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
——基于课堂“导学提纲”编制与应用的分析

2012-04-02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刘汝明

成才 2012年1期
关键词:导学课程标准目标

■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 特级教师 刘汝明

试谈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提升
——基于课堂“导学提纲”编制与应用的分析

■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 特级教师 刘汝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组织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教学是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其核心是学生通过有效学习后得到进步与发展。省市开展“课内比教学”和“高效课堂建设”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达到高效,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落实目标的能力。执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是把战略转化为行动计划,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过程,是一种具有目标指向和结果导向的活动。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指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提升课程执行力涉及备课、上课诸多环节,包括课程标准理解力、教学设计力、课堂组织实施力和调控力。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等理念,不少老师把编制并使用“导学提纲”——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重组课程资源、合理呈现教学内容,作为提高课程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但有些“导学提纲”往往成为训练方案、成为“考辅材料”,没有体现老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执行,更谈不上导学。下面结合2011年10月我亲历的教学调研与观察来谈谈课程执行力提升的几点看法。

【案例1】一位老师在九年级《在多极化的进程中》一课教学时,设计并使用了导学提纲。导学提纲包括“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框架”、“问题探究”、“拓展训练”、“小结”等几个部分。前几个部分设计如下:

[课程标准]

列举某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知道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联系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发展,体会其在欧洲发挥的作用。

2.从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欧盟的所作所为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3.通过对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国际视野去看世界,正确看待我们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

4.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合作、创新等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知识框架]

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国际格局走向_____________

多极化进程中的多个力量中心(国家或国家集团):

美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拥有________________

日本东山再起,拥有_________

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作为___,随着_______的增强,正在对世界格局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尽管这份导学提纲的结构看似很全面,但这几部分设计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不够准确。目标中的3、4两条太过宽泛,是课程目标简单搬移的结果,可操作性不强,一节课不可能达成这两条目标,更不具有目标的可检测性。二是知识框架中的填空设计,不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死记的层面上,而且很不科学,指向不明。“美国是”“俄罗斯拥有”后面可以填上至少一百个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使用这份导学提纲时,大大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全球化这一课,在课程标准中有两级上位规定:第一级,在“机遇与挑战”中,要求理清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重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第二级,要求“了解当今全球化的趋势,形成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在分解第二级要求时,全球化这一内容又放在这样一个系列内容体系中:“信息化改变人类的交往手段——世界经济相互依赖——世界冲突的因素——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民族的越世界”。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分析国际组织及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教科书是以欧洲联盟为例来说明,而老师在教学中既没有梳理欧盟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对加强地区联系,促进国际格局变化的作用,更没有揭示国际组织在减少国际冲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的作用。配套的训练题以“金砖五国”创设情景,从国际格局变化的角度设问,没有扣住“国际组织”这个关键。因此,既没有完成知识目标,也没有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案例2】一位老师在复习高中必修Ⅱ《罗斯福新政》一课时,也设计了导学提纲。在导学提纲“问题探究”和“小资料”部分,老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拓展材料和几个难以理解的名词概念。这是一节高三单元复习课。重在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知识联系的建构,因此教学重视知识的复习与理解。在探讨“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这个环节时,导学提纲设计了下面的情景: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作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怎样的?(区别:罗斯福能够以绝对优势当选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

(3)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4)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

……

在运用导学提纲进行教学时,老师要求学生主动上黑板书写各自的思考和运用知识的答案。先后有十几位学生用了约十分钟时间,在黑板上根据导学提纲的问题,完整地书写或修订出基本的知识结构,并呈现出思维的过程和修订的过程。在第一组问题讨论中,出现了下面的场面:

学生甲书写背景: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②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③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学生乙用红粉笔补充:④时代的要求和罗斯福的个人才华。

学生丙把甲同学写的①中的“爆发”两字用红粉笔框起来,改成了“蔓延”。

学生丁在④后面加上“民主党政策有针对性”。

学生戊说:“我认为材料中这几句表达了罗斯福新政的目的……。这与教科书的叙述是……的关系。”

……

整节课不时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导学提纲在这节课的使用中,有这么几大优势:一是在知识整理、材料阅读、问题思考中实现了生生互动;二是为学生知识复习、训练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规范表述观点提供了载体,实现了师生互动;三是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实现了教科书、问题情景和学生所学知识的融通;四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学生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提高了复习效益。因此,这节课导学提纲的使用,实现了教科书、导学提纲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多年深入课堂的经验和思考,基于以上两个案例分析,导学提纲编制与应用如何最有效地提高老师课程执行力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合理设置学习目标,提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力。

在预设课堂教学方案时,要牢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标高。这就要把课程规定与要求细化为可操作的程序或步骤。要思考:课程目标如何分解为单元目标或单堂课目标?学生有哪些学习生活经验能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理念与核心价值如何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中?不能把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单堂教学目标混同,不要偏离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能“走到哪里算哪里”。要突出教学内容与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系统性。

