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2012-04-06王彤宇
王彤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如何贯彻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关键在落实二字。
把教育办到群众心坎上
教育关系民族兴衰,涉及千家万户。当前,广大群众对教育最大的期盼是什么?就是让孩子们受到高素质、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响亮提出教育振兴工程,通过大投入、大培训、大整合等一系列“组合拳”,努力使吕梁学子普遍接受优质教育。我们及时转换教育发展思维,与全国教育先进省市——江苏省江阴市合作,区政府出资近千万元,先后选派200名初中老师、400名小学教师赴江阴跟班学习、蹲点培训,真正接轨全国一流教育,实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同时,投入资金3亿余元,铺开3所幼儿园、3所小学、2所中学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城区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举全区之力上马实施总投资2.5亿、总占地258亩的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建设,一期工程建成招生,学校校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全部由江阴市选派,全方位移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模式,使全区教育质量有明显提高。
把农民放在干部心坎中
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干部心中,彻底改善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我们从市府驻地的区情出发,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空壳村”现象,结合扶贫移民和煤矿塌陷区治理项目的实施,在山区农村选择20个交通条件好、发展潜力大、集聚功能强的中心村,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部门项目资金整合为辅、群众投工投劳为补充,遵循“下山、出沟、沿路、进川”的布局原则,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按照“一次规划、一次建设、一次成型”的要求,全力实施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整村推进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有山必有绿、有路必有树,有村达“十通”(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公交车、有条件的村通管道煤气、通暖气)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大面积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总投资达6900万元的一期10个中心村的综合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实现了道路、饮水、学校、广电、医疗“五个全覆盖”。到今年年底,全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人口将集聚到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利、主导产业突出的中心村,形成一批具有城镇特色水平的农民居住区。
把改善民生落到行动上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致力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我们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扎实推进民生幸福行动,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区委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通过政府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重点保障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新生劳动力等特殊群体的就业,让绝大多数家庭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广泛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款、群众互助等,构建起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的慈善救助体系。区委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在全区弘扬“锐意创新,宽容大气,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离石精神”,引导、教育、激励全区人民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整体价值取向。连续举办小戏小品调演、伞头秧歌汇演、后套秧歌展演等系列活动,开展“一歌”、“一剧”、“一节”创作生产,通过发掘整理地方文艺,挖掘升华历史文化底蕴,初步形成具有离石特色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让人民群众传承、喜爱,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责任编辑:苗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