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都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2-04-02管理和

长江蔬菜 2012年18期
关键词:双膜全膜种薯

管理和

(青海乐都县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810700)

马铃薯俗称洋芋、山药蛋、土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它耐旱、耐瘠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耕地面积24 740 hm2,海拔1 800~4 300 m,丰富的光照资源,冷凉干燥、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

1 乐都县马铃薯产业现状

近年来,乐都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引进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加快了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步伐,马铃薯已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1 种植规模及产值

2011年乐都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4 33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8%,其中全膜马铃薯8 667 hm2,地膜马铃薯2 000 hm2,双膜马铃薯100 hm2,种薯繁育3 333 hm2。年生产商品薯38.5万t,实现产值3.9亿元,年销售商品薯22万t,销售收入达2.2亿元;生产优质脱毒种薯10万t,实现产值1亿元。

1.2 品种引进和利用

乐都县先后引进和培育了陇薯3号、高原4号、下寨65、费乌瑞它、乐薯1号、青薯9号等马铃薯品种,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为乐薯1号、下寨65和青薯9号,这些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都在17%以上,且薯型较大,形状整齐、规则,表皮光滑,芽眼较浅,适宜淀粉加工。

1.3 新技术推广和效益

近年来,乐都县在马铃薯生产中推广的新技术主要有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地膜栽培技术、双膜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乐都县双膜马铃薯最早在6月1日收获上市,667 m2平均产量2 581.6 kg,商品率81%,平均销售价3元/kg,667 m2收入达6 273.3元;地膜和全膜马铃薯7月上旬陆续收获上市,全膜马铃薯667 m2平均产量2 483 kg,较露地栽培增产529 kg,增幅达27%。双膜、地膜和全膜马铃薯较露地马铃薯提早1~3个月收获,使马铃薯加工周期延长90 d。

1.4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通过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快繁及种薯繁育等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形成了县级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原种繁育场,乡级有种薯繁育基地,村级有种薯繁育户的三级种薯繁育体系。2011年全县繁育脱毒马铃薯苗70万株,生产微型薯2 168 kg,计100万枚;在中岭乡平坦村、马营乡姜洞村、峰堆乡上帐房村等乡村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14个,面积 3 333 hm2,生产原原种 50 t,原种 0.2万t,一级种薯4万t,二级种薯6万t,共生产优质脱毒种薯10.2万t,除满足本县需种外,还向周边地区供种5万t左右。

1.5 马铃薯基地建设

2011年,在寿乐、李家、中岭、马营、芦花、曲坛、峰堆、蒲台、共和、达拉、马厂、中坝、下营和城台14个乡镇建立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基地8 667 hm2,在碾伯、洪水、高庙、雨润、寿乐5个乡镇建立地膜马铃薯标准化栽培基地2 000 hm2,在碾伯镇上寨和下寨村建立双膜马铃薯栽培基地100 hm2,在中岭、马营、峰堆、寿乐、李家、芦花、曲坛、蒲台、共和、达拉、马厂、中坝、下营和城台14个乡镇建立种薯基地3 333 hm2。

2 乐都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马铃薯品种单一,缺乏专用品种

长期以来,乐都县马铃薯生产以高产、鲜食为主要发展目标,忽视了专用型马铃薯的生产,缺少加工马铃薯薯片、薯条、全粉等产品的专用品种。

2.2 马铃薯种植技术力量薄弱,品牌意识缺乏

一方面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农户进行马铃薯生产服务技术力量薄弱;另一方面,乐都县的马铃薯品牌没有创建起来,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2.3 马铃薯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合作组织缺乏,市场竞争力差

乐都县马铃薯生产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合作组织缺乏;以一家一户分散贮藏为主,马铃薯病、烂、杂现象严重;以经纪人为主销售,与全国马铃薯市场联系不够密切,销售网络不完善,市场竞争力差。

2.4 马铃薯加工工艺落后,附加值和商品率较低

乐都县生产马铃薯主要作鲜薯、饲料和粗淀粉加工,用于深加工的比例很小,一般只进行淀粉、粉条、粉丝等粗加工,且多为手工或半机械加工,加工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低,花色品种少,生产规模不大,产业链短,加工的产品主要自食,很少在市场上销售,加工附加值不高,商品率低。

3 乐都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

①引进和培育一批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加强和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

②充实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和质量。

③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农村能人等创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乐都县马铃薯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降低农户单家独户闯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强市场竞争力。

④引进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兴建马铃薯交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加工企业,增强马铃薯商品薯的消化能力,带动马铃薯产业上档升级。

⑤加大宣传力度,让优质、绿色、环保的“乐都土豆”在全国马铃薯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逐步发挥品牌效应;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马铃薯生产者掌握及时、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搭好平台。

4 乐都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

通过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乐都县马铃薯生产将向名、优、特方面发展,不同类型及用途的马铃薯新品种将得到大面积应用。“十二五”期间,乐都县马铃薯播种面积将达到16 667 hm2,逐步形成脑山地区以种薯生产为主,川水、沟岔及浅山地区以商品薯生产为主的两大马铃薯产业,总产量将达到55万t,有近40万t的马铃薯需要外销或加工转化。

[1]王得焕.乐都县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初论[J].青海农技推广,2006(2):14.

[2]孙长礼,王春兰.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0(1):42-43.

猜你喜欢

双膜全膜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双膜覆盖对棉田土壤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双膜缓释肥”配合追施不同量尿素对小麦生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枇杷促早防冻双膜覆盖大棚栽培技术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糖用甜菜单、双膜覆盖对地温的影响研究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