概述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张振鹍[222]、王昭明[223]、何汝璧[224]等人的几篇论文且较有分量。之外,还有吴乾兑探讨了1911—1913年孙中山与法国的外交问题[225]、林辉锋探讨了孙中山与巴黎和会[226]相关问题。相对而言,此方面的探究仍显薄弱。
三、问题与不足
笔者通过对近30年来大陆对孙中山地域研究的成果大致梳理可知,孙中山的地域研究内容多样化、视角及方法多元化,成果斐然。然而,从国内、国外宏观的角度进行俯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研究状况不均衡。在对孙中山的地域研究中,时空跨度甚大,以时间来看,从其祖籍地至其逝世地;从空间来看,从其毕生所经之地至其所影响之地,学界均有笔墨触及。纵观地域史中的孙中山研究,因其所居住、驻留时间长短及其领导革命状况而相差甚大,其研究不均衡实乃应有之义,但某些方面的严重不均衡就值得思考。
孙中山与国内的研究多停留在其所经之处,例如对于广东、广西的研究是学界的重点所在,从孙中山对其直接领导的革命运动到《实业计划》中的城市经济建设、交通发展等方面重点着手,并有突出成就。其他尚未经历之地,或鲜有涉及或并未着手。其实,孙中山的思想影响远远不止所到之地,更多的是对于全国各地无形的渗透与传播。
孙中山与国外的研究可说是其与日本、美国、苏联的研究占重要地位,原因在于一方面孙中山在日本、美国长时间居住,另一方面孙中山晚年与苏联联盟。而其所经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地,学界虽有所涉及,但只是笼统的宏观综论性文章,专题研究不足、深度不够。另外,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其对亚非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孙中山足迹遍及世界众多地域,所交朋友各式各样,人数众多,研究中注重孙中山与国外某个具体人物关系探究亦可开拓研究者视野,扩大研究范围。
(2)比较研究相对较弱。“历史的比较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使在世界史范围内对某个国家历史的研究,只要是涉及较长时段的历史发展,或者是研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历史现象也会涉及运用比较史学或历史社会学比较研究的概念、方法和成果。”[227]通过比较研究,即可找出不同事物的共性与特性,并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相应解释,得出结论。学界对于孙中山地域研究中这一点也有所体现,然研究未能有重大突破的重要一点在于比较研究运用相对较弱。
孙中山思想中很多成分源于日本、美国,其在国外的具体体现与国内之间的差异,其各种思想在全国不同地域内的影响差异均可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目前,学界在不同地域的研究却各自为战,造成广东的专家研究孙中山与广东、湖北的专家研究孙中山与湖北的局面,学者之间联系不够亦制约其研究的发展。
(3)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可以这样说,孙中山地域研究的领域已经很广泛,学术起点很高,但并不能说该领域已经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孙中山地域研究可供挖掘的内容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扩展其研究领域。
例如,对于国内孙中山与香港、澳门的研究很多文章属于综论性的小论文,深度欠佳,这虽然也是历史知识普及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然致力于历史研究的学者不可忽视其内在潜力的可开发性。再例如,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及其交通建设的作用,目前研究中相当一部分地域有所涉及,但更多的却还没有关注。历史的研究不仅在于抓住大起大落的部分,而且更应该关注细枝末节,将更多的“不重要事件”、“不重要时期”纳入研究视野。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新领域的拓展除新的理论方法运用之外,新史料的掌握亦是至关重要。陈寅恪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228]例如,近年来不断有孙中山与苏联关系档案的发现或者揭秘,这对孙中山地域研究中新的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只有不断进行综合,学界才能在孙中山地域研究领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推动其深入发展。
[1] 尚明轩.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来孙中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
[2] 林家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孙中山研究的巨大成就[J].团结,2008(Z):15.
[3] 丁旭光.孙中山与近代广东研究综述 [J].广东社会科学,1998(6):120.
[4] 胡波.岭南文化与孙中山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
[6] 丁旭光.孙中山与近代广东社会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7] 邱捷.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8] 罗进.孙中山在广州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9]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孙中山与香山:孙中山研究文集第三辑 [Z].中印准字 (非)第200142号.中山市:新华印刷厂印刷,2001.
