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档案与建设》平台 推进档案宣传工作——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摘登(二)
2012-04-02
江阴市档案局
近年来,江阴市档案局不断创新完善档案宣传阵地,加强队伍建设,拓宽档案宣传领域,力争档案宣传全覆盖。
一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加强全市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法规宣传教育。二是组织人员走出局馆、走出江阴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三是与市级机关、乡镇、街道、学校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以“走进档案馆,了解江阴史”、“追寻江阴历史,学习时代先锋,建设幸福江阴”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档案资政育人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四是“一报二刊”稳步增长。我省档案工作的权威期刊《档案与建设》覆盖全市机关、乡镇、街道、行政村和社区,局馆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五是档案信息传播及时。江阴档案信息网站和每月一期的《江阴档案信息》已成为社会各界利用档案、了解档案的重要窗口。
邳州市档案局
《档案与建设》是全省档案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是档案工作者互相交流的重要平台。这里既有高层次的理论文章,也有大量的来自档案工作领域的经验总结;既有省局领导的最新指示,也有最新的档案政策。做好期刊发行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期刊征订,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期刊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认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加强对期刊发行工作的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既定目标。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档案期刊征订工作,为做好期刊征订,我们立足“三早”,即早宣传、早部署、早动手。每年开始征订工作前,我们都召开全体员工参加的专题征订工作会议,认真学习省局领导在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期刊中的重要篇章,认识期刊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业务指导、年检、会议、培训等各种机会宣传期刊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征订工作中,局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业务副局长具体抓,广泛宣传发动,千方百计完成征订任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各基层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12年,我市期刊发行近400份。
档案宣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弘扬昂扬向上的“水杉精神”,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认真学习借鉴各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按照省局要求,不折不扣完成2013年度宣传发行工作,深入推进我市档案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家港市档案局
多年来,张家港市档案局在档案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档案与建设》期刊发行工作中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取得了切实成效。期刊发行量年年攀升,今年的征订数量更是达到了820份,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我市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增强推动力。为确保期刊发行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局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分管业务指导的副局长分管、监督指导科扎口负责、全局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协作配合的组织网络;建立以市级机关各大系统和各镇为主体的期刊发行网络。同时每年把期刊发行工作列入相关科室岗位责任制,并把它列入基层单位评先创优、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年初与其它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做到了将期刊发行工作作为开展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为期刊发行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是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期刊发行工作,离不开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及档案人员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支持。为此,我们在宣传发动上想方设法、下苦功夫,利用各类会议、业务指导、档案工作升级达标、培训讲座以及档案学会活动,向基层单位领导及档案人员大力宣传《档案与建设》刊物的内容和优点,同时根据实际工作,向他们介绍刊发与本行业有关的最前沿的档案理论知识,让他们认识到《档案与建设》刊物不仅仅是交流经验、理论研究的阵地,还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有力工具,更是促进工作、拓展思路的良师益友。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手段,转变了基层单位的思想观念,激发了各建档单位征订期刊的内在需求和原动力。现在,《档案与建设》已成为我市广大档案工作者学习、交流经验的园地,成为宣传扩大档案工作影响、提高档案工作社会地位的主阵地,成为各级领导了解档案工作信息、掌握档案工作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也是我市征订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点面结合提高辐射力。我市的期刊发行工作虽然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但是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征订工作也出现了新问题。为此,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灵活处理各种实际困难,努力提高期刊发行工作的覆盖面,全力实现档案工作延伸到哪里,期刊发行工作就辐射到哪里的局面。所谓“点”,就是要抓重点单位,抓进馆单位,把期刊征订工作覆盖到每一个镇(区)、市级机关、条线主管部门及各直属单位,确保每个点都有一本《档案与建设》。所谓“面”,就是要抓重点领域、抓各个层面,实现征订工作的遍地开花。近两年来,随着我市条线下属单位建档工作大面积展开,以及建档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也趁热打铁,与各镇(区)、各主管单位密切配合,将征订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各部门、条线的下属单位及二级单位,扩散到社会各个领域,如行政村、社区居委会、非公有经济组织、转改制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团体组织、中介机构等,以保证征订数量的持续增长。目前,我市的期刊发行工作已在交通、教育、水利、建设、卫生、公安、金融、土地系统内实现全覆盖。
四是活学活用激发创造力。多年来,《档案与建设》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很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政令传达、理论研讨、宣传先进的作用,不断传播各行各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成功经验,以及档案工作方方面面新情况、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成果,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我们在做好发行工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对期刊内容的学习。我们通过各类培训、档案学会活动等方式,从中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汲取成功的实践经验,很好地改进了我们存在的不足,促进了思路的创新,为提升自身工作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全市广大档案工作者也把《档案与建设》作为学习、探讨学术课题、发表学术观点和交流信息的窗口。
东台市档案局
多年来,《档案与建设》杂志在我市的发行量名列全省前茅,2012年征订《档案与建设》300多份,充分保证《档案与建设》杂志在我市继续占有重要的理论阵地,更好地发挥了该杂志对全市档案工作的指导作用。
为切实抓好征订工作的落实,我们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我们通过专题动员会、印发宣传单、举办座谈会、下基层面对面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档案与建设》的地位、作用,大力营造征订、阅读杂志的浓厚氛围,使广大档案干部深刻认识到杂志征订工作是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档案与建设》作为档案工作重要的舆论阵地,对传递档案信息、指导档案工作、维护群众权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强了做好杂志征订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二是分解指标,明确任务。按照力所能及,有所提高的目标,把全部征订任务逐项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征订对象。三是落实责任,政策推动。我们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杂志征订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要求在发行工作中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并纳入年终绩效考评,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杂志征订工作的落实。我们将机关10名干部组成5个征订工作督导小组,按区域、地段、系统、乡镇划分责任区,逐一深入基层对征订工作进行督导,实现任务到组,责任到人。
我们还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症下药,采取了灵活机变、切合实际的征订办法。首先,我们利用我市各级领导大多有较强的档案意识,比较重视档案工作的优势,不断健全发行网络,聘请了市直、各镇档案协作组长作为兼职发行员,并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充实,充分发挥这批能以一当十的发行骨干的关键作用;其次,每年我们都着力开好专门发行工作会,为求实效,将全市分为10个工作片分别召开,保证征订工作得到面对面的落实;再次,抓好征订大户以及档案业务骨干的征订工作。对我市环保局、国土局、梁垛镇等征订大户,我们都予以重点关心,服务上门;同时还动员有档案职称的同志人手订阅1份,用以学习业务,指导工作。每年年底,征订工作接近尾声,我们把少数未完成任务的单位档案员、办公室主任、乡镇秘书召集起来,集中补课,为征订工作再加一把劲,确保每个单位、部门不漏订、不缺订。此外,我们每年都对征订工作成绩突出的同志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把完成《档案与建设》征订工作任务作为条件之一,列入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档案先进工作者的考核。
今后我们将注意把握时机,建立良性的杂志征订工作长效机制,扎扎实实地做好《档案与建设》征订工作,争取全市杂志征订数量实现一年上一个台阶,全面提高我市档案工作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各部门工作服务、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积极推动我市档案事业再登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