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育农业品牌促进我国农业增效

2012-04-03陈玉光

党政干部论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农业

○ 陈玉光

如何培育农业品牌促进我国农业增效

○ 陈玉光

农业品牌是指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国家“三品”认证,并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农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和组织。品牌内含着产品品质的保障,是产品质量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如何培育农业品牌促进农业增效?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推进标准生产,打造卓越品质

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民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在饮食上已经开始从过去的“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从国际上来看,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农业产业、生态环境和动植物健康,不断提高“绿色壁垒”技术标准,条件越来越苛刻,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一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度下降。虽然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隐患。由于农资生产经营市场不规范,特别是从事农药经营的商家众多、进货渠道复杂,很难形成有效监管,再加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管理模式,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可追溯制度不健全,农民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生产过程中滥施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问题仍比较严重。打造农业品牌,仅靠特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卓越品质,确保质量安全,这不仅是保障国民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迫切要求。

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在现有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标准尤其是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标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使生产经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二要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要把农业生产标准、新技术、新成果规范为便于农民掌握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通过农业电视节目、举办专门的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等途径,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引导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三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指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要加强对农药的登记管理工作,针对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强化专项整治行动。四要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委托取得合法资质的检验机构加强对批发市场、超市及自由市场上的农产品的抽检,防止“问题产品”带“毒”进入百姓餐桌。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建立严格详细的供货销货档案,以便发生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置并对相关责任者进行追溯。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要增强质量安全意识,从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保鲜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应有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指标及合格证明,发现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停售,召回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同时,要追溯发生问题的环节和责任。五要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执法综合能力,逐步建立起体制健全、队伍稳定、素质过硬、装备先进、执法有力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二、重视合作生产,追求规模效益

要在突出特色做专做优的基础上把品牌农业做大做强,推进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应。

一是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加工、营销、品牌、信誉优势,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订单农业”、“契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形式,让广大农户加入到供、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链网中来,规范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企“双赢”。

二是因地制宜,积极稳健地推进专业村镇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传统产品的特点,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引领、能人带动,以及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变。

三是发挥好“股份制联合家庭农场”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为突破农民分散经营、效率低下、盲目生产、风险大收益小的难题,应创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可由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人、经纪能人牵头,组建股份制联合家庭种植农场、股份制联合家庭养殖场以及加工厂,农民以承包的农地、山林、水域或拥有的资本、技术等入股,对农地、山林进行连片开发,对水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品商品化为目的,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生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入股农民既可以在农场和所属企业打工获得劳务收入,又可以按股分红,将分散的农户结合成一个利益关系更加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大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地区性或跨区域农业集团。

四是发挥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在粮食主产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管理科学、交易规范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货畅其流,引导农民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要大力发展农村流通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产品运销队伍。逐步建成由若干大型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小型农产品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经纪人为辅助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要在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前提下,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建立农户与超市、农户与党政机关、农户与企事业单位的全方位对接。

三、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一端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其发展状况决定着城乡居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变的新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另一端则是农业产业链网的扩展延伸,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90%,其中深加工率达80%,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仅为45%左右,且多为初级产品、粗加工、大路货,精深加工较少,附加值较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如大豆经精深加工制出的大豆卵磷脂,其市场价格及市场前景都很好。在国际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3000多种产品,尤其是其深加工产品——各种氨基酸类,等等,其增值程度是原料价格的成百倍,有的甚至可达上千倍。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未来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庞大,其中很多是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如荷兰著名的CSM公司、法国的达能公司、瑞士的雀巢公司等)。一方面,这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的开发、生产都非常稳定,质量可靠,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雀巢、达能、上好佳、百威啤酒、米勒啤酒等,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以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或私营企业为主要形式,规模较小,有的甚至是一些手工作坊,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低,加工能力弱,缺少名优品牌。尤其是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多停留在初级水平,深加工能力不强。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必须积极培育企业品牌。一是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培植大型加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对现有小型企业从资金、技术、设备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利用现有中大型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合作;招商引资,新建大型加工企业。二是将现有企业进行整合,打造“联合舰队”,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多创名优品牌。三是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为目标,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建技术研发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本着深加工、高科技、系列化的思路,跨行业、多学科合作攻关,围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研发新产品。将产品向酿酒、饮料、保健食品、药品、食用色素、糕点等方面发展。四是通过国内培训、组织到国外知名大企业考察等方式,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具有世界战略眼光和国际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四、做足“牌头”文章,提升竞争实力

所谓“牌头”是指国家、省、市评选出的各类名优品牌、农业部“三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与环境有关的国际认证、生产管理体系认证等。“牌头”即代表着质量,代表着信誉,“牌头”就是竞争力。

一要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是争创农产品品牌的主体,我国的绝大多数农产品品牌来源于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因此,在推进品牌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放在首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要认真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名优品牌的评选工作,对获得品牌认证的给予奖励。应把农业品牌创建成效列入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范围,为农业品牌的创建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抓好品牌产品的质量跟踪管理,依靠质量发展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壮大产业。

二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一个品牌的培育需要农民、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共同形成合力。农业科研队伍的壮大、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特色农业资源的挖掘提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企业的引进、土地的流转、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产业项目的投融资、交通水电设施的配套、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专业村镇建设、标准化的推进、品牌的认证、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现代流通体系的完善、良种农资农机的购置、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等等,都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为品牌的创建、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地理标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它为特定区域内的产品塑造名牌构建了一个高位平台,在推广区域名牌、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农产品中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战略,能够促进农产品在原产地域的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战略还能够促进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从而为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多功能农业创造契机。我国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家认定和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名优特产品,并且不少关联到民俗及饮食文化,内涵丰富,是发展观光农业的重要资源。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将会促进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的发展,保护和传播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同时还可以带动餐饮、住宿、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转化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四要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和“三品”认证工作。与环境有关的认证主要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等,开展这方面的国际认证,是我国农产品打破环境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推广生产管理体系的认证,如种植养殖的GAP(良好农业生产规范)认证、农药GLP(良好实验室规范)认证、兽药GMP(良好作业规范)认证、加工领域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认证等,为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农业部“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工作,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

五要强化宣传推介,扩大市场份额。在信息爆炸、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和消费者选择多元化的情况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营销观念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生产者不仅要生产出富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还要千方百计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它。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各类农业节会等方式,强化对农产品品牌的包装和宣传推介,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崔光胜)

猜你喜欢

农产品加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