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语比喻与比喻产生的心理过程对比分析
2012-04-02李纯
李纯
(昌吉学院中语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心理因素是制约交际活动的因素之一,因此,修辞格有其生成的心理基础。任何一种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所经历的言语实践,都表现为一种特别运用语言的心理过程。比喻是言语主体在修辞实践中为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生发的具体的言语现象,它也有其运用语言的特殊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之为比喻的心理机制或思维机制。
由心理学可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如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苦甜等;而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如一段悦耳的乐曲,一间昏暗的屋子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叠加。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人们才得以在脑海中储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从而认识世界。比喻正是在此前提下开始生成的,本体作为客观存在物,刺激着创作者的感观,以其鲜明的生动的形象进入创作者大脑,并与原本存储于头脑中的既有认识共同作用,以期找出喻体,这是比喻修辞开始的第一步。[1]
一、汉维语比喻与联想对比
比喻修辞建构的核心是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似点。相似点是指创作者从甲事物(本体)的突出感受点出发,联想到与这一特征相类似的乙事物(喻体),从而形成比喻。由此可见,联想在比喻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从生理机制来看,它是大脑皮层上过去旧有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新的结合。联想按照它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比喻修辞主要以类似联想为基础。
(一)汉维语比喻与相似联想对比
类似联想,也称相似联想,是指两种事物在性质或形态上类似,由一种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如看到朝阳,联想到青年,产生“年青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期望;看到夕阳,联想起人的暮年,也就产生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看到花朵,就联想到儿童,祖国的未来;看到玫瑰联想到爱情,这些都是类似联想。但由于汉维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环境不同,汉维民族的类似联想也有所不同。
类似联想是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功能、颜色和形状上的近似,并不是完全一致。因此,比喻按照显性相似点和隐性相似点的区别分为两种,即所谓的形似与神似。[2]形似和神似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如汉语里形似的例子:
⑴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⑴中,叶子和花的状态与笼着轻纱的梦在外形上没有可比性;但其朦胧、飘忽的美好实质是相类似的。
⑵王夫人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曹雪芹,《红楼梦》)
⑶那溅着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朱自清,《绿》)
⑷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⑶、⑷中作者把水比喻成白梅,把荷叶比喻成舞女的裙。通过迁移、转换,从不同角度选取喻体,从不同深度获取相似点,从而尽量朝着深远的、美的事物意向产生联想。
汉语对“忧愁”的描绘就体现了汉语具象思维特点,光有形象还不是真正表现汉语思维精神。汉语表达往往以世界具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意志,以形写意,赋予具象以灵性。[3]如:
⑸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入海。
维吾尔语中“形似”的比喻:
⑺她面若石榴红,齿如珍珠白。(维文,《维吾尔民间史诗-3》)
⑻傍晚的太阳像火似地烤着碎石滩,从光秃秃的山上翻腾着热浪。(维文,祖尔东·萨比尔,《探索》)
⑼此时麦吉侬看到莱丽的身体像风中的树叶一样颤抖,脸色蜡黄。(维文,《维吾尔民间史诗-3》)
相似联想是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同它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的对象的回忆,或只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联想。相似联想与比喻关系密切。两个本质不同的对象之所以能构成比喻,是以相似点为媒介而形成的,但相似点却是通过相似联想而获得的。如:
⑴觉新的眼光游落在了那封信上,但是他的眼前仿佛起了一层灰色的雾,那些字突然摇晃起来。(巴金,《秋》)
⑵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公用事业的工人一再罢工,电车和汽车只恨不能像戏院子和旅馆挂牌客满。(钱钟书,《围城》)
例⑵中作者用多个形象的比喻,使“抗战初期那个病态社会的腐朽状况”历历在目,触目惊心。[4]
⑶骆驼是沙漠之舟。(维吾尔语谚语)“骆驼”是本体,“舟”是喻体。骆驼是沙漠中的主要运输工具,舟是海洋中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性。该比喻就是在这一认知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⑷这种爱情就像树叶上的一滴露珠,太阳一照就很快蒸发了。(维文,祖尔东·萨比尔,《探索》)
(二)汉维语比喻与类比联想对比
比喻是有一定的心理基础的。王希杰说:比喻,又叫譬喻,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之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他指出比喻的心理基础是类似联想。比喻是根据类似的联想和对事物关系的新认识,选取另外的事物来描绘事物的内在特征。[5]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邮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阿∕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上例中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乡愁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之间差异很大,但在这个特定语境中,所构成的比喻却非常新鲜,富有表现力。这就是类比联想的作用,而这种类比联想,是符合当代汉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
如维吾尔文学巨著《福乐智慧》中的比喻:
⑵白桦似的身躯曾像箭一样挺直,如今却驼背弯腰,好似弯弓。(《福乐智慧》,6532行)
二、汉维语比喻与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联想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一种语言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而词语联想则能产生深层的文化意义。汉维两种语言中词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根据联想反应所产生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汉维语联想意义完全不同或相反
不同民族创造比喻时,往往选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作喻体。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所以不同语言中喻体的选择,往往是民族特色得以体现的重要因素。
1.汉维语中人物联想的差异对比
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有一些与人物有关的比喻,由于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产生联想空缺,如汉语里常有的人物,如张飞、西施、窦娥、贾宝玉、阿Q等人物。这些人物名常常被用作比喻,如:
⑴你比阿Q还阿Q!
