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昆虫学报》2001-2010年载文被引统计分析

2012-04-04潘志萍

环境昆虫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引率昆虫学载文

潘志萍

(《环境昆虫学报》编辑部,广州 510260)

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学术期刊进行测定与评价,其目的是从文献引证的角度来透视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总体质量。文献的引证关系,能较准确地反映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不但可以看出某一学科的研究动态、研究情况,还可以看出某一学科的核心作者群及文献的传递利用情况(杨彩霞,2009)。 《环境昆虫学报》的前身《昆虫天敌》创刊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等创办,是广东省昆虫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学科的发展,于2008年1月正式更名为《环境昆虫学报》。《环境昆虫学报》(以下简称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10年版的统计数据中,本刊2010年载文的总被引频次是766次,影响因子是0.938;而同是昆虫学类期刊的《昆虫学报》的总被引频次是4779次,影响因子是1.359;《昆虫知识》的总被引频次是4038次,影响因子是1.226。从中可以看出本刊与这些优秀期刊学术影响力间的差距。本文从引文角度出发,拟找出本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本刊的发展,供同类期刊参考予以启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一个面向各入编期刊编辑部的应用子系统,其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引文数据库”。

1.2 数据处理

采用引文分析方法对本刊2001~2010年载文的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取载文量、被引频次、被引率、篇均被引次数、高被引频次论文分布、被引论文年份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施引期刊分布等量化数据。基于这些量化数据,可从文献引证的角度透视我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以确定期刊的核心作者及高质量论文的学科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研究热点的稿件,以促进学科交流及提高期刊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昆虫学报》被引论文频次分布

2.1.1 总被引篇数及被引率

本刊在2001~2010年共载文504篇,其中,有343篇被引用,被引率为68.06%,约占总载文量的2/3。尽管2008年后增加了载文量,但被引率仍然较低,本刊载文的学术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1.2 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次数和单篇被引最高频次

总被引频次主要体现着期刊对学术交流的直接贡献,即篇均被引次数,则更能客观反映这种贡献 (汤晓浩,2011)。在2001~2010年间,本刊总被引频次为1904次,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约为5.55次,单篇最高被引频次为40次。这3个引证数据也较低,显示出这343篇被引证论文的整体学术水平不太高,缺乏高水平论文带动期刊整体质量上到一更高台阶。

2.1.3 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分布

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分布列于表1。从表1可看出,在343篇被引论文中,绝大多数文献处于低频次区 (单篇被引频次1~5次),占被引论文数的63.57%。单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只有51篇,占14.87%,但却占据总被引频次的45.22%。可见,高被引频次论文对本刊引证数据的重要性。期刊的影响力的提高依赖于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多少及被引频次,因此,吸纳高水平的文章才是提高刊物质量的关键。

表1 《环境昆虫学报》2001~2010年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分布Table 1 Cita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cited papers in JEE from 2001 to 2010

2.2 被引年代分布

2001~2010年,各年均有文献被引用,结果见表2。2001~2007年引用次数较为平均,2008年后引用次数下降比较明显。统计得出结果与“中文科学文献的被引用的最佳年限大约在其发表后的2~5 a”不太相符 (邱均平,2001),也与陈翔等 (2006)报道《广东药学院学报》最佳引用年限不一致。2008~2010年被引频次偏低,主要还是由于本刊2008年更名以及距离统计时间较近等因素所致。

表2 《环境昆虫学报》2001~2010年载文被引基本情况Table 2 Basic status of cited papers in JEE from 2001 to 2010

2.3 施引期刊分布

统计可知施引期刊的多少能反映出被引期刊影响面的大小,可以了解被引期刊影响辐射的范围。施引期刊的统计结果表明,《环境昆虫学报》载文被262种期刊引用。引文来源期刊种类多,覆盖农业、生物、医药等科技领域,表明本刊的影响力范围之广。其中,自引本刊发表的论文99篇次,占总引频次1904的5.12%,即自引率为5.12%,也即他引率为94.88%。自引率反映着作者研究内容的延续性和连贯性,期刊在报道方向和选材范围的稳定性,以及刊物的学术特色。他引率则更确切地反映着期刊的影响力。加菲尔德曾指专一业期刊的自引率应该在20%左右 (陈翔等,2006)。显然,本刊自引率偏低,一方面说明其计量指标相对客观,另一方面也表明本刊尚未形成稳定的作者和读者群体,需要在期刊的特色方面引起重视。

