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中的载体建设

2012-04-07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载体党员

周 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生处,湖南娄底417000)

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实践过程,实现这一实践过程,需要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者为在校大学生党员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提供优质的实践载体。探索支撑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的实践载体建设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是高校党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目前,有学者对“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他们大都将这一长效机制的构建按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分解成若干分机制的构建,如:构建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构建发展培养长效机制;构建发挥模范作用长效机制;构建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构建考核激励长效机制等。针对这些分机制的构建,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但是,关系到支撑这些长效机制构建的载体建设却鲜有深入的探讨。

一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中载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2005年1月14日,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离不开实践载体建设。实践贯穿了机制运转的全过程,机制的运转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载体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因而机制的构建过程实质上是对实践载体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没有载体的建设,也就谈不上机制的构建,载体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体系科学与否。

承担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载体群是一个个开放的平台,它能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如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园活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等等,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服务。有效的教育、管理、服务载体是沟通教育、管理、服务者和受众的桥梁,是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关键。

二 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中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载体建设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载体建设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一项基本内容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实质上是对实践载体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实践的基本地位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没有得到体现,如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汇报、党课培训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尽管认识到了实践的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实践机制”的概念,但认为实践是专门的社会性活动,没有看到实践渗透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各个方面,也就无法把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到载体建设的层面。认识上的不足是导致载体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

(二)载体建设缺乏有效保障

载体建设需要一定数量的经费投入、人员配备以及场地和设施保障。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育资源紧张,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党建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管理和服务人员同时身兼数职,党建活动场地和设施紧缺的情况。缺乏有效保障是导致载体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三)载体建设缺乏创新意识,内容单一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一张嘴”、“一张纸”、“一块板”、“一堂课”为载体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在当前许多高校中仍然比较普遍。这样的载体脱离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实际,仅满足于一般的喊口号和提要求。针对大学生党员的个体、群体特征和实际,忽视了针对性、兴趣性、灵活性、专业性的载体建设。这种训诫和指令色彩浓厚的传统工作载体,对追求个性化的当代大学生无法产生吸引力,实际效果非常有限,甚至让受众产生抵触心理。缺乏创新意识是导致载体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中载体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受教育者和受管理者,同时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被服务者。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过程实质就是为其搭建好实践平台、建设实践好载体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实践贯穿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并渗透于长效机制构建的各个方面;认识到长效机制构建的中心工作是建设包括理论学习、发展培养、发挥模范作用、管理监督、考核激励、社会服务等内容的与个体特征和专业素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优质载体。只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才能使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建设得到重视,并最终得以真正落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党建经费上的支持具体到院系基本上能确保平时日常工作的开展,但还不能满足实践载体的建设需要。根据实践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载体建设开支大体上分成以下几类:理论学习载体建设开支,包括资料购置、聘请校外专家等;奖励先进平台开支,包括奖品的采购和奖金的发放;活动载体建设开支,包括举办公益活动、文艺活动等;宣传载体建设开支,包括各种宣传资料的印刷、宣传片制作、网络设计与管理等;社会服务载体建设开支包括各种差旅费等。为了确保实践载体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设立载体建设专项经费,为载体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活动场所和设施保障方面,高校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建队伍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党建队伍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中载体建设的实施者,其思想品德、理论修养、工作能力及个人魅力直接影响到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因而,建立健全的党务人员聘用和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党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工作考核。此外,相对而言,专业教师与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而,可适当吸收一定数量的高水平专业教师作为兼职党务工作人员以充实党建队伍。

(四)创造性地开展载体建设工作

大学校园内各种独具魅力的文化活动之所以保持了常盛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就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把握了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也就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创新过程。

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中的载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也要遵循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规律,同时不能脱离时代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实践载体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这就需要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在把握教育、管理、服务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理论学习载体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用启发性和参与性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知识抢答、知名人物报告、读书报告等。大学生党员的保持先进性载体建设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各种能激发大学生党员浓厚兴趣的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凝聚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寓理、寓情、寓行,如:爱心捐款、赞助贫困山区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的社会公益活动、文艺晚会、红色旅游、作品创作、观看电影、建设党建网站、帮助后进学生、设立党员责任岗、以支部为单位到兄弟院校交流、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等等。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载体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