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阜康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2012-04-02吴保华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阜康市天池文化产业

吴保华

(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事业管理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新形势下阜康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吴保华

(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事业管理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阜康市文化产业基础良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诸多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新形势下阜康市要实现文化兴市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大改革力度,推动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打造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如何发展好文化产业,对一个西部县域城市来说,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思考与探究。

阜康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和扶持的新兴产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1]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驶入了一个快车道。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文化产业振兴,以文化产业为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壮大,不仅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而且对振兴地方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拥有秀丽自然景观和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县级市,新疆阜康市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思维、顺时而谋,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探究最佳对策。

一、阜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文化惠民能力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阜康市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0年,阜康市地区生产总值82.1亿元,较2009年增长19.9%,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8.5%。“十一五”期间,阜康市政府加大对文化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目前已拥有大型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休闲广场、图书馆、体育馆、乡镇文化站等各类各层次文化基础设施场地。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已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二)文化市场初步繁荣,居民文化消费日益增长

目前包括歌舞娱乐(舞厅、音乐酒吧共35家)、网吧(39家)、书店(25家)、音像出租零售(43家)、游戏厅(16家)、打字复印店(32家)、印刷厂(7家)、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5家),阜康市目前已有近200多家文化经营场所。2010年阜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6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206元,人均增收1597元。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再满足于吃穿住行的改善,广大群众对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扩大,这无论对于居民的消费还是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一种理性选择。

(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业发展良好

阜康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之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地理环境,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沙漠80公里直线距离之内,呈现出冰川、雪山、湿地草甸、森林峡谷、湖泊山峦、平原绿洲和戈壁沙漠等自然景观,并融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古迹于一体。其中天山天池是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建立的“博格达人与自然生物圈”国际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围绕天山天池的西王母文化、道家文化、剑侠文化以及阜康的历史文化、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哈萨克阿肯弹唱、回族花儿)等文化资源丰富。据统计,“2010年全年阜康市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天池景区接待游客134.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0.4%。”[2]成功举办了首届“新疆·阜康西王母瑶池蟠桃会”和“天池冰雪风情节”等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阜康神奇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有力促进了阜康市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阜康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阜康市的文化产业还处在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观念滞后,产业意识缺乏

文化系统单位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市场观念不强,经营管理乏力,生产与消费脱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观念还比较浓厚,大多数单位还停留在出租房产收取租金的被动状态,对文化的生产属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意识不强,真正走向市场不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营收入单一(主要是围绕旅游业的文化服务和其他收入),产业结构失衡。

(二)文化市场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阜康市的文化要素市场(指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艺术劳务市场等)还处于整合、调配、重组的初级阶段,从娱乐演出、旅游、体育、民间艺术品到培训业等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衍生品少等问题,产业集群还没有较好地形成。文化文艺演出规格不高,没有形成很大反响,还未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城市文化品牌的作用。旅游资源是阜康市最大的优势资源之一,得天独厚,但品牌优势不明显,还需要加大开发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拉动阜康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三)文化消费相对滞后,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不够

由于受居民经济收入增长速度、传统文化消费习惯、消费者文化背景和文化水平、社会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阜康市城乡居民整体文化消费水平较为滞后。而低水平的文化消费很难真正拉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阜康市还有较为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如古丝绸之路遗迹等)以及不少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间民俗艺术,尽快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传承开发,需要政府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和支持。

(四)重点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阜康市拥有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旅游业在阜康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到天池来观光旅游,自然风景秀丽的天山天池也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如西王母文化和剑侠文化等等。让广大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又能够欣赏到具有浓郁地域民族风情和地方特点的艺术盛宴,同时开发相关的纪念品和衍生品市场,把游客留在阜康。这方面国内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云南映象”、西安的“大唐歌舞”等的成功已经给出了答案。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进而转化为文化精品,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这方面还做得不深。

另外,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创新能力不够、文化品牌意识不强等也是当前阜康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三、阜康市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究

阜康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回族自治州中部,与乌鲁木齐米东区毗邻。阜康市资源富集,境内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等上百种矿产资源。而且阜康市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境内有博格达峰、天池、沙漠等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可以说阜康市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又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近年来,依托以天山天池为主的丰富旅游资源,阜康市的文化旅游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阜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之一。阜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确立了“生态立市、文化兴市、旅游富市、工业强市”的方针,总体思路上提出“把阜康建设成为西部强市,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名城”。在阜康打造“新型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阜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发展的具体指标上提出第三产业年均增长要达到18%,旅游业收入增长22%,五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要增加42%,达到1200万人次。要实现上述目标,努力推进阜康市城市文化品牌的树立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有以下思考。