⑵他走进这个别墅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⑶我们单位的诸葛亮可真不少。
⑷“窦娥”将军沉冤昭雪。(《晨报》)
对上述例子,汉族人一听就懂,而维吾尔语中没有阿Q、刘姥姥、诸葛亮等文学人物,当然就不会有类似的比喻。
而维吾尔语中有些比喻在汉语中也决不会有。在玉素甫·哈斯·哈吉的《福乐智慧》中作者以日出、月圆这两个取自天体名称的喻体塑造了象征公正、法度、欢乐与幸福的、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又如维吾尔语中阿訇、阿吉、乌古斯汗、帕尔哈提、西琳、阿凡提、阿曼尼莎汗等文学人物。如:
⑸朝伯克瞪眼睛。(谚语:比喻敢怒而不敢言)
伯克,维吾尔语音译词,旧时对城乡级行政官员的称呼。巴依,维吾尔语音译词,旧时对财主、地主的称呼,旧时将心狠、贪婪的人常常被比作巴依。由于汉语中没有“伯克”、“巴依”、“ 阿帕霍加”等文学人物,所以不会有上述的比喻。
2.汉维语比喻与汉维语颜色词的联想差异对比分析
颜色词蕴含许多文化意义。不同民族对颜色词的联想迥然不同。汉语言文化中白色与“不幸、死亡、恐怖”等联系在一起。如:汉族的孝衣是白色,黑暗、恐怖地区称为白区。“aq”(白色)在维吾尔语言文化中是吉祥、纯洁、崇高的象征。在维吾尔族人的心理就成了“纯洁、吉祥、善良、幸福的象征”。
3.汉维语比喻与汉维语动物名词的联想不同
动物名词在汉维语中其寓意、联想都有所不同。由动物词语作比喻可看出维汉语言文化差异。如《福乐智慧》中对“马驹”的描写:
⑴刚愎自用于人是一件重负,刚愎自用者好比自负的马驹。(玉素甫·哈斯·哈吉,《福乐智慧》,2066行)
汉语中的马驹称小马,小马驹确实很可爱的,但没有褒贬色彩。
汉民族崇尚龙,龙在汉语里多为褒义,如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在封建社会龙是皇权的象征。龙在维吾尔语中比喻多为贬义,如玉素甫·哈斯·哈吉在《福乐智慧》中对龙的描写:
⑵世人好比逆旅,世人好比过来客,世人好比妖龙,胃口老填不满。(玉素甫·哈斯·哈吉,《福乐智慧》,1202行)
汉语里“鸡”的最显著的象征意义是守信、准时。鸡在汉文化中是美的象征,“雄鸡一唱天下白”、“闻鸡起舞”所展示的是有志之士奋发自强,准备为国效力的壮美图景。汉语中有关鸡的词语还有“金鸡独立”、“雄鸡报晓”等。
在维吾尔文化中,鸡却经常代表“胆小、懒惰”等,带有贬义色彩。如:
⑶小鸡①小公鸡②斗鸡,指专门爱吵架、打架的孩子。
⑷胆小如鸡,比喻胆小。(成语)
鹤本来只是一种普通的飞禽,但因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由此引申出许多与鹤相关的词语多为褒义词,如:鹤发童蕉、松鹤同长、松鹤遐龄,喻高年、高寿。
“鹤”常喻隐士,如孤云野鹤、野鹤闲云。幽闲孤高的鹤和来去无定的云,形容人闲散自由。鹤音,用鹤的鸣叫声比喻修道者、隐逸者的声音。而维吾尔语中没有“鹤”的联想与比喻。[6]
