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思路

2012-04-07钱玉中苏于纳邢燕军刘雪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秋水仙碱高尿酸血尿酸

钱玉中,苏于纳,李 娜,邢燕军,刘雪冰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对高尿酸血症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升温。国内外的研究也证实,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使上述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明显增加,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目前,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也无特效疗法,我们本着中医治未病的原则,结合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具体情况,对其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达到了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生的目的,显示出中医的独特优势。现把治疗经验与思路报道如下。

1 泻浊为主,健脾补肾为辅

传统医学中没有与高尿酸血症完全对应的中医病名,笔者认为简单的把高尿酸血症归属于“痛风”、“痹症”、“白虎历节”、“脾瘅”等并不妥当,从临床上患者的辨证情况来看,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是体检时才查出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值。朱良春先生根据痛风的病因病机在1989年的《中医杂志》上提出了“浊瘀痹”新病名。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名命名为“浊瘀病”比较合适。

从病因上看,高尿酸血症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生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寒热失调、饮食失节(酗酒、食伤)等导致肝、脾、肾和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聚而生痰湿,痰湿阻滞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痰浊,痰浊瘀阻而致病,痰浊瘀阻日久,或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石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因此,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病之本,痰浊淤阻为病之标。纵观本病之病因病机不外湿、痰、热、瘀、虚五端,而受累脏腑重在肝、脾、肾。从治疗高尿酸血症文献中可以初步看到其中医证型以痰浊瘀阻,日久痰瘀阻络、阳气不足、肝肾亏虚较为多见[2]。

我们针对高尿酸血症的病因—饮食失节、痰浊瘀阻,提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疗原则:泻浊为主,健脾补肾为辅。泻浊我们常用萆薢、薏苡仁、泽泻、茯苓、土茯苓、黄柏、车前子等,而健脾补肾常用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仙茅等药物。

2 寒者温阳,热者清热

根据我们临床所见,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寒湿阳虚者多见,而湿热火毒型仅常见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因此,我们治疗高尿酸血症以温阳化浊为主,而针对个别湿热火毒型患者,亦采用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法。

3 活血化瘀药物助排毒

现代医学实践已证实,高尿酸血症患者除血(尿)中尿酸水平增高外,血液流变学检测还提示绝大多数患者存在高黏血症、高聚血症等血瘀状态。而中医亦素有“久病入络”之说及病处固定属瘀等经验。故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加入活血化瘀及少量虫类搜剔药物,如:虎杖、泽兰、丹参、玄胡、水蛭、牛膝、乳香、没药、路路通等,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4 注意生活方式

高尿酸血症主要病因之一是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肥甘酒酪,久则呆脾害胃,酿湿生浊,痰湿阻滞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痰浊,痰浊瘀阻而致病。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与摄入酒精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其原因一方面是饮酒伴食中多含高嘌呤饮食,另一方面饮用含铅的酒(如威士忌)对肾脏有害。故饮食须忌酒、鱼虾等海鲜、动物内脏及浓肉汤等肥甘之品以防伤脾害胃,引起本病发生。

5 考虑应用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

临床遇到棘手的患者,可以考虑多采用生物碱含量高的中药,中和血尿中的尿酸,防止尿酸盐结晶生成,如黄连、吴茱萸、土茯苓等。亦可以考虑西药秋水仙碱的作用,用中药替代之,如山慈菇的主要成分即为秋水仙碱,食物中的黄花菜也含有秋水仙碱。玄胡、蚤休、寻骨风等亦可选用[3]。

总之,对于有病无症的高尿酸血症,应遵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针,主以泻浊,辅以健脾补肾,明辨寒热,适当配伍化瘀之品,结合专病专药,并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1]陈光亮,徐淑云.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0):1 088.

[2]闫卫红,赵 勇,李玉峰,等.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调研及其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4):247-249.

[3]钟丽娜,李长贵,付正菊,等.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07,2(3):129-131.

猜你喜欢

秋水仙碱高尿酸血尿酸
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苓泽痛风汤联合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疗效分析
小心,半熟的金针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