(一)依托优势资源,创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形,两者相得益彰。文化旅游的两大要素是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实体,如何让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占地少、无污染、无需大量能源与材料、潜力大的特点。阜康市本地独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复制不了的旅游资源,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依托。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是阜康市要重点打造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每年有来自国内外的上百万游客到此游玩,这里的石门一线、龙潭碧月、天池云雾等情态各具的自然景观早已给国内外游客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在让广大游客欣赏高山湖泊天池优美自然风景的同时,从中领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这样天池的迷人魅力就将进一步展现。基于此方面考虑,一是打造文化旅游专区,把西王母神话、天池道教文化、剑侠文化等给予精心培育打造,比如建设西王母神话文化专区、天山剑侠文化专区、天山雪莲文化专区、三工乡生态文化专区等,挖掘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外延,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二是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节庆、论坛活动,提升天池景区的文化品位。目前已举办的“西王母瑶池蟠桃会”和“天池冰雪风情节”等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应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和艺术设计。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举办“天山剑侠文化论坛”、“天山天池道教文化研讨会”、“天山雪莲欣赏周”等活动,借助节庆活动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参与,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天池景区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扩大阜康市的外宣力。三是注重休闲文化圣地的塑造。天池风景区沿途是当地哈萨克牧民的主要居住地,这里青山绿水、小河徜徉、鸟语花香,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回归自然的最佳去处。依托这一天然有利资源,在现有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心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和保护性开发,建立乡村农家休闲文化园区,赏美景、品美味、看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表演,在留住游客、增加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必将增加游客对天池秀丽风景的流连忘返。

(二)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其人文环境、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一座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应当是文化建设繁荣的地方,而文化高度繁荣的地方,应该具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完美的城市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区内外,具有品牌形象、规模效应、广泛影响力的阜康本地文化精品力作几乎没有,知名的现代文化产品更是少而又少。以文化娱乐产品而言,还缺乏像桂林《印象·刘三姐》、昆明《云南映象》、西安《大唐歌舞》等具有吸引力的、能够常演不衰的歌舞表演。阜康市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多民族宗教文化。但目前围绕这些资源并未完全形成地域特色鲜明,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所以阜康市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创新思维,精心筛选、打造出一、两个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文化精品来,提升阜康市的文化竞争力。对西王母瑶池神话、天山剑侠文化、哈萨克游牧文化等资源进行重新挖掘,精心编排如《瑶池盛宴》、《西天梦想》等精品演出剧目,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提升阜康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政府要有宏观规划,给予积极扶持,提供优惠政策,同时要借助山西省对口支援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促进文化观念的更新和文化发展机制的创新。

(三)系统整合文化资源,组建文化产业集团

作为一个县域城市,阜康市目前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有待于文化企业进行文化资源整合重组。要以文化旅游业为主业来带动娱乐业、艺术表演业、文物、会展业的发展,形成联合优势;要整合广播、影视、演艺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形成集约优势。阜康市境内还拥有古“丝绸之路”古道、硅化木、梭梭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韵味不同的各类景观,对这些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梳理、挖掘和整合也是当务之急。另外还要调整文化产业发展布局,适时组建具有阜康地域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集团,通过集团化整合、汇聚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资本集聚,延伸文化产业链和产品链,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实现文化资产的优化配置。目前阜康市可尝试组建阜康天池演艺集团、新疆西王母文化传媒公司等。

(四)营造环境,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精品,必须有各方面拔尖人才作支撑。内地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事例已经说明,无论是培育文化品牌,还是发展文化产业,人才都是关键。“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影响文化产业单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影响文明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最终会影响到地区整个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健康有序发展。”[4]

在此方面,阜康市一是要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胆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名人、名家,以此产生名人效应和辐射力、影响力,“以一流的文化专门人才促进创作繁荣和成果涌现;以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5]二是要从实际出发,构建新型的用人机制。要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舍得花本钱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招聘高精尖文化人才,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现有的文化人才资源,在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对一些有技艺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既要认真地发现,又要积极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促使他们振奋精神,有所作为,为发展本地文化产业贡献力量。

另外,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快规划开建文化产业园区,培育文化消费市场等,也是当前阜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要给予重视的方面。

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挖掘县域丰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县域文化品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新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为阜康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www.fk.gov.cn/.中国.新疆阜康市政府网.2012.1.14.

[3]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叶朗.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向勇.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陆遐)

G124

A

1671-6469(2012)03-0028-04

2012-02-22

吴保华(1968—),男,新疆阜康市人,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事业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阜康市天池文化产业
今夜的天池
黄天池
探秘天池
天池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干旱绿洲区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耦合分析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