在汉语、维吾尔语中,同一动物由于语言、文化不同,其联想不同。如汉语:飞蛾扑火(又作灯蛾扑火),源于“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比喻自取灭亡。而维吾尔语中“飞蛾”一词,在维吾尔人的心目中却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如:
⑸他现在围着她团团转。
维吾尔语中把迷恋某女孩的男人一般用“飞蛾”表示,喻体“灯蛾”代替本体“男人”。
⑹祖国我的生命土壤,你是生养我的母亲,你的儿子眷恋着你,犹如灯蛾迷恋光明。(铁依甫江,《祖国,我生命的土壤》)
对汉族人来说,蝙蝠是吉祥、幸福的象征。红蝙蝠是吉祥的动物,“红”本来就是一种吉祥的颜色。再说“红”与“洪”是同音,因此,红蝙蝠就象征洪福。而“蝙蝠”在维吾尔语中比喻那种白天睡觉,晚上才起来活动的人。如:
⑺这些学生像蝙蝠一样白天睡觉,到了晚上才出来玩。
汉语文化中“喜鹊”往往比喻兴高采烈的形象;喜鹊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汉族的社会生活。汉族人将喜鹊赋以喜庆、吉祥、好运的涵义,并崇尚喜鹊,将心中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寄托于喜鹊。喜鹊文化正好迎合了人类自古以来凡事讲究吉利、好运的心理特点。如歇后语:喜鹊登枝喳喳叫——无喜心里乐三分。乡村里有“喜鹊叫,亲家到”的说法。又如:
⑻日头还没出来,喜鹊就在树上叫,跟着书记就到了咱屋里。你说不是喜庆日子,是啥?(柳青《创业史》)。
同一动物,被不同的民族的人们赋予不同的文化色彩,蕴涵了不同的褒贬、爱憎,赋予了不同民族的感情色彩。在维吾尔族人心目中“喜鹊”是一种凶鸟。喜鹊偷吃粮食、鸡蛋,这是它不被人们喜欢的原因,但是人们喜欢它的声音。古代维吾尔先民也曾有将喜鹊看成凶鸟的习俗。维吾尔语中将多嘴多舌、碎嘴的、让人讨厌的人比喻成“喜鹊”。如:
⑼你不要像喜鹊一样唠叨个没完。
⑽戴胜鸟的嘴长,喜鹊的尾巴长。(谚语)
维吾尔族达斯坦(叙事长诗)《帕尔哈提与西琳》里还有涉及动物情感的比喻表达式,以动物的特征来凸显人的状态。比如:
像鹿的眼睛,水仙花似得清澈。
在汉语中多用“丹凤眼”、“杏核眼”比喻姑娘的美丽的眼睛。
4.汉维语比喻与汉维语植物的联想对比
浏览汉语古籍,文人雅士对松情有独钟。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仍是最为常见的贺寿佳联。而“松树”在维吾尔语里仅指称一种树。在汉语中,“葵花向太阳”隐喻人“忠心耿耿、终身追随”;而在维吾尔语中“葵花朝太阳”则比喻“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有不专一、两面派的文化意义。
“麦子”在汉语里仅指一种农作物。在维吾尔语里表示空头人情的话。如谚语:
⑴没有白面囊,连一句人情话也没有吗?
