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学科馆员泛在化服务的实践*
2012-04-02□刘姝
□刘 姝
1 泛在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特征
1.1 泛在图书馆的概念
泛在图书馆是国外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基本涵义就是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其本质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需要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图书馆的围墙以外,使得任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的服务。
泛在图书馆完全处于后台,不强调实体,是无形的,完全嵌入到用户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甚至用户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作为图书馆人要主动融入‘泛在知识环境’,积极开展泛在图书馆的构想和建设,满足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发现、知识产生、知识传播等随时随地的需求。”[1]
1.2 泛在图书馆的特征
泛在图书馆的提出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它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只面向到馆用户的限制,而是无缝地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个性化的、可共享的知识和服务,并把相关的信息或知识融入到新的学习或研究环境中,实现知识的创造和更新[2]。其特征是:
(1)以人为中心。
泛在图书馆是由知识资源、信息技术和设备、环境、组织和用户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用户既是信息使用者,又是潜在的信息生产者,位于这个动态系统的中心,各种系统、功能和服务都是由人的需求驱动的和设计的,能够对他们的偏好和行为进行跟踪和分析,对各种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帮助他们完成各项工作。因而,提供的服务也具有个性化、集成化、智能化、专业化、知识化等特点,尤其注重增强用户体验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促进用户的参与。
(2)“无所不在”性。
泛在图书馆包含了各种形式(文本、音频、视频等)、各种层次(数据、信息、知识)的信息,能够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满足人们各种信息需求。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某种设备访问所需要的信息或获取所需要的服务,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将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就如同使用学习工具、仪器设备等,成为其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无缝性。
“无缝性”要求泛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对于用户而言是“透明”的,不易被用户所察觉。因此,用户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利用,而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或实施各种繁杂的操作,也不会因为场所的转移或使用设备的改变而影响工作、学习的连续性。
(4)协作性。
用户之间建立起长久的信赖关系和合作纽带,并依托泛在图书馆提供相应的功能和服务,促进人们尤其是共同兴趣小组在知识创建、利用、共享中的协作。
2 泛在图书馆与学科馆员的关系
深入到用户中间,与用户亲密合作是学科馆员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当今信息过载的时代,传统馆员的职能和提供的服务(检索、整合、报告信息等)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的是引路人和指导者,需要的是深入到用户中间提供更深层次的高质量服务的馆员。也就是说,馆员要走出图书馆,与用户亲密合作,去发现他们真正的信息需求;馆员要为用户提供面对面的、直达用户身边的服务。由此,不难看出,学科馆员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就是一种泛在化的、无所不在的服务,它与泛在图书馆服务的本质是一致的。
泛在图书馆和学科馆员的服务都体现了以用户及其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泛在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也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它强调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把图书馆服务无缝地、交互地融入用户及其环境中,真正地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和使命。而学科馆员是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员新的职能要求,在该环境下,学科馆员通过独特的学科服务方式,把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用户,为用户提供全程的贴心服务,真正做到了用户在哪里,学科馆员就在哪里,学科服务就在哪里。
泛在图书馆也为学科馆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构架,创造广阔的服务空间。在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学科馆员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从而体现出学科馆员的泛在化服务,并成为泛在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可以说,没有泛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环境,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和内容会受到影响;同样,没有了学科馆员的服务,泛在图书馆的泛在化特性将难以充分体现。
3 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泛在化服务实践
泛在图书馆为学科馆员提供了理想的服务环境,而学科馆员则因其独有的特性而充分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服务更加深入到用户身边,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和创新实践也突出了泛在性的特点。学科馆员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文献情报技能和良好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包括文献信息咨询、检索和技能培训、学科情报研究、资源配置分析、用户个性化知识环境构建等学科服务[3]。
3.1 学科咨询服务实践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要适应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面对庞杂的信息,不少用户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这就需要馆员在信息查检服务中引领用户并满足其信息需求,而学科馆员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知识,既熟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又不断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需求,并懂得如何评价、组织和传播信息,能够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