[10] 丁身尊.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的斗争 [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19-28.
[11] 丁旭光.孙中山与广东政权 (1923-1925年)的内部关系简析 [J].广东社会科学,1991(1):71-75.
[12] 吴锡钊.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三次战略决策及其历史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2(5):122-131.
[13] 陈卫民.孙中山与早期广州工人运动 [J].史林,1995(3):53-59.
[14] 饶珍芳.孙中山在广东领导的武装起义原因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54-58.
[15] 周兴樑.孙中山庚子惠州起义的性质和特点 [J].广东社会科学,2001(3):92-98.
[16] 丁旭光.孙中山国民革命纲领的实施与广东社会阶层变化 [J].学术研究,2000(9):71-77.
[17] 杨万秀.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与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J].开放时代,1995(5):50-53.
[18] 陆集源.孙中山关心汕头港开发建设 [J].珠江水运,1998(5):29.
[19] 乐正.孙中山的经济现代化理想与深圳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实践[J].学术研究,2002(10):93-97.
[20] 黄增章.孙中山创办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的活动及其影响 [J].广东社会科学,2007(3),111-118.
[21] 周晓辉,莫春香.孙中山与广州中央银行 [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1-35.
[22] 陈澄波,寿思华.孙中山区域经济思想及其对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4-15.
[23] 余齐昭.孙中山广州蒙难首登楚豫舰考辨 [J].广州研究,1985(1):75-77.
[24] 左双文.孙中山广州蒙难时先上何舰 [J].中共党史研究,1999(1):97.
[25] 陈宏,符和积.陈策在孙中山广州蒙难时的活动与作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94-99.
[26] 梁尚贤.孙中山广州蒙难与各方调停活动 [J].近代史研究,1997(1):207-221.
[27] 皮明麻,郑自来.广州蒙难中的永丰舰 [J].武汉文史资料,1997(2):17-25.
[28] 陶季邑.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主谋者新说[J].军事历史,1997(6):54-57.
[29] 邓铭培,张杰.孙中山祖籍东莞说质疑 [J].历史档案,1989(2):107-108.
[30] 潘汝瑶,何国华.孙中山祖籍问题争论的始末[J].岭南文史,1993(2):44-50.
[31] 邱捷,李伯新.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罗香林教授《国父家世源流考》辨误 [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8-21.
[32] 赖国芳.从《雩邑孙氏族谱》中发现孙中山先生祖籍考的新线索 [J].江西历史文物,1982(1):92-93.
[33] 曾焕阳.和平或取代紫金成为孙中山祖籍地 [N].西部时报,2010-6-22(10).
[34] 李正心.从平定商团叛乱事件看孙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53-60.
[35] 陈剑安.孙中山与广东帮会三杰——一个“和而不同”的个案研究 [J].近代史研究,1993(4):126-137.
[36] 黄义祥.孙中山创办国立广东大学的功绩 [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48-57.
[37] 胡波.孙中山与香山买办 [J].广东社会科学,2007(5):105-110.
[38] 付金柱.民国初年广东都督选任风潮——孙中山与陈炯明分歧溯源 [J].浙江社会科学,2009(5):65-69.
[39] 李文捷,何永泉.孙中山故里翠亨民居研究 [J].新建筑,2003(3):49-51.
[40] 黄健敏.从建筑发现历史:翠亨孙中山故居的物质文化研究 [J].学术研究,2010(4):136-142.
[41] 周丽丽,王威.孙中山父子与民初广州马路建设[J].中国市场,2010(23):143-145.
[4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孙中山先生在广西[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43] 蓝常周.孙中山与广西 [J].桂海论丛,2001(6):84-87.
[44] 秦扈江.孙中山与广西 [J].广西地方志,2001(5):3-6.
[45] 陈震宇.孙中山北伐与梧州[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46] 苏理立.孙中山在桂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7] 周元.南疆举义旗,震撼清王朝——追记孙中山亲自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5-11.
[48] 俞清新.孙中山与梧州善后处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88(3):138-141.
[49] 罗重实.浅谈陆荣廷二次兴兵图粤与孙中山援桂讨陆之战[J].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1):63-68.
