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寸寸河山寸寸金

2012-04-05贾葭

看天下 2012年8期
关键词:河山森林公园英国人

贾葭

温总理在今年人大会议的记者会上提起香港,说他2003年在香港时,用了黄遵宪的一句诗来形容香港:“寸寸河山寸寸金。”的确如此,香港是全球华人首屈一指的国际都市,寸土寸金,可谓商机无限。

这首诗全名《赠梁任父同年》,是黄遵宪赠给梁启超的,本身并不是说香港的。还有一个段子,2005年宋楚瑜访问清华大学时,清华向宋楚瑜赠送了《赠梁任父同年》的小篆条幅,谁料校长顾秉林居然不认识其中的字,结巴了半天。黄遵宪的时代,正逢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有多大?恐怕至今天仍未结束。

拿香港做例,大约能说明这个问题。当年,英国人要求割香港岛,道光皇帝问从广州还京的直隶总督琦善:英国人要香港,香港是个虾米东西?琦善说,是南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道光又问,那能有多大?琦善说,小得很。好比咱大清国是个鸡蛋,香港就是鸡蛋上的一个点,拿袖子一抹就没了。

那时候清廷对香港的定位是个小渔村,而在英国人眼里,这里是南中国海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有北控岭南、南达印度的地利之便。彼时的大清国,哪里有海洋国家的战略概念,岂能跟海上霸主英国的视野相较。

香港岛东西长不过十余公里,南北最宽处不过数公里,绝大部分是山。当时从北侧山脚到海滨,不超过百米,有的地方山脚下就是海,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到过香港的看官们知道,香港岛最主要的干道就是有轨电车道,从西到东分成金钟道、轩尼诗道、英皇道、筲箕湾道几段。在没有填海的时候,电车道是靠着海滨的。

由此可以看出,过去香港岛实际的可利用面积是非常少的。英国人和上等华人都是住在半山的。如果上到山顶下望,这个城市其实跟重庆一样是个山城。以前还有个段子,说重庆的夜景是“小香港”,香港人则回应说,那可能是停电的香港。如今电车道以北的地段,均系填海而来。我一直担心这么填下去,从港岛都可以看见尖沙咀星巴克的咖啡价牌。

至于港岛的建筑,大部分则是依山而建,许多楼是在山脚斜打了水泥立柱,做出一个平台,在上面盖楼,很有山西悬空寺的感觉。新界也差不多,比如中文大学,就是完全修在山上。一座教学楼,正面看是一层,背面看是八层。有的中学实在没有办法修操场,只好在教学楼顶上铺橡胶跑道。

连修房子都这么艰难,可想而知修地铁等大型公共建筑就更困难了。地铁港岛线往东到柴湾,到杏花村特地在海边拐了一个弯,就是要避开柴湾和筲箕湾之间的这座大山。再比如承担港岛大部分车流量的快速通道东区走廊,大部分是架在海上的高架线路,地面实在没地儿了。

如今港岛的山都被辟为森林公园,可称水草丰茂,落英缤纷。港岛的山有一条爬山路叫“港岛径”,全程不到十公里,也可以分段爬,每段都有路标,写明路程公里数,隔一段就有供人休憩的亭子,实在是健身的好去处。整个香港的面积,大约有75%都是这样的森林公园,还经常能看到猴子、野鸡之类的野生动物。

从幽静的森林公园到吵杂的繁华闹市,短短几分钟的车程,就完成自然到人文的转换。这也是我十分佩服香港的地方,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依山建房,傍海修路,愣是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要说这样的地方“寸寸河山寸寸金”,当年的香港人和英国人会大摇其头。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样恶劣的地方,没有第二个香港?

猜你喜欢

河山森林公园英国人
确诊
森林公园游记
我拍祖国好河山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重整河山待后生
凶器哪儿去了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笔写千重岭 挥毫绘河山
谈天气
不采野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