5.汉维比喻与汉维语一般事物的联想对比
笔是一种书写工具,在汉语仅是一个名词;而在维吾尔语里“笔”的概念不同于汉语,除了是一种用柳条削扁而带尖的书写工具外,维吾尔族人常用“铅笔似得眉毛”比喻维吾尔族姑娘的美眉。由于汉维语的“笔”的“能指”相同而“所指”不同,产生的比喻也就不同。
汉语中有很多以饮食作喻体的比喻,映射汉族的饮食文化。有以饮食比喻爱情或美貌的,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沈约《六忆诗》“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成语“秀色可餐”等等。有以饮食比喻阅读的,如用“囫囵吞枣”比喻不求理解的阅读,用“吃大锅饭”比喻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用“吊胃口”比喻勾起某种兴趣,用“倒胃口”比喻令人厌烦,用“小菜一碟”比喻举重若轻,用“捞油水”比喻得到不正当利益,用“炒鱿鱼”比喻解雇员工等等。
维吾尔人喜好用食物做喻体,体现了维吾尔族民族文化内涵。生态环境决定着人们的饮食结构。维吾尔族人在游牧文化时代与乳制品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习惯保留至今。奶茶、鲜奶、奶酪、酥油等是必备的食品。因此,在比喻中经常会出现与乳制品有关的比喻。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乳白色”来比喻月光,这与汉语用“雪白、银白、水”做喻体截然不同。维吾尔语中“姑娘白皙的皮肤”、“人高尚的心灵”等都可以用“奶色”来比喻,“说话流畅”用奶油来比喻如:他讲话像嘴里有奶油一般,一点也不打涩。
综上所述,文化制约着人们对比喻的理解及联想。反之,比喻与联想也反映了文化特性。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必然反映在比喻和联想之中。汉维联想不同,反映了汉维文化的特质。
(二)汉维语比喻中的联想部分相同或相似
“狼”在汉维两种语言文化中都有“凶残、狡猾”的文化意义,但维吾尔语传说中对苍狼有“勇猛”的比喻意义和联想,而汉语中没有此类比喻和联想意义。“狼”在汉语中多为贬义,如含有“狼”的贬义词语有:白眼狼、狼心狗肺、狼窝(比喻非常危险的地方)、狼崽子、色狼等。例如:
⑴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曹雪芹,《红楼梦》)
例⑴中“河东狮”比喻泼妇,“中山狼”比喻忘恩负义之人。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汉维民族也有不同的观念。维吾尔语古文献里以“狼”作比喻,多以褒义出现。如:
⑴要顽强如野猪、力大如野狼,要暴怒如牦牛,狠猛如棕熊。(玉素甫·哈斯·哈吉,《福乐智慧》,2311行)
⑵明君之国,国人由穷变富,绵羊和野狼,一池清水同饮(玉素甫·哈斯·哈吉,《福乐智慧》,449行)
例⑵中的比喻是古突厥人形容太平盛世的习惯说法。
⑶由于上天赋予的力量,我祖父可汗的士兵英勇如狼,敌人的士兵懦弱如羊。(维文,《碑记文学》)
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里负载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黑色”在传统汉文化里,就附加转义这一层次上,汉族人有轻黑忌白的传统,但是黑色在汉代曾是帝王的服色。现代汉语里,“黑油油的土地”用来形容土地的肥沃;“乌黑发亮的眼睛”、“黑里透红的皮肤”等用来赞美人的外貌。除以上,“黑色”多为贬义,如黑心、黑势力、黑帮、黑手、黑道、黑窝点、黑五类、黑吃黑等。
“黑色”在维吾尔族看来有好的一面。维吾尔族很早以前就把黑色视为强大、是神圣的象征。因此,古代维吾尔族把自己所建立的王朝称之为“喀喇汗王朝”(又黑汗王朝),有着与汉语截然不同的意义。
综上所述,文化制约着人们对比喻的理解及联想。反之,比喻与联想也反映了文化特性。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必然反映在比喻和联想之中。通过汉维比喻的对比,能够揭示汉维民族文化的不同特性。
[1]曾雄伟,王琴.比喻修辞的心理机制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152-153.
[2][4]聂 炎.比喻新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12.
[3]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31-432.
[5]王希杰.修辞学新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6]李志勇.汉语动植物词汇及其语用和文化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39.
[7]周芸.比喻发生的心理机制[J].楚雄师专学报,2001,(4):5-7.