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专业“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改革
2012-04-02祁俊生
谢 昆 乔 澍 祁俊生 付 川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化工工艺专业“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改革
谢 昆 乔 澍 祁俊生 付 川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实际,从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结合地方经济设置方向课、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五个方面,提出了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思路.
卓越工程师;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体系
2010年6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其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此项计划是将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实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卓越计划”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已进行两批,国内多所“985”、“211”及地方高校的工科专业入围,开展此项教学改革.重庆三峡学院作为三峡库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文工为主,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2012年经学校批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校内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实施专业改造.在此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1 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我校的老牌专业,成立于1994年,1997年本科专业开始正式招生,已有十几年的建设史,目前在校学生达到544人.学校师资主要以师范和理科为主,人才培养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本专业前期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课程设计欠合理
人才培养主要在校内进行,课程设计中理论课比重大,实验实践环节比例少,课程设置未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化工企业需求,培养的学生偏向于学术性.
1.2 实验实践环节质量不高
实验环节多以验证性项目为主,综合性、创新性项目少;专业实验将化工单元操作剥离出来,实验教学未贯穿化工生产全流程.另外,由于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学生进入工厂实习等实践环节,多以参观为主,动手机会少,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3 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目前的考核方法主要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少量的开卷考试、课程论文,最后以成绩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片面,难以全面考察.
2 “卓越计划”特点及我校化工专业课程改革理念
“卓越计划”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
由于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地方本科高校,与其他实施“卓越计划”的“985”或“211”高校相比,在综合实力、科研能力上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更需要走与地方企业相结合的道路.作为三峡库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必须以库区的化工产业实践作为化工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创建具有重庆三峡学院特色的化工专业教育模式,实现对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工程师,实施“3+1”的培养模式,即用3年左右时间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理论知识以专业、实用为目的,分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另外实践教学环节用1年时间在相关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将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3 具体改革思路
3.1 产、学、研合作
虽然世界上最早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国家是英国,但目前最受推崇的工程人才教育模式来自德国.它的特点就是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3]我国高校工科学生培养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现象.实施“卓越计划”,首先要改变观念,确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新观念.高校要想方设法使企业切实感受到合作办学的好处,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参与到“卓越计划”中来.实际上,“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人才真正实现从“学生”到“卓越工程师”的角色转变,也有助于用人单位找到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3.2 课程体系中人文与科学并重,素质与能力并重
作为一名工程师,除了专业知识需要学习以外,还必须具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够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文件的编撰,能适应不同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和表达.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必须设置必要的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写作与口才等人文课程.
按照国家通用标准1、8、10,工程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因此课程体系中设有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就业指导、环境工程等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卓越工程师创造条件.
3.3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方向课程
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同时为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工业生产的“无缝对接”,按照地方化学工业发展方向,设置一定的专业方向课.如针对万州的盐气化工,设置了盐化工工艺学、天然气工程、天然气化工工艺学和工业结晶四门选修课,针对库区大力发展的制药业,开设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制药工艺学等课程.方向课程部分内容可由企业工程师担任主讲教师.
3.4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例,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工程师与科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家是探索大自然,寻求一般规律的人,而工程师是遵照这个一般规律,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的人.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对培养卓越工程师尤为重要.
首先,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基础课进行适当精简,如将原有的无机化学课时从64学时缩减到48学时,非医药方向学生的有机化学课程由72学时缩减到64学时;适当增加化工专业课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增设化工设计与软件应用,让学生实际利用最新软件进行设计;开设专业新技术实验,将化工专业教师研究课题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化工行业的一些新技术.实践包括课内和课外两部分,除了课程之外,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丰富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热情.
其次,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加新的前沿性的实验内容,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上,采用开放式、启发式教学,代替传统的封闭式和被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5 改革考核方式,兼顾“学习成绩”和“学习成效”
在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更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所以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将做出调整.对于基础理论课程,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考核;专业课的考核可采取开卷考试、作业、报告方式完成,实践环节可采用现场操作考试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考核,还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 结 语
地方高校在资源、师资有限的情况下,要积极联合地方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基地作用,与企业形成联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化工工程师.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责任编辑:朱 丹)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ining goal of “The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jor in our university, we propose specific idea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rom five aspects: teaching-learning-study integration, course system resetting, local-economy-oriented course setting, reforming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Keywords:outstanding engine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urse system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cellence Plan Course System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XIE Kun QIAO Shu Qi Jun-sheng FU Chua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Chongqing 404100)
G642.0
A
1009-8135(2012)03-0117-02
2012-02-05
谢 昆(1979-),女,安徽无为人,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环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