[50] 李业安.梧州在孙中山北伐中的地位和作用 [J].广西地方志,2001(5):23-25.
[51] 黄志忠.论孙中山在讨伐老桂系之战中的政治军事策略 [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3-76.
[52] 陈伟芳.孙中山和马林在桂林——兼论孙中山思想政治纲领的新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2-4.
[53] 邢凤麟.清末广西的会党起义——兼论孙中山与会党的关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29-34.
[54] 谭群玉.论孙中山开发广西的思想主张 [J].广西社会科学,1994(1):69-72.
[55] 姜南英,卢方敏,易源.孙中山以梧州为中心改良西江设想的意义 [J].学术论坛,1987(2):66-68.
[56] 韩国丽.孙中山的广西铁路建设构想 [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113-116.
[57] 宾长初.试论孙中山关于发展广西经济的思想[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1):26-29.
[58] 黄慧锦.略论孙中山先生工业化思想精华——兼论开发建设广西钦州港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1-14.
[59] 黄铮.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J].学术论坛,1996(6):32-37.
[60] 李百浩,李季.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与广西近代城市建设实践——以柳州、梧州为中心 [J].城市规划学刊,2009(5):114-120.
[61] 韦瑞强.孙中山与广西各族人民 [J].中国民族,1981(10):5-6.
[62] 赵和曼.广西华侨与辛亥革命 [J].八桂侨史,1991(3):7-12.
[63] 韦韩韫.孙中山普及教育的办学精神对民国时期广西教育的影响 [J].广西地方志,2001(5):7-9.
[64] 薛成斌.新桂系“自治”法律思想与孙中山民权主义之比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7-32.
[65] 尚明轩.陆荣廷与孙中山 [J].学术月刊,1997(4):84-89.
[66] 江中孝.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中的军事冒险主义刍论[J].广东社会科学,1986(3):28-34.
[67] 王中茂.论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在同盟会整顿和建设方面的得失[J].史学月刊,1991(5):59-63.
[68] 王瑛.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5):22.
[69] 尹全海.析孙中山“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J].江西社会科学,1999(7):61-66.
[70] 林家有.武昌起义后孙中山、黄兴的政治倾向和建政思想——兼论“二次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88(3):71-84.
[71] 尹全海.论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先致力外交”的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30-35.
[72] 关晓红.一个影响辛亥革命进程的偶然性因素:关于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推迟回国的决定[J].近代史研究,1993(3):105-113.
[73] 刘盛佳.孙中山的大 T字型战略与武汉的地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4):528-532.
[74] 李本义.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与武汉现代化建设[J].江汉论坛,1999(5):47-52.
[75] 严昌洪.梦想还是理想——从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蓝图看《实业计划》的可行性[J].近代史研究,1997(2):76-93.
[76] 海平.孙中山关于振兴武汉经济的构想 [J].学习与实践,2001(9):7-8.
[77] 饶怀民.论两湖志士在确立孙中山领袖地位中的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5):86-92.
[78] 黄春华.对1894年孙中山“深入武汉”一事的质疑 [J].江汉论坛,1996(12):42-43.
[79] 裴祎.孙中山与黎元洪及武汉“中心说” [J].武汉文史资料,2001(9):6-13.
[80] 张群.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 [J].档案与建设,2006(11):39.
[81] 韩荣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对教育事业的贡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1):47-55.
[82] 王永祥.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体制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71-79.
[83] 张忠民.孙中山国家资本思想及其对南京国民政府国有经济政策的影响 [J].史林,2007(3):30-39.
[84] 文红玉.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9-36.
[85] 龚春英.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审判制度建设[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5-28.
[86] 苏全有.孙中山与建都设置问题 [J].天府新论,2004(4):98-100.
[87] 卢立菊,付启元.孙中山在南京的三次演讲 [J].档案与建设,2006(6):33-35.
[88] 张群.辛亥革命及孙中山在南京的遗迹 [J].档案与建设,2006(6):39-41.
[89] 田海林,李俊领.仪式政治: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的祭祀典礼 [J].史学月刊,2007(4):29-38.