导学提纲提出的目标既是老师教的目标,更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或结果的规定。因此,目标要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学目标设置时,要明确预知学生课后的发展与变化:希望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能了解什么?能做什么?这对学生成为有能力的个体有什么作用?三维目标的陈述,要清晰得足以运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活动设计,要指明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和在哪些内容或生活领域中运用这种行为。新课教学要把知识讲清讲透,解决教材设计的基本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结论,正确运用概念,不要盲目加宽加深,而要把核心知识弄懂弄透。单元复习课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了解知识间的联系,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科基本能力,掌握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中还要始终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

第二,合理使用教科书,适度拓展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设计力。

导学提纲要融通学生已知、教科书内容和当代社会生活和科技进步等生活资源。教科书是最核心的教学资源。导学提纲编制要体现这一观点。课堂使用教科书时,应思考:如何落实学科的核心概念?如何落实教科书所体现的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如何发掘教科书中有用的思维训练素材、提炼课本隐含的学科思想方法?如何做好资源拓展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科思想方法如何变成学生会应用的技能?如何应用课本中的训练?提倡以课本为核心进行适度拓展,反对抛开课本盲目滥用资料编制导学提纲的现象。

导学提纲的编制,应该是在备课组充分说课基础上完成的教学程序设计。说课除了说进度、说教材、说教法等外,要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及课件、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达标检测等要点说透,还要说清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细节问题、教学反思与教学模式重构等方面。在说课的基础上,形成课堂操作程序,编制导学提纲才能更科学,减少教学遗漏和随意性。不经过集体说课和备课编制的导学提纲至少是不够科学的。

编写导学提纲是为教学提供“先行组织者”,以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在材料选择时,要认真思考:哪些教学素材、技术、辅助手段及其他教学资源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在导学提纲中把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习惯培养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要做好教材知识和课程标准要求的结构化、明细化和生活化,方便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还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增强课堂中的学生意识,科学设计学习活动,提高教学组织实施力。

导学提纲要认真预设学生思考的问题,真正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练习等活动有机结合。应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需要以及兴趣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突出问题的层次性、递进性和思辨性,并以问题的思考为载体来科学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参与。老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讲思练”结合,促进学生的“学思练”结合,处理好学习活动组织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处理好知识的积累、储备与能力提高的关系,处理好学习活动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关系。

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要适合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在与老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互动中学习最有效;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学得最好;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要有学习中介性情景或活动。导学提纲编制和应用时,应选用最合适学生的资源与素材,提供最适合学生的训练,设计启发学生思考与反思的问题,活动与节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并始终强化基本学习规范,督促学生完成听课、做笔记、做作业、改错、总结知识、主动向老师提问等方面的“规定动作”。

在应用导学提纲时,老师要有具体客观的、可操作的办法检测学生活动与目标达成的程度,即在导学提纲编制和应用时,要注意观察和思考:怎么评价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学生是否得到提高?在导学提纲中分类设计学生作业——巩固性作业、思考性作业、比较性作业、归纳性作业、创造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每项作业做到布置必批改、每次批改必分析到题到生、每次分析必有相关记录、每次评讲必须以分析记载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目标的达成度,实现“堂堂清”。

第四,强化达标意识,提高面向全体和个体的课堂调控力。

导学提纲应用时,要充分预设“如果个别学生或全班学生没有迈上成功之路,采取哪些补救方案和补偿措施?”课堂教学中或课后,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及时进行同步治补或异步治补、集中治补或个别治补,进行知识上的补偿教学、解答方法上的指导、学习心理和学习技能上的调节和辅导、学习规范和书写方面的检查督导。要加强对“吃不饱”和“消化不了”、“活动不良”的学生进行分析归因,针对这些“特殊学习者”的特点(智力水平不相等、注意力缺损而易分心、多动与冲动、动作协调与空间关系能力差、难以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作业依赖同伴、技能不成熟、缺乏有组织的学习方法、自尊较低)来采取措施进行补偿,以给每个学生学习信心和期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导学提纲的应用效果要以是否促进学生发展进步为标准进行评估与反思,不断完善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技艺。“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是课程改革中得到普遍认可的一条基本经验。每节课后,要从观念方面反思:“我为什么反思?”“我什么时候进行反思?”“我反思什么?”“我怎样做就算反思了?”还要从课堂操作方面反思:“我做了什么?”“我做的有效吗?”“我做的自身合理吗?”“我还能做些什么?”反思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谨慎选择教学策略(以学生利益、教学目标、教育精神三个维度来判断)、科学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关注教学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导学提纲实际上就是教师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的清晰化,是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的具体化,是教学流程的结构化,是学习活动的文本化和问题化。编制一份完整的历史学科的“导学提纲”——包括这样几个部分:课题、课程标准规定(考纲要求)、知识结构建构(学习背景、已学知识)、情景创设与问题设计(这是导学提纲设计的重点)、经典试题解析、方法归纳(小结)、拓展达标训练、重要概念阐释(或拓展阅读),不仅指导着学生预习,而且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学习思考活动的开展。它是老师组织教学的程序与战略安排。我们要编制好、应用好“导学提纲”,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如果自觉地参与课程资源的重组与开发,并把它们合理地、结构化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课程执行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导学课程标准目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