一方面学科咨询服务改变了传统的馆员在图书馆等候用户到馆咨询的服务方式,派馆员主动地走出图书馆为用户提供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学科馆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实时虚拟咨询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均建立了各自的学科博客,设计分发学科馆员名片;开通公共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及电话、BBS等手段开展学科咨询服务;在BBS、院系主页或者用户经常光顾的社会性网络中露脸[4]。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了解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也通过这种无缝的、无所不在的服务形式,让读者更加了解学科馆员,遇到问题想找学科馆员帮忙。
3.2 学科教学/科研服务实践
学科馆员应了解对口院系师生的根本需求,同时熟悉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在两者间发挥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同时引领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各项服务,以激发读者的更多需求。学科馆员亲身参与学科服务的各个环节,与院系师生广泛接触,熟悉与掌握相关学科资源,了解各种沟通渠道和宣传技巧,跟踪业界最新动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为增强院系师生的自学能力、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学科馆员需要配合教师,支持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服务中,学科馆员走入课堂,将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和服务介绍给学生,并在学生以后的学习日程中进行一系列的信息素质教育。在美国,学科教学服务已相当普遍,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员与教师合作授课,即在一门课程中有一两节课由图书馆员主讲。这样,既帮助学生掌握了利用学科文献的知识,又为馆员深入院系发挥作用提供了机会[5]。北大图书馆也在嵌入式教学服务方面不断尝试,例如,学科馆员应教师需求,为该校心理系的某门专业课提供教学辅助材料更新的支持;又如学科馆员为该校法学院的一门公选课提供嵌入式教学服务等,任课老师都高度肯定了学科馆员的教学服务的方式和效果。通过良好互动的合作教学,一方面积极助力院系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另一方面也是北大图书馆深化嵌入式教学的学科服务模式的有益实践。
除了嵌入教学的授课、培训外,针对不同院系的需求,北大图书馆也已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讲座:既有常规的一小时讲座,又有多达300人的大型讲座,如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专场讲座、工学院专场讲座,也有小型的个性化培训,如北大—耶鲁本科联合项目以及哲学系德国留学生的专场培训等,再如按照大的学科背景,图书馆开展了“人文社科资源与服务分享”的活动,图书馆对人文社科电子资源进行了仔细梳理,整理了《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电子资源荟萃》,在活动现场介绍了资源和新近推出的学科服务,同时活动邀请SSCI和A&HCI数据库出版商——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资深培训师为北大师生举办了“开阔国际视野,点亮学术人生——借助SSCI、A&HCI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专题讲座。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近200余名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6]。类似的活动都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强烈呼吁今后多开设这样的专题性讲座。
3.3 其他领域的学科服务实践
(1)为科研部门提供数据搜集及评估服务。
图书馆可以为院系或者科研管理部门开展大学或研究机构学术竞争力和发展趋势分析提供服务,对各重点学科、各专业甚至各位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统计和分析,发布科研发展态势监测报告,为科研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及时而全面的科研成果评价信息。北大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应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需求,在WOS平台数据库中抓取北大各时期各学科的文献资源数据,并展开详尽的分析。
(2)为CALIS三期建设提供数据搜集服务。
CALIS三期项目启动后,在讨论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根据CALIS的需求,北大图书馆安排学科馆员分工合作,仔细分析了需求和具体内容,从数字资源建设策略、数字资源服务基础建设、数字资源服务、数字资源评估等方面进行文献检索,提供了丰富、准确的文献资源,为其后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开展机构库调研,为构建北大知识库提供支持。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学术科研成果方面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而且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除了正式发表的论著外,还有丰富的科技报告、工作报告、科学数据、多媒体资料、科研项目申报材料、毕业论文等极具学术科研价值的资源,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散落在每个研究者手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和共享。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正在呈现出研究内容整体化、交流手段国际化、资源多样化等特点,迫切需要用知识管理方法具体规划和应用起来,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适时、适用的知识管理和应用平台[7]。基于此,北大图书馆组织学科馆员等对国内外机构库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和建设方案,不仅可以为学校成功建设知识库服务,而且为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可实施性强的知识管理体系,更好地管理和应用科研成果,起到指导和支撑作用。
在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组织、服务方式和教育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作为泛在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服务,它在图书馆的泛在化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参考馆员相比,学科馆员融入了泛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充分地体现了泛在图书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朱强.移动数字图书馆:实现泛在图书馆服务的必由之路.北京大学移动图书馆软件系统上线发布会上的报告,2011,3
2 吴燕.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硕士毕业论文,2007:52-62
3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主页.[2011-06-15].http://www.lib.pku.edu.cn/portal/portal/media-type/html/group/pkuguest/page/xuekeguanyuan.psml
4 刘素清,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图书馆杂志,2010,29(4):35-37
5 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图书馆杂志,2008,27(2):63-66
6 刘姝.运用公共关系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7 李峰,刘姝等.国内外机构知识库调研报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