[90] 余春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纪念孙中山活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91] 王耿雄.孙中山与上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2] 王志鲜,段炼.孙中山上海史迹寻踪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93] 汤伟康.孙中山在上海[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94] 黄亚平.孙中山在上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95] 秦量.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图录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96] 汤伟康.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图录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97] 郑灿辉,季鸿生.孙中山在上海的革命活动 (1918年——1924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99-104.
[98] 王耿雄.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在上海纪事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39-46.
[99] 郑灿辉,季鸿生,吴景平.孙中山在上海的革命活动述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23-30.
[100]王耿雄.孙中山在上海和三大政策的形成 [J].社会科学,1986(11):66-69.
[101]陈正卿.孙中山在上海的最后一次演说 [J].上海档案,1988(6):40-41.
[102]刘枫.孙中山开发上海为东方大港的宏伟计划[M] //丁日初.近代中国:第1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300-305.
[103]金中.孙中山与朱德的上海会面 [J].福建党史月刊,1992(1):28.
[104]马长林.孙中山倡建的上海交易所开办始末 [J].上海档案工作,1993(3):47-48.
[105]郭绪印.孙中山与上海粤帮 [J].档案与史学,1994(1):35-40.
[106]朱玖琳.孙中山1912年至1913年在上海行馆的考释 [J].民国档案,2003(3):137-138.
[107]姜义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同盟会——上海孙中山故居西文藏书的一项审视 [J].史林,2006(5):19-29.
[108]袁成亮.试论孙中山与冯玉祥北京政变 [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134-135.
[109]周兴樑.冯玉祥北京政变与孙中山北上谋和平统一祖国 [J].贵州社会科学,1991(8):52-57.
[110]吴元康.北京政变后段祺瑞与孙中山会晤问题考辨[J].历史档案,2001(1):116-118.
[111]张连红.大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孙中山:兼考北京政变后孙,冯会晤问题 [J].安徽史学,1994(1):58-64.
[112]凌波.北京湖广会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国民党诞生地[J].两岸关系月刊,1997(3):58-59.
[113]晓尧.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北京会晤摄政王载沣之探源 [J].艺术市场,2003(Z2):90-92.
[114]王晓秋.孙中山与北京大学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58-65.
[115]荣朝和.北京交大“知行”校训的精神底蕴与孙中山“知难行易”思想的历史价值[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7.
[116]黄宗汉.试论民初孙中山在北京的政治活动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97-102.
[117]葛培林.简论孙中山京津保战略与反复辟斗争[J].团结,2003(6):93-95.
[118]劳允兴.孙中山北上及其病逝北京前后 [J].炎黄春秋,1996(11):10-13.
[119]李进轩.孙中山先生革命与香港 [M].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89.
[120]刘家泉.孙中山与香港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21]葛培林.孙中山与香港 [Z].广州:政协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2005.
[122]盛永华.孙中山与澳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23]张世福.孙中山与澳门图集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4]莫世祥.《香港华字日报》中的孙中山轶文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4(3):34-56.
[125]莫世祥.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 [J].历史研究,1997(3):19-31.
[126]弋胜.孙中山与革命党人在澳门 [J].南京史志,1999(3):45-48.
[127]柳文.孙中山在澳门创建空军 [J].纵横,1999(12):28-30.
[128]刘宇聪.“医人”与“医国”——孙中山与澳门的另一种叙事 [C] //侯杰.“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401-407.
[129]张海林.从台湾“都市平均地权”看孙中山民生方案的历史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88-91.
[130]张寄谦.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 [J].台湾研究,1994(1):71-73.
[131]左双文.关于孙中山与台湾关系几个问题的评价[J].东南亚研究,1997(2):60-62.
[132]刘俊英.从孙中山的和平统一思想到两岸和平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82-85.
[133]李本义.孙中山促进台湾回归祖国的实践及其历史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6-60.
[134]黄列.孙中山统一中国的思想内涵与当今台湾问题的历史反思 [C]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民革广东省委员会.“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01.
[135]王民.论孙中山与近代福建资产阶级革命党 [J].福建论坛,1991(4):36-41.
[136]陈长河.孙中山与福建闽南地区护国军反袁起义[J].历史档案,1997(2):118-121.
[137]詹冠群.孙中山与福建华侨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10-113.
