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12-04-07刘晚秋
刘晚秋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21世纪是信息文化全球化的世纪。不同民族,种族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来往和交流日益频繁。“弘扬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外语工作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全面地介绍中国,让外国人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王守仁,2001)传播中国文化,了解他国文化的这一新时代的使命势必要求我们重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多媒体网络等新生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教学中的“宠儿”,传统的“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已不能满足大学外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如何建立和优化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摆在所有高校英语教师面前的紧迫的课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自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观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交际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论述从未停止。20世纪80年代初,在Hymes的交际能力的基础上Canale和Swain提出了更为详细的一个理论模式,认为交际能力应是一个由四种能力组成的系统: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Byram(1997)和其他学者在原有的交际能力概念上加入了跨文化能力,强调排除文化自我中心。根据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无论是教室、实地还是其他自学地点,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共同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区别在于前者指交际方通过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进行沟通;而后者指的是使用母语进行沟通的能力(Byram,1997;O’Dowd,2006)。贾玉新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策略能力系统四个方面(贾玉新,1997)。
尽管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理解不同,但是有一点是毫无争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扩展和延伸。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显著特征就在于一个“跨”字,指的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其与普通交际(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相区别。我们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礼仪、非语言交际等就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不可轻视的内容(高永晨,2006)。正如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所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长久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语言的社会文化元素往往被过滤,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剥离,很大程度上是因受制于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或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影响。同时,多年的应试教育对英语教学模式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填鸭式”的教学俨然是课堂教学理念的主角,迫使英语课堂的“重头戏”还是应付各类考试、过级等“分数量化”目标,即使到了大学阶段文化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任务就是交际”这一真相,仍没有足够的直观感受与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大学生依旧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了“有语言能力无交际能力、有表达能力无应变能力、有执行能力无创造能力的语码转换器”(张敬,2010)。“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一现状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相违背,和整个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ga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间吸取了众多著名心理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精髓,它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是主观的;知识不仅仅是由外部传授而获得,人们应凭个体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借助他人的帮助,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刘学惠,2003)。换言之,语言的输入实际上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学习者通过原有语言知识系统与新的语言输入的相互作用建构其语言能力,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构建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对外部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或吸收(何克抗,1997)。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基于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设计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信息环境,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多媒体和网络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四、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模式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于课堂,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体现“英语教学是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实现理想的文化教学效果,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模式进行有机整合。
1.课堂中文化渗透,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借用多媒体网络的立体功效,开辟多元化的文化渗透渠道。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网络视频资源等都是教师可选取的文化“渗透”的形式。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将西方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等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化的文化“旁白”,教师生动活泼地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直观形象地剖析教材中的文化交际因素,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现象看文化本质,挖掘中西文化异同,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度,提高综合语言素质,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2.创设交际场景,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
利用网络资源库创建真实的文化交际情景。语言的运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建构主义认为,创设情景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强调创造真实情景。依托多媒体网络的丰富资源,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的优势,教师可结合语言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形象的交际情景,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文化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诸如《走遍美国》、《老友记》等视频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学习资料,能够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交际情景,利用提供的语料进行角色扮演或戏剧表演等交际活动,促使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感受及表达情感,体验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在体验中增强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吸收,排除文化“休克”,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生活实践中,激发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网络上自主学习,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网络自主学习指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机房以上机自学为主,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知识的被动获得者,为网络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化教学观主张,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些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主观感受、探索、认知世界,去亲历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个体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网络自主学习则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高效学习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要求》,2007)。
通过建立英语自主学习网站,丰富语言文化学习资源,模拟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化交际平台;或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主题网站,诸如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风土人情和主流思想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来拓展背景知识;或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语料库资源去理解文化语境中的词语的内涵,探究中英文语义的差异;或鼓励学生多看英文原声影片如《乱世佳人》、《阿甘正传》等,从中接触地道的英语表达,感受真实的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或引导学生网上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资料,积累文化知识,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升人文素质。因此,基于网站的英语自主学习使学生课堂上获得的语言文化知识内化为一种语言文化素养,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了基础。
五、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确定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英语的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新模式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文化情境,提供多彩的跨文化交际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交际过程中,学会根据交际对象、话题、社会文化背景等的转变进行适宜的交际行为的调整,克服文化壁垒,排除交际障碍,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王守仁.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
[2]Byram,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cr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Clevedon,UK:Muhiilngula Manchester,1997.
[3]O’Dowd,R.Telecollabo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Muünchen:Langenscheidt ELT GmbH,2006.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6]张敬.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教学法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7]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8]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1997,(1).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