在施引期刊中,引用1次的期刊122种 (占46.56%),引用2次的45种 (占17.18%),引用3次的29种 (占11.07%),引用3次及以下的共占了74.81%,引用4次的16种,引用5次的6种,引用6次的9种,引用7次的5种,引用8次的5种,引用9次的4种,引用4~9次的共占17.18%,引用10次以上的有22种 (占8.40%)。262种引证期刊中,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来源期刊139种,共引用了896次,占总被引次数的47.06%,其中引用10次以上的22种期刊中有18种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来源期刊 (见表3)。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本刊在262种引证期刊中,在大农业特别植保专业的期刊占了大部分,但生物科学、医药与卫生、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期刊也占了相当的一部分。这说明本刊的特色明显,立足农业,立足植物保护行业,强化期刊定位,在“农”字上做文章,围绕农业中的害虫防治工作,体现了行业特色,受到了行业内外读者的赞誉。

表3 《环境昆虫学报》2001~2010年被引期刊排名Table 3 Banking of cited periodicals in JEE from 2001-2010

2.4 被引论文作者分布

从表1可知,在被引用的343篇论文中,1/3论文只被引用1~2次,论文被引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第一作者有51人,这些作者是本刊的重要作者群体。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在表4中列出被引频次位于前15位的作者及机构。被引频次在20次以上的有15位作者,仅占作者人数的4.37%,但占总被引频次20.43%,这表明,这些高被引频次作者对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贡献重大,把握好他们的研究动态,对期刊的组稿十分有利。从表4可分析优秀作者信息,可帮助期刊寻找特定作者并约稿,加强与这些作者的联系,了解其所从事研究动态,从而为期刊策划选题提供新思路。此外,所列的15篇高被引频次论文主要集中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系、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等高等农业院校与研究所,表明本刊的学术质量被这些农业科技的主流单位的科研工作者所认可。

表4 《环境昆虫学报》2001~2010年被引20次以上的论文排名Table 4 Banking of cited papers above 20 in JEE from 2001~2010

3 结论与讨论

从以述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本刊的影响范围虽较广,但被引率、篇均被引次数和单篇被引最高频次均不高,显示着本刊载文的总体学术水平质量不太高,载文中高水平论文较少。从分析本刊载文被引次数较多的论文来看,内容主要解决利用天敌或病原微生物防控中的问题及具有前瞻性的综述。高被引频的论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前瞻性与指引性;2)抓住了本学科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及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3)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理论突破,创新性及原创性强的文章。因此,要提高期刊影响因子、扩大期刊的影响,编辑部在组稿时一定要跟上当前昆虫学科的发展趋势,有组织选择一些“研究热点”的论文,优先刊登研究热点及前沿课题,将有助于提高刊物的被引频次。

载文的高引证取决于载文的高学术水平,而载文的高学术水平又依赖于件的高质量。因此,为了吸引高学术水平论文的刊发,《环境昆虫学》编辑部拟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充分发挥编委会编委的作用,制定向编委约稿、协助组稿或推荐稿件的计划,以提高稿件的学术水平和质量;2)定期或不定期向核心作者、农业院校及研究院的学科带头人约稿,优先刊发,并为其提供方便;3)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与同行交流,把握植保行业特别是昆虫学科领域研究重点及热点,了解学科发展态势,把握好约稿、组稿的方向;4)以地域、行业为基础,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联合高校及研究所,实行合纵连横、分工合作的政策,出版高质量的论文。

References)

Chen X,Wang CD,Xing JH,2006.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ations of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in 1995-2004.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26(5):99-103.[陈翔,王昌栋,幸建华,2006.《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2004年载文被引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6(5):99-103]

Qiu JP,2001.Information metrology(9):The cited discipline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and citation analysis.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Application,24(3):236-240.[邱均平,2001.信息计量学 (九):文献信息引证规律和引文分析法.情报理论与实践,24(3):236-240]

Tang XH,2011-12.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ations of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00 -2010.Acta Editologica,23(Sup.1):64-69[汤晓浩,2011-12.《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2010年载文被引统计分析.编辑学报,23(Sup.1):64 -69]

Yang CX,2009.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ations of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1998-20007.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1):77-81.[杨彩霞,2009.《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7年论文被引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7-81]

猜你喜欢

引率昆虫学载文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森林昆虫学经典学术著作再版
法布尔
不同学科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的零被引率分析
学术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的比较与分析
——以食品科技类SCI来源期刊为例
采用自被引率与2年自被引率检测学术期刊过度自引的比较与分析
昆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