[138]韩真.两次护法运动中的孙中山与福建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16-121.
[139]蔡干豪.从孙中山建国思想看福建经济的发展路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16-18.
[140]黄萍.孙中山对福建交通建设的宏伟构想 [C] //侯杰.“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361-366.
[141]江涛.孙中山与厦门东渡港建设 [J].航海,1996(1):8.
[142]李永顺.孙中山与云南辛亥革命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3-50.
[143]林荃.孙中山与云南自治讨贼军 [J].四川文物,1992(3):52-55.
[144]王显成.略论孙中山与驻粤滇军的关系——以陈炯明叛变后为例 [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2):73-76.
[145]尚明轩.蔡锷与孙中山 [J].求索,1997(4):118-120.
[146]李永伦.孙中山的西部开发思想与云南的国际大通道建设 [J].学术探索,2001(1):58-60.
[147]杨树标.孙中山与浙江改造:孙中山1912-1916年在浙江的六次演讲[J].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80-85.
[148]朱馥生.潮来溅雪欲浮天——孙中山浙江之行[J].江南,1991(5):137-150.
[149]龚剑锋.孙中山的开放思想与浙江的现代化建设[J].团结,2008(Z):211-215.
[150]丁贤勇.《实业计划》与浙江现代交通的构想及其实现 [J].民国档案,2010(1):61-67.
[151]孙善根.孙中山与宁波帮 [C] //侯杰.“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382-391.
[152]隗瀛涛.孙中山与四川辛亥革命 [J].文史,1985(1):4-6.
[153]李宏生.孙中山与山东革命运动 (1905-1919)[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29-34.
[154]张应超.孙中山与陕西革命党人 [C]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73-989.
[155]吴映萍.孙中山开发西北战略思想刍议 [J].广东社会科学,2001(4):72-78.
[156]俞辛焞.日本决定对孙中山政策诸因素探析 [J].世界历史,1997(4):9.
[157]李吉奎.孙中山与日本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58]段云章.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59]俞辛焞.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60]陈锡祺.孙中山与日本 [J].中山大学学报,1986(4):1-7.
[161]李联海.孙中山与宫崎滔天 [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162]王俊彦.浪人与孙中山 [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163]杜永镇.孙中山对日本地震灾民的同情与支援[J].社会科学战线,1981(4):111.
[164]蒋翰廷.略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大亚洲主义”的本质区别[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11-16.
[165]段云章.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与日本华侨 [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9(2):35-41.
[166]姜义华.日本右翼的侵华权谋与孙中山对日观的变迁 [J].近代史研究,1988(2):187-211.
[167]章扬定.试论日本近代化对孙中山的影响 [J].安徽史学,1989(1):45-48.
[168]俞辛焞.甲午战争与孙中山:兼评孙中山的革命战略和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10-15.
[169]俞辛焞.护国运动前后黄兴与日本的关系——兼论孙中山、黄兴对日战略的异同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62-69.
[170]俞辛焞.日本决定对孙中山政策诸因素探析 [J].世界历史,1997(4):9-18.
[171]李颖.孙中山对日本外交思想发展变化述评 [J].国际政治研究,2000(4):105-112.
[172]唐靖,吕琼.孙中山联日策略及其动机评析 [J].宜春学院学报,2007(1):130-132.
[173]黄彦.孙中山与神户关系考述 [J].广东社会科学,2002(5):86-90.
[174]章扬定.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潮中的孙中山与日本明治维新[J].广东社会科学,2004(5):129-134.
[175]峥嵘.孙中山与越南华侨 [J].华侨研究,1986(4):17-23.
[176]峥嵘.孙中山与越南边境的反清革命 [J].湖北档案,2010(1):74.
[177]杨万秀.孙中山对越南革命的影响和帮助 [J].学术论坛,1982(1):76-79.
[178]周兴樑.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越南华侨 [J].贵州社会科学,1996(5):93-99.
[179]秦素菡.越南华侨黄景南与孙中山革命 [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2):60-64.
[180]王金香.孙中山与新加坡华侨 [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105.
[181]杨昭全.孙中山与朝鲜革命 [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7-12.
[182]林承节.孙中山与印度革命运动 [J].南亚研究,1991(4):13-20.
