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

2012-04-02王现彬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变迁

王现彬

(广西艺术学院 研究生处,广西 南宁 530022)

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1]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还存着较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增强专业学位教育能力,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自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开创了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新局面。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丰富了学位种类和结构,完善了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一)制度角度的分析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起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试点(1984—1989年),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形成(1990—1995年),专业学位教育制度规范化(1996年至今)。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化的宏观因素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政治和社会本位的文化心理。就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而言,政府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一把“双刃剑”。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制度化,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推动政策制度化,二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制度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规模角度的分析

自1990年设置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培养单位、招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已由当初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扩展至目前的39种硕士专业学位。截至2010年底,我国举办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单位达到509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举办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单位达到66家,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3个。[2]专业学位教育年招生规模由1997年的9395人增加到2008年的151869人,年均增长29%左右,并且在职攻读学位人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学历教育学生人数。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以每年5%~10%的比率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人数,减少部分用来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由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开始逐年增加。因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呈现以下特点:(1)总体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所占研究生总规模中的比例不断增长;(3)硕士发展速度远高于博士;(4)专业学位类型稳步增加。

(三)结构角度的分析

我国目前已初步建成了涵盖我国主要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结构体系,形成了以硕士层次为主,学士、博士层次并存的培养结构,为专业学位教育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类别结构。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设置了39种专业硕士学位,1种学士专业学位, 5种专业博士学位。39种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分别涵盖了法律、教育、医学等传统职业,以及工程、会计、艺术、体育等近代职业领域,同时还发展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结构体系。

2. 层次结构。根据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的规定,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学士和博士层次为辅。目前在学士层次只设有建筑学学士,博士层次的专业学位只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兽医、教育、工程博士等5种。

3. 布局结构。我国专业学位授予点布局呈现不均衡的特点。2010年,来自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的数据显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布局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华北(占27%)、华东(占24%)和华中(占12%)。华南地区(占7%)位于最后。显然,我国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并不密切。

(四)比较角度的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研究生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将中美的专业学位教育情况进行比较考察,有利于认识差距,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一般来说,美国的学位包括副学士、学士、硕士、特殊职业学位(FPD)[注]NCES规定:FPD是基于一个特定职业的学位项目,它要求参加者至少经过6年的学习和培训,在相关职业领域达到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准又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可以将其归于博士层次。和博士五种类型。我国的学位仅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类型。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学位结构较为单一。从规模上来讲,我国与美国的专业学位的总体规模均保持高速增长。1996年我国的专业学位总体规模为255人,2006年增加到60202人,十年间增长了约235倍;1996年美国专业学位总体规模为417,658人,2006年增加到613,288人,十年间增长了46.83%。相比较而言,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的总体规模小,因此增长速度更快。从类型上来讲,美国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的种类远超中国。2010年美国共有硕士专业学位168种,博士专业学位67种;2011年我国共有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因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与美国相比呈现以下特点:专业学位总体规模保持着更快的增长率,研究生教育总规模中专业学位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的增长率均更高,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的学科种类远低于美国。

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策略

由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规模过少、学科种类偏少,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博士专业学位数量过少等。因此,实施以下措施将对今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渐进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纵观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多年的历史,呈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点。它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变革为显著特点。强制性制度变迁适应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和法律手段完成制度安排。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它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制度断裂,可能在实践领域造成危害。经验表明,在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办法》的颁布,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政府的过度干预也使得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市场导向明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市场参与高等教育的程度在加深。强制性制度变迁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高校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主体,市场是专业学位的消费者。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正在由政府主导转变为高校和市场为主导。它以自下而上的渐进性制度变迁为显著特点。渐进性制度变迁的优势在于使制度呈现一定的稳定性,从而有效规避强制性制度变迁导致的制度断裂。它的缺点在于容易使制度被“锁定”,从而陷入低效率。因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制度变迁应该以渐进性制度变迁为主,辅以强制性制度变迁。高校和市场成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与服务。政府、市场和高校各尽其责,促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二)扩大招生规模与学科种类

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和学科种类,是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专业学位面临如下背景: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结构升级、学术学位“就业难”问题凸显,服务社会的理念深入大学等。2006年,我国专业学位已占研究生教育规模的15.63%,十年间提升了1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然而,与美国相比,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所占的比例仍然过小。2006年,美国专业学位已占研究生教育总规模的81.19%。因此,一方面,我国应该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2009年,我国决定扩大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并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专业学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扩大学科种类。学科的种类直接影响我国专业学位培养的范围,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学位的发展规律,积极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的学科种类。

(三)适度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博士专业学位总量过少,表现在:一方面,学位授予数少,2006年仅为394人;另一方面,学科种类少,2011年仅为5种。因此,我国适度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必然选择。其一,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我国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最大的背景是经济社会面临新的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信息化社会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标志的社会。信息化社会的特点是: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信息提供的方式多样化等。其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信息社会竞争的重要力量。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其二,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适度发展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许多研究者都对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3]。从1996—2006年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硕士生博士生规模比例一直保持在4∶1左右,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医学等领域。适度规模的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适度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条件已经成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4]

(四)优化布局结构

我国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联度差,原因在于:其一,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目前,由于专业学位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部分学生将其看作“低等”学位。例如,在2009年的专业学位招生中,许多招生单位不得不依靠调剂才完成招生计划。其二,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令人担忧。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趋同性不仅存在于博士专业学位中,还存在于硕士专业学位中。许多在读的学生纷纷抱怨专业学位教育特色不突出,担心将来就业困难。经验显示,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趋同性明显,必须加以改革。其三,国家的政策。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及苏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学术学位教育的发展。专业学位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1996年,专业学位占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比例仅为0.68%。直到2006年,专业学位占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比例上升为15%。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的专业学位一直保持在占研究生教育规模的80%左右。

优化我国专业学位的布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的认可度。这不仅依赖于国家与媒体的大力宣传,更有赖于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改革。国家与媒体的大力宣传,有利于人们认清专业学位的本质和功能,促进其发展。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变革,将从根本上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其二,实施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例如,加大投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攻读学术学位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而对攻读专业学位的学生则要求缴纳一定数量的学费。这会造成部分学生经济上的沉重负担,部分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资助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 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2012(2).

[3]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马健生.论我国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设置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变迁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清潩河的变迁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