[183]吴金枣.孙中山与菲律宾革命 [J].浙江学刊,1982(1):80-81.
[184]吴乾兑.1908年孙中山在曼谷 [J].史林,1990(4):13-14.
[185]郝平.孙中山革命与美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86]马衮生.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87]习贤德.孙中山与美国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88]张芬梅.孙中山的理想共和国与美国政治制度[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37-42.
[189]胡大泽.孙中山从美国宪法吸取了哪些可贵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1989(1):64-69.
[190]赵可.美国现代城市制度与孙中山直接民权理论[J].中州学刊,2000(6):155-158.
[191]张松涛.孙中山对美国铁路的认识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7):124-128.
[192]张晖,张天民.论孙中山对欧美民主政治学说的吸收和改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07-112.
[193]邓丽兰.美国宪政理念与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演进[C]//侯杰.“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96-111.
[194]肖飞.孙中山与美国华侨 [J].求索,2000(3):132-135.
[195]黄彦.孙中山和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 [J].广东社会科学,1984(1):107-113.
[196]陶季邑.论孙中山的美国观 [J].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68-72.
[197]陈三井.论孙中山晚年与美国关系 [J].广东社会科学,2005(3):84-92.
[198]季云飞.辛亥前孙中山赴欧美筹款述论 [J].南京社会科学,1998(6):38-42.
[199]吴海勇.孙中山在美国结缘世博会 [J].世纪,2010(3):4-5.
[200]刘永明.俄国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等先进国民党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84-90.
[201]刘曼容.论孙中山师法苏俄模式建军的理论与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2004(3):111-116.
[202]萧致志.苏俄、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新抉择 [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3):49-54.
[203]陶季邑.苏俄新经济政策对孙中山的影响 [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45-47.
[204]李玉刚.孙中山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反应[J].历史研究,1994(6):99-111.
[205]王杰.孙中山晚年重视舆论宣传原因探析——基于苏俄、共产国际因素的考察 [J].贵州社会科学,2005(6):154-157.
[206]潘荣,刘蜀永.关于孙中山与越飞会谈时间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1980(2):300-306.
[207]刘德喜.孙中山与苏俄共产国际联盟的形成 [D].北京:北京大学,1985.
[208]侯衔正.国际环境与孙中山抉择联俄联共 [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14-17.
[209]王奇生.联俄与师俄: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的意义 [J].团结,2008(Z):262-271.
[210]郭世佑,邓文初.民族主义的裂变——以孙中山与苏俄关系为中心的分析 [J].江苏社会科学,2005(2):126-137.
[211]杨奎松.孙中山的西北军事计划及其夭折——国民党谋求苏俄军事援助的最初尝试 [J].历史研究,1996(3):96-108.
[212]张留见.苏俄拒绝孙中山西北军事计划原因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31-23.
[213]董海鹏.苏俄与孙中山国民党的合作、矛盾及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4):99-106.
[214]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J].近代史研究,2001(3):1-72.
[215]李玉贞.孙中山与列宁关系的几个问题 [C]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孙中山:历史·现实·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466-485.
[216]李本义.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49.
[217]闾小波.时务报译载孙中山伦敦蒙难报道述略[J].新闻研究资料,1993(1):205-210.
[218]涂东霞.孙中山伦敦蒙难与其革命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J].文史,2010(1):20-22.
[219]李乐曾.孙中山的南方政府与德国 [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79-86.
[220]陈仁霞.南方政府与魏玛共和国——孙中山联德失败之分析 [J].南京社会科学,2001(10):65-72.
[221]纪乃旺.孙中山联德活动述略 [J].东方论坛,2001(4):66-68.
[222]张振鹍.辛亥革命期间的孙中山与法国 [J].近代史研究,1981(3):352-370.
[223]王昭明.孙中山与法国 [J].近代史研究,1984(1):304-307.
[224]何汝璧.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法国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65-73.
[225]吴乾兑.1911年至1913年间的法国外交与孙中山[J].近代史研究,1987(2):83-102.
[226]林辉峰.孙中山与巴黎和会——兼论第一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的思想变化[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3):36-43.
[227]何平.比较史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J].史学理论研究,2004(4):138.
[228]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